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品内分工拓宽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参与度,为产业升级、产业增长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挖掘该产业的国际分工特征,系统构建了基于政府、跨国公司、高校及科研机构与产业之间互动模型的产业升级路径,提出了我国通信制造业跟随型升级战略与跳跃型升级战略。  相似文献   

2.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形成了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在这一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分工也形成了新特点:垂直分工向混合分工转变、产业分工向产品工序分工转变、递次转移向直接投资转变、产业集群化的特点更加明显等。这些新的特点既给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张、产业链延伸、产业结构升级等,同时,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要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转移模式及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本文在探讨产业转移若干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技术产业转移的特殊性,包括快速转移、涌浪转移、逆梯度转移、聚集现象和区域专业化分工现象等五方面,并从模态形式的角度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转移进行分类,将转移分为风浪型转移和涌浪型转移两大类,最后从技术转移过程和转移动力因素两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转移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测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和探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引领作用,意义重大。研究联合体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带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为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视角。选取2014-2019年我国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涵括产业结构水平、创新驱动水平、数智赋能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寻找其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470,处于中等水平;水平最高的深圳与最低的乌昌石之间的差为0.545,差距较大;东部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南方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519远高于北方的0.3932,南北方差距明显。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表明:示范区研发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研发创新通过知识发现和技术创造带动示范区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人才支撑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提升人才存量进而引发“知识外溢”效应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搭建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牵引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吸引资源要素聚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合作能力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整体而言开放合作跟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不大。鉴于此,示范区应搭建完善的研发创新环境、打造致力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研发平台、构建研发人才体系、探索差异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产业和人力资源双转移为背景,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东莞市的产业中涉及的各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在广东省双转移大环境下,分析东莞市产业发展的状况,为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指导.通过vensim软件进行分析,寻找促进东莞市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经成为高技术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大国.然而,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深化,需要深入产业内部观察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真正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环节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升级动力,揭示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升级模式.研究指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仍然处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高技术产品大量出口乃生产"片段化"所致.以往我们认同和模仿的产业升级"东亚模式"可能不再奏效,"片段化"生产下的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平行演化模式"进行升级.对于高技术产业中的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产业政策应注意区分财务性投资者和战略性投资者,重点培育本地化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国际产业向中国大陆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耦合转移。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规律,根据我国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产业转移战略,是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研究认为,产品内分工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价值链跨区域重组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导方式,发挥大国优势是我国推进产业转移的战略基点。应当注重产业转移政策创新,在引导产业转移中实现科学发展,在坚持科学发展中引导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将人力资本、研发资本、创新环境、国外知识资本引进等要素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实证检验国际知识资本转移对环渤海、长三角、华南、中部等七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本土创新努力与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基本动力;技术引进渠道的国际知识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整体效果不明显;新产品出口渠道的国际知识资本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国际知识资本溢出是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但在其他区域国际知识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之一,推动了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有条理、有选择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实现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研究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现状之上,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的有利因素以及不利因素,提出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跨国公司技术创新领先优势日趋明显。一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快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经济增长点和企业盈利迅速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二是全球性产业分工重组,资源型产业和低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间的转移,既有产业间横向的转移——产业分工的转移,又有产业间纵向的转移——市场份额的转移。通过建立产业集群的梯队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模式和信息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亟需突破路径依赖、实现产业升级,而确定影响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因素是探究其产业升级路径的首要环节,也是研究的主要目的.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在构建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厘清了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环境、资源投入状况、产品市场转化能力在其升级中最为关键,进一步说明产品研发和销售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升级的关键环节,同时发现其升级存在引进上游外资较多且行业分布失衡、产业集群区域发展失衡、装备制造企业吸收转化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针对研究结果,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区域转移、引导外资流向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探究升级路径更凸显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钟燕  刘焱 《科协论坛》2008,(6):106-106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分工的具体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进步、信息革命推动着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在大量吸收相关文献的观点基础上,从国际分工的主体到模式到主导因素等方面分析当代国际分工格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研究的方式,确定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能力的内涵;其次,从创新驱动角度出发,对产业升级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将影响产业升级能力的因素划分为4大类,即产业升级能力的物质保障基础环境,产业升级能力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能力的基础要素产业结构,产业升级能力的支撑效益状况。  相似文献   

15.
摘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不仅搭载了全球知识与价值分工体系,也决定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格局。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和VAR模型对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困境进行分析及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与技术封锁是一种常态,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并没有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目标,相反还会陷入发达国家的俘获型产品价值链条中,从而遏制产业升级的步伐。为此,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应在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知识、技术外溢成果的基础上,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培育开放式创新网络为突破,摆脱低端锁定状态,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价值网络,实现产业升级。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产业升级困境;博弈分析;VAR模型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间的转移.既有产业间横向的转移——产业分工的转移.又有产业间纵向的转移——市场份额的转移。通过建立产业集群的梯队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模式和信息产业集群间转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的转移与升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基于价值链的可分割特性,阐述了产业集群转移的内涵,分析了产业集群的不完全转移过程,讨论了集群不完全转移过程中的升级途径以及不完全转移和升级后新老集群间关系的三个主要特征。基于理论的分析与阐述,还对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的升级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产业分工、海峡两岸分布及大陆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产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核心技术在相应产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使得信息技术在转移后产生了分工的结果,并且这种分工有加深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分工、分布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在出让市场份额的同时,借助技术梯度转移来发展本国信息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机制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知识转移过程理论和产业创新联盟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分别从知识自身因素、联盟主体因素、联盟情境因素方面探讨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选取典型行业企业做实证研究,定量判定这些因素对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路径,从而为产业创新联盟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OLS模型和交互模型,对产业升级、人才集聚对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升级和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对创新能力的作用大于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会增强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贡献,但服务业升级不利于强化人才集聚对创新效益的贡献;市场化程度、城市化、人力资本均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出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相协调、产业升级与产业专业化相协调、城市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协调、人才引进和培养本土人才相协调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