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月 《东南传播》2022,(2):128-131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造成了集体记忆素材库内容的急速膨胀和空前离散,极大地冲击了集体记忆建构的传统机制。在记忆符号与物质残片消失之前,美食短视频作为味觉记忆的集体表征,按照“集体记忆的形成—集体记忆的保存和传承—集体记忆的传播与结晶”的路径,在互联网场域中建构记忆之场,通过视听符号将味觉记忆转化为短视频影像,在时间维度上通过家庭记忆、传统节日等仪式保存和传承城市集体记忆,在空间维度上建构城市群体成员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集体记忆研究在传播学界崭露头角,互联网作为新的记忆媒介改变了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本文梳理传播学与集体记忆研究的历史和理论关联。进而,厘清这一取向下集体记忆是"断裂"还是"连续"的核心命题,介绍传播学取向主要的热点议题:政治与媒介权力、新媒体与全球化、跨学科理论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有利于国内传播学界重心从功能向结构转化,应当弥补"个体的缺失",关注"现在一未来"的坐标系,以及采用大数据的量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集体记忆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近年来受到档案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文章引入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研究视角,试图探究档案与集体记忆的互动关联。功能主义视角下,档案积极发挥其作为资源、媒介和权力的价值,在集体记忆的形成、保存、传承等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视角下,档案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同为集体记忆的积极建构者,在档案馆所构筑的"记忆之场"中,不断推进集体记忆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冯馨可 《今传媒》2024,(3):122-125
数字媒介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人类记忆传承中必需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还在重大历史事件记忆的拼接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媒介空间中上传个人“自传式记忆”,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建立线上展馆和纪念馆来构建集体记忆,并随时存储或查看自己和他人的记忆。数字媒体技术塑造了人们关于各类大型事件多模态式、拼图式的记忆内容。然而,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使人们的记忆变得坚韧而又脆弱。本文对数字时代下人们关于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媒介技术的转变带来的全新集体记忆书写方式以及集体记忆内容的重塑。  相似文献   

5.
集体记忆是群体共同经历、传承和构建的回忆总和,也是国家、民族构建身份认同的关键。数字时代的集体记忆逐步摆脱空间区域的束缚,呈现以流动为核心的特征,“全球数字记忆”的概念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厘清“集体记忆”理论在全球化进程与数字技术进步背景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场景,阐述“全球数字记忆”“全球数字记忆场域”的历史缘起及时代内涵,同时归纳其去时空、跨媒介、可视化的特点,旨在审视数字时代集体记忆实践的嬗变与发展,拓展记忆研究的方向,为数字时代的档案记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传播学界中,集体记忆研究理论越发成熟,对我国媒体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媒体传播提供了快捷渠道,逐渐取代传统记忆媒介地位,促成了新的集体记忆建构机制。当前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到底如何成为全球范围的讨论热点,本文基于集体记忆与传播学理论文献,对集体记忆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集体记忆传播学取向发展方向,旨在推动集体记忆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记忆的研究在国内的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文学等学术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交流记忆等理论概念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019年,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在CNKI中文文献数据库中达889篇,年发表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主题涉及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仪式与集体记忆、媒...  相似文献   

8.
许娟 《东南传播》2022,(3):53-56
论文运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理论,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纪录片栏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忆的媒介建构。论文分析电视媒介对记忆的呈现、唤醒与重构功能,使《国家记忆》建构了具有政治文化属性的、为集体共享的国家记忆。栏目借助符号表征,从历史维度搭建了集体记忆的国家框架,采用重现、缝合和互动的话语策略将不同的政治文化记忆弥合,构建了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在国家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受众又透过对国家记忆的确认、补充和传播加深了记忆的内在建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媒介记忆被书写、承携和消费的过程,以受众为出发点讨论春晚和媒介记忆,即春晚是谁的和什么样的集体记忆,同时透过受众记忆讨论春晚长期社会文化影响,与现有关于春晚如何建构"家-国"意识形态的观点对话。研究以动态、实践和流变的视角认识记忆建构,强调大众传媒既是行动主体也可能是记忆实践的途径和对象。笔者区分"中介化"(mediation)的集体记忆实践和"集体记忆化"的媒介实践,认为春晚内容单独不构成集体记忆,作为记忆实践的春晚是形成记忆机制的关键。春晚在受众主体的记忆实践中,成为记忆之所,记忆唤起和记忆操演的承携者,以及讲述和理解家庭、民族和阶层身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谣言研究领域认为,记忆是谣言发生和传播的认知因素和动力之一,理论上存在着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两种角度的探索。前者以谣言心理学为代表,从个体记忆入手解释谣言的社会传播,注重揭示谣言现时态在空间中的传播机制;后者将集体记忆视为谣言发生的社会认知动力,增加了传播的历时性因素,是一种时空并重的视角,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果。荣格1959年提出的谣言-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和勒莫1999年提出的谣言昆虫变态理论是集体记忆研究路径的代表性研究。2005年以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运用集体记忆理论的谣言研究。未来的谣言研究应集上述两种研究路径之长处,与集体记忆领域发生深层次的融合,以阐明记忆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考察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进路呈现出“重文化、轻交往”的趋势,人际讲叙、家庭叙事、社区传播等集体记忆产生与流通的中观层次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以数字联结传播环境下的新记忆生态作为分析框架,结合情绪的社会分享理论和“假肢记忆”概念,主张考察社会技术、记忆主体和行动者参与记忆重建的多元实践,以个体记忆为基点,通过家庭记忆、社区记忆的人际和群体传播,缝合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之间的理论缝隙,为勾连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集体记忆研究提供可能的理论资源和未来议程。  相似文献   

