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编辑的职业意识与心理素质徐柏容编辑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促使编辑人员不能不具有编辑职业意识。所谓编辑职业意识,首先就是要认识到编辑是一项专业,以从事编辑专业为职业者,应该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什么不少编辑人员也和许多人一样,长期以来不认为编辑有学,直到8...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和编辑工作叶至善我的父亲叶圣陶生于1894年,1988年逝世。他在晚年说:如果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回答说,他的职业是编辑。在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他进商务印书馆正式当编辑,是1923年年初。在这之前一年,他和朋友们一同编...  相似文献   

3.
报纸编辑这一职业诞生于400多年以前,即17世纪初,欧洲国家出现印刷报纸时期。当时,报纸编辑的工作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其工作方式也是极为简单,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科技水平突飞猛进地发展,报纸编辑这一职业逐渐走向规范和完善。伴随着报纸编辑这一职业一起成长起来的,还有报纸编辑的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即报纸编辑的基本工作  相似文献   

4.
编辑与我     
《今传媒》1996,(3)
编辑与我文/孔明我自小有一癖,见到铅字就眼热,非要读之而后快,读书,也读报,读久了,有两个神秘的字眼深入我心,不知其义,也不懂发音,求教于父亲,他摇头;问前后左右,都说不明白。这样存疑到初中,就想当然:编辑肯定是个大官,有权有势,铁面无情,明镜高悬,...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的职业属性及其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按照传统的编辑观念,编辑的职业属性及其角色定位,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而编辑主体意识的张扬,是以编辑的职业定位为前提的。因而,必须对编辑的职业属性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但他自己在晚年说:如果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回答说,他的职业是编辑。在长长的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邵焕会  范军 《中国出版》2017,(15):23-27
周振甫是当代中国学者型编辑的杰出代表,其编辑工作实践与成果充分展示了一个职业编辑人的工匠精神。这位堪称中国编辑出版界的"大国工匠"所具备的品格和素养是以一丝不苟为表征、以扎实学问为支撑、以职业精神为动力的。他的工匠精神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编辑工作成果亟待系统地予以整理刊行,以便沾溉后人,造福编林。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是一种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马克思说过,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是精神,编辑作为精神生产劳动者,他所处理的每部文稿,都是崭新的精神实体,必然包含有一系列的新思想,需要仔细地进行审视处理,这是一项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项理论的学术的探讨性工作,在这项创造劳动中,编辑工作体现在六个字中:入、出、静、动、精、巧,即入则以审,出则以评,静则以斟琢,从而使美玉现其彩、宝珠闪其光,编辑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创造性脑力劳动”,实现编辑工作的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9.
孙犁是一位风格独异的作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编辑.他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长达40余年.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我一生从事的三种工作(编辑、教员、写作)里,编辑这一生涯,确实持续得也最长."可以说,创作与编辑伴随了孙犁的大半生.他是以创作为专业,以编辑为职业的.  相似文献   

10.
韬奋作为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家,对编辑部、生活书店的组织管理,也充分显示出他的特殊才能。他在《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一书里,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生活书店的管理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出版事业的管理,依然有它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他说:“我想到先后全体同人惨淡经营艰苦辛勤培植起来的生活书店,积十五年的经验,在事业的管理和职业的修养上,确实有它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实践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业绩一直在激励和教育我们。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编辑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可是他谦虚地说,他的职业就是编辑。叶圣陶先生60多年功勋卓著的编辑生涯,是他编辑思想的完美体现。 有研究者认为,叶圣陶编辑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把编辑工作看作是为他人作嫁衣的苦差使,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任何有益于社会的工作都有苦乐两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艰苦的工作,越具有鼓舞人们为之献身的精神力量,越能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欢乐。对于编辑来说,最大的满足是他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特别是被作者看作知音,引为知己的时候。这不是金钱或物质报酬所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3.
姚克波 《新闻界》2006,(5):89-89,73
在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和坎坷创作经历的人。他行伍出身,只受过小学教育.初学写作时对白话文了解甚少。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与文学无缘的人,却通过自身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成为著名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家,主持编辑过许多重要文学刊物,提携、培养了许多文学青年,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论版权侵权与编辑责任王清编辑家戴文葆先生在论述编辑职业的性质时说:“编辑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传播知识,弘扬真理,探索未来,是他神圣的职责。”这个“神圣的职责”使得编辑成为人类社会信息、知识传播链中的神经中枢。编辑素质的高下,将直接影响信息、知以的完整、...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术期刊编辑面临职业权威性和合法性的双重挑战,而建构职业文化与职业权威是提振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52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旗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自我叙事文本为经验材料,试图分析和理解学术期刊编辑如何阐释自身职业的角色定位,形成并坚守共同的职业范式与职业文化。研究发现,学术期刊编辑在角色认知的隐喻话语、职业生涯的危机话语、职业权威的重建话语及职业伦理的反思话语四个维度上建构其自身的职业文化。中国学术期刊编辑一方面受到国际学术出版规范与标准的影响,建构起与西方学术出版同行类似的职业范式,另一方面又嵌入在中国本土的学术出版体制机制、学术文化传统和学术出版实践常规中,体现出中国式学术期刊编辑现代化进程中的本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的编辑思想和教育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叶圣陶的编辑精神体现了他对编辑社会价值的长期追求、对编辑职业价值的终身守护和对编辑职业的无限热爱。叶圣陶"为读者服务"的编辑思想要求编辑做有心人、做用心人、做知心人。新时期,学习叶圣陶编辑思想和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期刊编辑专业成长,要求教育期刊编辑首先要懂教育、要有熟谙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要严谨治学并不断促进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关于编辑的概念及其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有几种不同的概念,有作为人员名称的编辑、职业名称的编辑、职务名称的编辑和责任编辑。作为人员名称的编辑的概念一般专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而作为职业名称的编辑是指编辑工作这一职业的简称;作为职务名称的编辑是指编辑人员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而责任编辑则是指全面负责某部书稿或某一版面、某一作品等编辑加工全过程,并具有独立发稿能力、对编辑出版该作品起主导作用,并对该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负主要责任的编辑人员。上述编辑的概念,可分别适用于人员、职业、职务指称和确定编辑人员在作品编辑工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一生有60多年致力于编辑出版工作,他对编辑职业的认知经历了由不知到"知之"的阶段,他对编辑职业的热爱由"好之"升级到了"乐之"的境界。叶圣陶的编辑思想和实践证明:对编辑职业的"知之",需要具备自信心、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对编辑职业的"好之",需要从浓厚的兴趣和全身心的投入中培养;对编辑职业的"乐之",需要从作者的感激、读者的好评和同事的敬业乐群中体味。追忆叶圣陶对编辑职业"知之、好之、乐之"的心路历程,旨在承继和弘扬其敬业、乐业精神。  相似文献   

19.
都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我更认为编辑是书的接生婆。好书须得了编辑慧眼识中,妙手剪裁。每次在书店做市场调研,看到那么多读者精挑细选,心下暗叹:真该为他们做更多好的书。读者买书是为了满足一种需求。作者写书是为了一个心愿,他们觉得各自的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生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编辑编书是为了一只饭碗,他们倾向于优选最值得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20.
魏红岩 《出版史料》2012,(4):100-102
张中行(1909~2006)先生在社会上有许多称谓,然而他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因此,编辑则是他一生职业的准确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