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研究内容”栏目,就是要解决课题究竟要研究什么,从哪里起步,即区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基本要求是把主题展开为具有内存联系的问题结构并确定重点.提出解决这些最点问题的重要理论观点或实施构想。从而把大问题细化为几个具体而又关联的便于操作的子项问题。可见,“研究内容”的核心是“分解问题(即细化主题)”,要经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属于发散性思维方式,是课题研究设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学论坛》2005,(4):79-79
古人云“谋定而后动”、“预则立,不预则废”,指的是做任何事情,在正式开始之前都要进行一番谋划。有了一个完整的方案,然后采取行动,那么所做的事情就会成功,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教育科学研究同样也是如此。课题研究方案,好比一项工程的蓝图,它既为实施课题研究的操作设计步骤,又为研究报告的撰写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3.
教育叙事走的是一条隐喻的道路。对“教育叙事是什么”的概念追问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怎样做”的操作来回答。教育叙事直面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问题,由这些问题而形成课题。教育叙事通过特殊的表达形式来呈现课题研究成果,改变教师的说话方式,从而改进教师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4.
教育叙事走的是一条隐喻的道路。对“教育叙事是什么”的概念追问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怎样做”的操作来回答。教育叙事直面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问题,由这些问题而形成课题。教育叙事通过特殊的表达形式来呈现课题研究成果,改变教师的说话方式,从而改进教师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5.
掌握调查技巧提高课题研究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基层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立项多,结题少;方案多,进展少;表面研究多,深入研究少”的现象,提倡基层教师以调查方法的使用为突破口,树立强烈的调查意识,掌握熟练的调查技巧,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逐步将课题研究做深做细做透,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与研究成果的价值,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育政策是公共权威部门有目的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教育利益的活动,其基本内涵体现为:教育政策是各种相互冲突的教育利益的协调,是价值负载的,是政策“文本“和政策过程的统一.从这一内涵出发,可以建立教育政策分析的三维结构:价值分析主要回答教育政策的价值准则;内容分析主要回答教育政策的目标、手段和对象;过程分析则关注教育政策的从制定到执行、评价的所有形式化阶段.这一分析结构符合教育政策的研究特点,提供了教育政策分析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丁可民 《教育家》2004,(7):91-93
古人云:“谋定而后动”,“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指的是做任何事情,在正式开始之前都要进行一番谋划。有了一个完整的方案,然后采取行动,那么所做的事情就会成功,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教育科学研究同样也是如此。课题研究方案,好比一项工程的蓝图,它既为实施课题研究的操作设计步骤,又为研究报告的撰写设计框架。因此,它的设计决定着研究的成功与失败,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段式训练法中的问题清单法设计实验,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内涵式发展。通过3个阶段“基础培训—申报/主持课题—结题”,围绕3个问题“做什么”“如何做”“结果怎样”展开。学生自主提出课题、自主拟订方案、自主开展实验。研究了碳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晶和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分析了不同形貌二氧化钛材料的量子点敏化效果差异。该训练逐步培养了学生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并通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清单法,培养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应运而生,高职教育发展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回答和优化,作者结合“《建筑工程测量》改革与实践”课题研究,针对高职课题研究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论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科学教育理论,以教育事实为研究对象,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教育中一般的“规律”,属于事实判断。二是价值教育理论,解决“评价-规范”的问题,也就是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这类理论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规范,属于价值判断。三是实践教育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既存的教育事实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研员身份认同的困惑主要表现在对“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教研组织定位不明确、社会对教研员过高的角色期待、新时期教研组织的职能转变等方面,这些因素促使教研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产生了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及原因,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2.
“内容分析式”是阅读教学低效高耗的症结,这是反思阅读教学历史、审视教学现实后的结论.崔峦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与“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广大教师逐渐认识到,“课文内容”不是“教学内容”,“讲课文”不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形态.接下来的问题是,阅读教学“美丽转身”后,该往哪里去?与“内容分析式”说再见后,该教什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其基本任务自然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这应该成为我们“转身”后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探讨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及操作路径,将繁琐的课题研究简化为“六步法”:选课题—报课题—说课题—做课题—写课题—评课题,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课题研究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虎奎 《甘肃教育》2008,(16):16-16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形成方案——依据方案行动——反思总结形成成果”的基本流程,围绕中心问题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实问题展开行动,获得真实发现的服务于本职工作的实践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是教师的教学品位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课题导入法的内涵课题导入法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并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课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课题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实践课题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课题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原动力;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课题,让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进行课题操作,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课题相关参数的选择和计算,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后通过课题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识引导着行为,中小学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意识的缺陷,造成行为的失误,因此增强“课题”意识、“实践”意识、“研究”意识、“方法”意识、“成果”意识、“合作”意识和“推广”意识,才能使教师的科研行为正确,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从而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一、“三级研究,双向互动”,建构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联动机制 “三级研究,双向互动”,主要包括学校整体“课题式”实践研究、学科组集体“主题式”实践研究、教师个人日常“问题式”实践研究三个组成部分。“课题式”实践研究由学校负责,着力于挖掘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关注点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建构与发展上,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教”的问题,为广大师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主题式”实践研究由学科组负责,着力于挖掘本学科教育的意义,关注点在学科经常性问题的解决上,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为组内教师提供问题解决的一般性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赵春黄 《青年教师》2006,(12):36-37
新教师搞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主要的活动,但由于经验不足,时间和精力限制,在课题研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使新教师少走弯路,笔者认为新教师做课题研究时要注意“四要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义”六年制数学第十二册第74页例1;第75页“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会看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相似文献   

20.
确定课题之后放在研究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是根据课题的要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者的能力制订一个反映研究者研究思路的、统帅研究全过程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制订得是否科学、合理、可行,将影响课题研究成果有多大价值和研究的进行是否顺利。如何制订研究方案,是初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者又一重要内容。一个比较完整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至少要涉及“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等基本内容。现以“某幼儿园指导家长培养幼儿实践能力”为例进行说明。上海市某农村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