13.
周葆华  陈振华 《新闻界》2013,(14):55-61
本文通过在上海进行的问卷调查,首次在经验层面上探讨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形成了有关"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新媒体事件"集体记忆的深刻程度与记忆普遍程度总体正相关,并受到事件重要性和自身卷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所记忆的"新媒体事件"的发生时间覆盖不同年份,但具有明显的"最近效应";大学生群体记忆深刻的"新媒体事件"主要以"道德隐私"和"公权滥用"两种类型为主。本文还对"新媒体事件"集体记忆的建构性与群体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近几年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群像叙事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影视剧中群像叙事的方式是通过描写一大批人物,从而对一个时代或集体进行缩影式呈现。集体记忆建构是塑造和维护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影视作品这一重要载体,可以实现集体记忆的建构,从而生成指向未来的“文化记忆”。《觉醒年代》是群像叙事的代表作,本文将结合该剧探析群像叙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新主流电视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其中,《山海情》《觉醒年代》《人世间》《跨过鸭绿江》等剧突破了艰深的历史题材模式框架,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中成为“破圈”代表作。其成功之处在于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深层次挖掘与艺术化创作,通过电视剧这一媒介产品将过去的事件信息在现实中再现还原,并以此影响当下中国人的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不过,无论是当下社会中“唤醒”的集体记忆,还是借用媒介记忆的机制来延续记忆序列,最终都是要经过不断沉淀成为底层记忆,发挥接续并完善记忆场域的作用,为“红色故事”的影视创作开拓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记忆研究是一个不具备特定范式、无中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之间相互过渡交织,而媒介记忆作为媒介和记忆交叉的概念,被视为记录、建构和互动的记忆实践过程.对过去纪念得越多,思考和研究反而越少.鉴于此,文章对媒介记忆下视角个人与集体的追忆、失忆进行反思与批判:其一,记忆成为常态,失忆成为例外,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出现之间的冲突、融合,使弗洛伊德提出的虚假记忆综合症由生理延伸到媒介记忆领域,个体面临失去主体性的风险,而数字技术加剧了媒介记忆真实性与持久性的危机.其二,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方与北方的区隔进一步构建和强化集体边界,话语权力的不对等加剧了中心与边缘的分立,造成媒介记忆的伪全球化现实.  相似文献   

17.
集体记忆是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基本心理基础,它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新闻业的形式及功能,还拓展了集体记忆的空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会因激发受众不同的"隧道记忆"而形成"情绪性热点事件"。本文以2019年4月16日轰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为研究对象,采取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新浪微博中的原创文案中受众的记忆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关联,集体记忆中蕴含的情绪值呈现怎样的规律以及公众在此事件中的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激发受众集体记忆的部分,在激发的同时能够大范围地扩大传播效率,受众对于维护集体记忆符号呈现出归属、进取与捍卫的多元行为特征。通过就此事件的研究来反思,在媒介带来一次又一次"记忆潮"的时代,新闻业界如何让对"集体记忆"这一资源富矿加以利用,以建构更好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8.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文化产品,也是一种具有文艺形式的国家仪式,自首场演出以来,被受众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传播和记忆,不仅作品自身成为一种独特的集体记忆、文化符号和中国精神,而且观赏活动也成为某种历史记忆、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载体。本文通过挖掘包括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等在内的史诗记忆,分析其在建构价值共同体中的意涵、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1,(7):55-63
在传播学视野下展开的集体记忆研究,早期采用"叙事-话语"的建构主义分析路径,后来又出现了"媒介-技术"的技术分析路径。两种路径存在将集体记忆这一社会事实片面化的状况,未能解释集体记忆与社会层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实际联系和这种联系的发生机制。近年来,在"实践转向"下出现了一条"记忆实践"的研究取径,集体记忆的实践分析在最低限度上就是对人的各种记忆活动作一主客统一的分析。传播学视域下的记忆实践研究可以媒介实践为中心出发点,将互为表里的媒介实践、媒介化和媒介学作为理论基础,为集体记忆研究提供由行动者、制度、社会、文化和历史等维度展开的可能路径。这一基于"关系"的研究路径,或可达成对集体记忆各主客观要素的弥合性理解,并在不同的学科层面上进行有关集体记忆的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20.
人类记忆与动物记忆的区别在于,人类创造了完善的记忆媒介系统,实现了记忆的外化,从而突破了个体记忆的时空限制。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记忆媒体,正在改变人类的记忆模式。在个人记忆层面,不仅存在对互联网记忆依赖的"谷歌效应",而且搜索引擎明显拉高了个人认知自尊。在集体记忆层面,网上虚拟社区为自传记忆的强化提供了便利,但强化效果仍值得商榷;搜索引擎技术扩大了人类的有效认知范围,人们的认知和学习已经不需要像以往那样依赖于功能记忆的引导,但互联网时代的集体记忆仍然是一种社会建构,一种全新的对集体记忆的宰制方式正在悄然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