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大学的职能、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原则以及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四个方面对洪堡大学理念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德国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及其代表的大学理念成为学界公认的一座里程碑。柏林大学的创立及其代表的“洪堡大学理念”之确立,是以德国别具特色的启蒙运动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为文化背景的。“洪堡大学理念”是当时的思想家和大学创办者们对新大学观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其确立经历了前古典时期大学改革的酝酿、理念的初步形成和实施中的调整等过程。  相似文献   

3.
语境(context)这一术语最初是由英国人类学家Bronislaw Malinowski(B.马里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的。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各门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本文拟从"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两大方面阐释其对翻译的制约和操控作用。其中非语言性语境是侧重点,主要包括三方面——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象牙塔的倒塌——洪堡大学改革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温了马克斯·韦伯关于"卡理斯马"的理论,通过19世纪德国大学被国家理性强化的历史,论述洪堡大学改革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徐杰 《武陵学刊》2022,47(1):67-75
语境意识和语境思维并非语言学转向的产物,而是以不同的表述一直存在于文论史中.文艺作品的"关系性"和"有机性"确证语境的内部维度(文本语境)的存在;外在于主体的自然和社会填补着语境的内义,并与文学的"自性"形成一种历史性张力;情境产生于从普遍世界情况到个体殊相(理念到实在)的过程,但是理念的客观性、抽象性和永恒性将相对的、具体的和流动的语境逼向自反性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蒋梦麟虽强调"萧规曹随",但其出任北大校长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场域的"美国大学模式"时代的到来.本文选择早期北大建设为人手处,凸显蔡元培出任校长时借用洪堡大学理念构建的"德国大学模式"的普遍意义,既区分德、美模式之不同,更以周鲠生领导的武汉大学建设为例,强调德国模式对现代中国大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影响;进而更深层地揭示出北大改革对现代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意义,即这是在蔡元培的整体性教育国家(现代大学)理念支撑下的伦理学学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典籍属于高语境文本,译者在进行英译时应坚持"本原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按照"求真"的英译标准,充分考虑典籍本身的同源性、继承性、阐释性、互融性等特点。译者在对中国哲学典籍进行英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典籍的文本语境、著者背景语境、语言风格语境和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8.
罗雨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5):103-106,111
在使用多门语言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语码转换已经成为商务人员的商务策略和商务技巧,更是语言学和国际贸易实务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语码转换受到语言变体(语音、形态、句法)、社会因素(阶层、性别、年龄)、语境、国别历史、民族文化、习俗约定、商务活动内容等影响。国际商务交际用语语码转换时必需遵循Gumperz的"语境化暗示"原则与"标记性模式"、情景型模式和喻义型模式等诸多原则与模式。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将"具体历史分析"这一方法论原则抽象化和相对主义化,并用做于拒斥价值的普遍性和确定性的工具。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这一方法,是对17世纪启蒙思想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原则的批判性超越,也是对德国古典哲学思辨方法的批判性超越。在这种超越中,具体历史分析方法有两个关键:辩证思维方法;从现实问题及其语境出发。这个方法论原则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1.以事实为依据,从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出发;2.反对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肯定价值的普遍性和确定性,确立辩证思维方式;3.不能将马克思恩格斯在那个"具体历史"语境中的论述简单平移到我们今天的"具体历史"语境,而要具体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系谱学的视角下,本文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重构了"洪堡的大学观念"这一特定研究母题在德语学术语境中的话语建构过程.作为拥有强大学术生产力的论题,它诞生于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有关"洪堡教育观念"的诠释学研究,形塑于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论争之中,并为当代的"洪堡神话"系列研究所质疑和批判.借由对其话语形式和知识秩序流变与特征的细致分析,本文尝试以呈现一部有关洪堡的"神圣观念演化史"的方式,从史学史的维度批判一种具有元史学特征和超历史意义、作为"绝对知识"的"洪堡大学观念",继而使洪堡教育思想在新视角和新语境下得到重估.  相似文献   

