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前段时间,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往往过不了多久就又有废纸出现。而且很少有学生主动将其捡起来。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我要么命令个别学生将其捡起来,要么罚扔废纸的学生做几天值日,可效果还是不好。后来,我再看见废纸,干脆自己捡起来,想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可是,这样做仍然没有什么改观。  相似文献   

2.
校长找我谈话说李老师病了,要我带四(一)班,我乐意地接受了。接班后我发现,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过不了多久,就又有废纸出现,而且很少有同学主动捡起来。每碰到这种情况,我要么指令个别学生捡起来,要么罚扔纸的学生做几天清洁值日,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再看见废纸,干脆自己捡起来,想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可是我发现,我的行为并没有感染多少同学。  相似文献   

3.
[策划直白] 教室刚打扫干净,过一会儿就有一张废纸从桌上或抽屉里掉下来,影响了教室的环境卫生.对此,不少班主任要么叫学生把废纸捡起来,要么干脆就罚学生做几天的清洁卫生.可是,这样的方法并不奏效,过不了多久学生还是照丢不误.毕竟,丢一片废纸事虽小,但这颗"耗子屎"却会弄坏"一锅汤".  相似文献   

4.
做班主任也有几年了,与孩子们相处总是令人快乐的。他们虽然调皮,却很真实;虽然幼稚,却很大度……很多故事片段让我记忆犹新。叙述:一次课间,不知谁掉下一团废纸,学生没有注意它,有的踩过去,有的迈过去。我目睹了这一切,心想,看看谁能主动捡起来。没想到的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小民捡起来了。我在班级表扬了小民,并引导和教育学生“: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件小事也能反映出同学们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要想把自己培养成品德优秀的人,就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孩子们感动了,小脸都浮现出严肃的神情。思考:小民…  相似文献   

5.
平时,有的老师少不了这样的呼唤:“××,去扫地”“××把地上的纸捡起来”等等。孩子对这种命令式的话语虽然能接受,反应却不是很积极。怎么办呢?考虑到孩子有极大的模仿性,而且老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我就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他们。 一次,上完剪纸课,废纸落了一地,我悄悄俯下  相似文献   

6.
甜品小段     
李茜 《教学随笔》2008,(5):71-71
昨天我见地上有几个废纸团,就主动捡起来扔进了垃圾箱。做得很对,值得表扬!同学们,那么废纸团是谁扔的呢?他自己!还有另一个答案,当他的母鸡双休时,只能得到25只鸡蛋。回答很正确!我知道,是35只!有个农夫每天能得到5只鸡蛋,谁知道他一星期能得到多少只鸡蛋?从金庄到银庄10里地,  相似文献   

7.
废纸旅行记     
王小雨 《新作文》2011,(3):30-30
我是一张废纸。自从一个发宣传单的叔叔把我交到了一个路人手里,路人觉得我没什么用把我扔在了地上后,我的流浪生活就开始了.我静静地躺在马路上,东张西望,我多么想有位好心人把我捡起来,扔到可回收箱里,我还可以为人们再次做贡献。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8.
卫生监督箱     
我们中队的队员有个随地乱扔纸屑的毛病。为这,我这个当中队长的不知费了多少口舌,可地上的废纸总断不了。有一次,我火了,命令队员们说:“都把各自坐位下面的废纸捡起来!”话音刚落,大家就嚷嚷起来,这个说,我坐位下面的废纸不是我扔的;那个说,我这里的也不是我扔的,不信可以查笔迹。我没有好气地说道:“不管谁扔的,在  相似文献   

9.
他不允许自己的校园里有一片废纸。偶尔看到地上的纸片,都要亲自弯腰捡起来。一天正在他弯腰捡废纸的时候,一位刚入校的儿童竟不知道他就是这个校园的最高首长,称他为“捡废纸的爷爷”。不料这一称呼,触动了人们的灵感。是啊!外貌平凡到了绝处、老实到了极点的黄舜  相似文献   

10.
现今,小学生的生活空间变得狭小,使其眼界狭窄。所以小学生在写作时.不善于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写作内容、表现中心,要么凭空捏造,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或者仿写,所以写不出新意来。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我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印琼 《中国德育》2016,(1):45-46
因为有了反思,有了发现,才有了改变,有了创新,所以,"弯腰"成了一种别样的精彩。 某天下午放学后,我准备去会议室开会,看见前面草地上有两张废纸,在青青草坪的衬托下特别显眼。几位学生从它们身旁走过,却没有一个人弯腰把它们捡起来,扔进旁边的垃圾箱里去。  相似文献   

