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嘉毅  田银华 《软科学》2012,26(5):112-117
以显性、隐性契约为主线,建立起家族企业契约治理三环模型,基于不同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治理强度组合构建出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方格图,并演绎出九种契约治理模式;企业选用何种模式是对企业系统、家族系统与宏观环境系统诸多影响因素理性思辨后的"相机抉择",为此特绘制出一幅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选择的逻辑导向图。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宏观环境下,家族契约治理强度与企业成长阶段呈现倒"U"型关系;基于不同激励效果,关系契约治理强度分化为"Y"型演变路径;文化契约治理表现出二元性;组织契约与市场契约治理强度呈现单调递增性;由于隐性与显性契约各组成部分在企业成长中的力量变迁,契约治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企业成长中的契约治理模式依然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中的成功知识转移是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以正式契约和信任为代表的合作治理机制是影响校企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契约维度(契约协调和契约控制)、信任与两类知识转移(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关系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其探讨,从中归纳出相关的理论命题。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中信任对隐性知识转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显性知识转移的正向影响;契约协调仅与显性知识转移存在正向关系,与隐性知识转移没有直接关联,而契约控制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对两种契约维度、信任与两类知识转移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契约协调和信任的共同使用会增加校企知识转移,而契约控制和信任的共同使用会减少校企知识转移。这些结论为现有研究的矛盾观点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从联盟治理机制的角度研究产学研联盟中契约和信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对于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向企业成功转移,进而实现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意义重大。本文在前期案例探索的基础上,采用大样本实证研究方法,从细分维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不同维度契约、信任对不同类型知识转移的直接效应和交互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契约协调机制对产学研联盟成员的显性知识转移有积极作用,但对隐性知识转移没有显著效应;契约控制机制有利于提高显性知识转移效果,却会抑制隐性知识的转移;信任对两类知识转移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作用相对更强;契约协调和信任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均会产生正向交互效应,而契约控制和信任对两类知识转移却会产生负向交互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会计契约与受托经济责任具有一种天然的内在有机联系,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的制造者与以受托经济责任为基础的委托代理理论更是有着多重关系,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委托代理理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会计人员的效用出发、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人员的激励来提高企业出具会计报告的质量,借以更好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隐性契约的存在使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决策时必须兼顾除股东、债权人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文章以我国2001至2005年的仅发行A股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隐性契约下上市公司融资政策的选择,得出专用性投资强度与公司资本结构正相关,隐性负债与公司资本结构负相关,因而对公司融资政策选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契约自由的条件下,由于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等因素,使得交易双方不一定必然讲诚信.但诚信却是产生交易行为不可或缺的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大量交易是通过非正式契约安排进行的条件下.维护契约诚信可以从规范政府行为、反垄断、加强政府采购法规的研究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钟高  章铁生 《预测》2001,20(6):40-43,26
债务契约是限制经理人员活动或要求经理人员按一定目的进行行动的条款或条件。这些条款或条件是为了缓解债务的代理问题,保护债权人利益或应债权人的要求而签订的。债务契约一般由包含会计数字的协议或限定组成,会计信息(往往经过独立审计)在债务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债务契约对会计也产生了影响。期权理论的引入使对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的认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会计数据在契约中的运用作出了一种新的全面、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包括对相互责任的期望及彼此对自己义务的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在组织与员工关系中,除了正式的书面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性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同样是影响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因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心理契约相关理论的综述研究,提出对今后心理契约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张立迎 《金秋科苑》2009,(2):213-213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包括对相互责任的期望及彼此对自己义务的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在组织与员工关系中,除了正式的书面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性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同样是影响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因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心理契约相关理论的综述研究,提出对今后心理契约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曾德明  李青  万炜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5):573-575,579
在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下,利用顾客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日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目前关于顾客资产的研究主要是顾客资产构成测量、竞争能力和会计计量研究等方面,文章首次将心理契约引入到顾客资产的经营管理中,论述了心理契约视角下企业顾客资产价值的形成,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顾客资产管理模型,对企业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实现绿色建筑运营价值方面的优越性已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在分析既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不足基础上,借鉴合同柔性在应对投资、信誉等不确定性风险的补偿调整权利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合同柔性的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合同柔性,重新构建合作框架、设计合同条款,形成关系维度的合同治理;通过刚性与柔性条款的合理配比,形成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运作新格局,基于险与收益合理分摊原则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在随机市场需求下,单生产商-单批发商的收益共享与单批发商-单零售商的回购联合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整个供应链所处市场的需求分布随之改变,原有协调的联合契约功能被破坏。通过改进联合契约使其能够协调应对突发事件并具有抗突发事件性,且新联合契约能减少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最后应用一个算例分析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依法订立技术合同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某高校技术开发合同纠纷案,探讨订立技术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提出加强依法订立技术合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营销合作履约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以江西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户主的风险态度、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农产品类型、生产集中度、价格波动、销售难度、距离市场远近、合作伙伴类型、合同条款等多种因素对农户履约行为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庞庆华 《软科学》2010,24(3):137-140
研究了在随机市场需求下由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首先针对供应链系统的全局协调,得出了系统的最优订购决策;其次设计了一种RS-TT联合契约协调机制,即在三级供应链中的两个交易过程中分别采取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和两部收费制契约机制,包括(w,φ,ψ)和(,ψw,φ)两种形式,证明了通过制定合理的契约参数能够实现三级供应链系统的协调。通过契约参数的合理选择可以实现各企业的双赢,从而有助于改善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行为决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契约参数的大小与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有关;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RS-TT联合契约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改进线性激励契约的曲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大伟  万迪昉  郝云峰 《预测》2002,21(5):70-72,69
尽管在最简单的委托代理模型中研究的激励契约是线性的,但是现实中的激励契约往往是凹的或凸的。本文的目的是在一个委托代理的框架内研究改进线性激励契约的曲率。我们规定了一个二阶多项式的激励契约与一个两状态的噪声分布。我们从理论上证明在这些具体规定下,作为对线性激励契约的改进,最优激励契约在什么条件下应该是凹的或凸的。  相似文献   

17.
从契约的视角研究乳品产业的利益分配问题,分析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间的契约关系和改善契约完备性的途径,并提出发展新型合作组织、鼓励企业收购小规模养殖场、推广第三方监测制度是当前协调中国乳品产业利益分配关系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魏光兴  刘文瑶 《软科学》2009,23(12):100-103
通过耦合劳动合同和心理契约,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双重契约关系管理,包括双重契约关系设计、建立、履行、修复和解除等,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行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