11.
洪堡的大学思想是近代以来引领大学发展的航标,是很多大学人孜孜以求的理想。洪堡大学思想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洪堡的大学思想受了路德宗教改革运动、新人文主义运动、普法战争和哈勒大学以及哥廷根大学建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大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由科学达至修养、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术自由、大学与国家的关系等。洪堡的大学思想对后来的大学影响深远,也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原则。从洪堡的大学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关高校办学理念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科研引入教学过程经典理念之贯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洪堡大学理念体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 就是“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的理念。其体现在“教”上,就是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和使教学过程具有探索性;体现在“学”上,就是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话语对语境的突围是言语交际的一种策略.本文以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关联理论为触发点,探寻这一以对语境的悖离为表层话语形式,以关联为其深层蕴含的话语策略的特性.话语与语境的突围是对合作原则的悖离,从言语交际双向视角考察,话语对语境的突围是明示推理过程中表达者与接受者相互"显映"的异化.话语突破语境的顺向关联是在语境动态过程中寻求新的关联,其主要目的是产生新的话语含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所谓"洪堡神话"的讨论,提出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理解和分析洪堡的大学理念的现实影响,从更宏观的层次看,这是涉及如何理解观念与制度和行为的关系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洪堡神话"的基本观点,尝试分析洪堡的大学理念对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提出了理解观念与现实关系的"复印机"思维和"扳道工"思维,认为应当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洪堡大学理念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所任教的理科生的学情分析,结合"体验式学习"的理念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景教学法为原则,让学生感知语言,通过思考、分析和归纳,发现语言规律,并在足够的语境支持下反复再现语法现象,教师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理科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经历了由“主导”而至“主要(基本)”活动,由“主次分明”而至“平等协同”的本土化过程.置身“加强作业和游戏中的教学因素”的历史情境,深入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提出并调适主导活动的原则,解释儿童发展、回应挑战的理论语境,是解读这一本土化过程的前提与关键.这一理念的历史发展与本土化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把“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作为解释原则的理论地位,本着从自身文化特点出发并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变通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德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变迁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着高等教育理念发生变化。德国高等教育的理念从洪堡大学思想影响下的学术取向转变为学术与职业并重取向,分析其改革的背景及措施,并提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高等教育理念应由传统的学术为主转变为学术与职业并重。  相似文献   

18.
洪堡大学理念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席勒、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新人文主义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所蕴含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教学目标上,洪堡强调对学生修养的养成;在教学内容上,他追求纯科学;在教学方法上,他要求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反思今天大学课程与教学思想,一直为大家所关注的通识教育、新生研讨课、选修制等,无不受到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与启发。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智能的语境形式化理论中,"局部原则"可以表达为"当前推理活动发生在当前语境当中",它是一条基本原则。在此原则下,语境形式化的过程理应包含两个步骤:(1)确认当前语境的生成要素;(2)建构包含全部生成要素且在演绎规则下封闭的域。显然,第一个步骤是归纳的,第二个则是演绎的。由于缺乏上述区分,造成了已有的理论适用范围受到限制。为应对这种局面而提出的"局部语义"通过将第二个步骤从形式化过程中分离出来,拓展了语境形式化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从语用的角度看术语翻译,"interlanguage"和"pragmatic failure"这两个术语的汉译法不仅不统一,而且无法解释具体语境中跟这些术语相关的表达。究其原因,主要是译者"四缺乏":(1)缺乏对新兴学科作为专业学科语境的总体了解,使得译文读起来幼稚和外行;(2)缺乏对原文作为互文的综观理解,属于区域性的词汇翻译;(3)缺乏对原文语境色彩,有不读原文、脱离原文文本语境翻译术语的嫌疑;(4)缺乏本土语境化的加工努力,导致译入术语怪异难懂。继而,推荐了相应的译法,并在语境中验证了推荐译法的解释力。最后,提出了术语翻译的原则,包括"互文性、关联性、自然性"三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