12.
冯秀兰 《山东教育》2004,(10):16-16
经过几年班主任工作的磨炼,我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可谓是轻车熟路了。而一次意外的掌声,却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至今难忘。那是一节英语课,同学们陆续回到教室,很快做好了上课前的准备。这时,两个女同学的争吵声由小到大,越来越激烈,俩人争得面红耳赤:“这张纸是你丢的,你要捡起来!”“明明是在你的座位下面,你为什么不捡起来?”“你要执行班级的卫生规定。”……原来两位同学为谁应该捡起座位下的一张废纸争执起来,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看见我走进了教室,有了短暂的沉默,一会儿,又重新争执起来。一张小小的废纸,竟然引起两位同学的激烈争执,…  相似文献   

13.
本学期新接到一个班,发现不爱做作业的学生特别多,学生总找不少理由尽力为自己辩护。通过反复观察与交流,我发现学生不爱做作业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基础差。学生由于基础差,自己很难独立完成作业,加之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作业得不到及时的辅导,因此作业要么“瞎”做,要么做不全,稍有难度的作业学生便不愿做。2.学生自制力差。有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这类学生尽管很聪明,但学习不出色,甚至由于长期不做作业而成绩后退。  相似文献   

14.
有的孩子常常把玩过的纸头随地乱拋,令家长头疼。这时家长如果强行禁止孩子玩纸,显然是不明智的;大声呵斥孩子,命令他把纸捡起来,也只能收到暂时的效果,而且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可取的办法是你不妨替孩子做一个小纸箱,上面画上孩子喜欢的娃娃或小动物,并教他一首儿歌:“宝宝有个好朋友,胖胖的身体大大的口。朋友朋友爱吃啥?爱吃宝宝的废纸头。”让孩子玩好后把废纸放到纸箱里。当然,你自己还得注意以身作则,做出样子。此后,还要随时鼓励、表扬孩子不乱丢废纸的行为,使其得到强化。这样孩子就会坚持并逐渐形成这一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本学期新接到一个班,发现不爱做作业的学生特别多,学生总找不少理由尽力为自己辩护。通过反复观察与交流,我发现学生不爱做作业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基础差。学生由于基础差,自己很难独立完成作业,加之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作业得不到及时的辅导,因此作业要么“瞎”做,要么做不全,稍有难度的作业学生便不愿做。2、学生自制力差。有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这类学生尽管很聪明,但学习不出色,甚至由于长期不做作业而成绩后退。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一位老师执教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我们和诚信在一起》。该教师在教学该环节时,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两个"道德两难"问题,意图使学生通过问题辨析达到诚信做人的目的。出示问题情境:学校检查卫生,天天发现本班地面有一团废纸,赶忙用脚踩住。师:你们觉得天天做得对吗?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做得不对。""他不守诚信。""他应该将纸捡起来告诉老师而不是用脚踩住。"……  相似文献   

17.
当校园中青春萌动,尤其是当自己班上出现爱情萌动的时候,大多数班主任老师的反应是慌、怒,真希望自己就是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他们中间划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被强硬"划"开的学生,要么迫于权威,压抑自己;要么勇于反抗,"其奈我何";要么调整战略,暗渡陈仓。从长远来说,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笔者结合实践,谈一点做法和体会。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高三新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班上就出现了"另类"的一对。  相似文献   

18.
梦遥 《大学时代》2004,(5):52-53
新学期伊始,考研狂飙又席卷全国各大高校,其气势大有盖过去年的趋向。据统计,2004年全国约94.5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竞争十分激烈,估计2005年将更多。如何在考场上充分展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从而出奇制胜显得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准备考研的学生却被铺天盖地的考研信息折磨得昏头转向。面对“考研大师”“京派名师”“辅导专家”等等,要么茫然无助,要么无从下手;面对《考研宝典》《考研冲刺秘诀》《名师导航》以及各种各样的“内部资料”,要么稀里糊涂,要么无从选择。我想每个准备考研的学生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尤其那些首次参加这种考试的学生更是如此。为此,笔者经调查和采访,结合过去和当今,对考研前期工作进行简单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感到很奇怪:一个小学生怎么会有收入呢?你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吧?那就让我来慢慢地告诉你吧。我的第一笔收入是“捡”来的——捡废纸换来的“外快”。我房间里废纸很多:用过的旧本子、废弃的草稿纸……我想:这么多废纸,丢了怪可惜的。废纸3角钱1斤,旧报纸5角钱1斤,要是把它们收集在一起卖了,不就能赚点儿钱了吗?爸爸平时喜欢读书看报,看过后,有用的,他拿到书房放起来,没什么用的,经常客厅、餐厅里到处乱扔,妈妈常常抱怨,可这却是我的废纸来源呢。还有废弃的包装纸、上街带回的宣传单……我都把它们一一捡起来,集中…  相似文献   

20.
王强 《考试周刊》2010,(30):146-146
学生的读写练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但我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不少学生在课后的读写语言活动中不懂得如何高效地做练习。要么盲目地做,不知道哪些练习最适合自己;要么埋头苦做,不知道要做多少才适当,也不知道如何最有效地从练习中消化、理解所学知识,以为多做练习就能掌握知识。时间花了不少,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