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预分解窑分解炉筒体面积500 ~ 800m2,表面温度约110℃~150℃,热损达969w/m2.将其表面散热控制到接近环温,最大限度地控制热风用于炉内,减少热损,利于炉煤燃烧与热能的有效利用及分解.筒体内外选择理想绝热材料,是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系统概述 对于SLC离线型分解炉——五级旋风预热器系统,在投料后不久,窑操作不正常、热工制度不稳定,开、停窑频繁时很容易发生结皮堵塞。堵塞的主要部位发生在C2、C3、C5级及分解炉底部,其中C3、C5堵塞最为严重,各级下料管及翻板阀内堵塞,若发现不及时,有时能从下料管堵到预热器锥体,甚至整个旋风筒。  相似文献   

3.
对立筒预热器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立筒预热器塌料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在分析塌料对水泥熟料生产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旋风预热器或带筒式分解炉的旋风预热器模式来解决立筒预热器塌料问题的基本思路,从而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找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膛窑技术是一种以低热值煤气为燃料生产活性石灰的技术,因本体结构简单、石灰质量高、运行费用低等诸多优点,近几年应用非常广泛.青海3座石灰窑正是采用这种窑型,单座窑日产450t低生烧、高活性度石灰,经烘干后作为原料再向电石生产车间供应. 为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也为了给双膛窑的正常生产提供保证,双膛窑尾气除尘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1 设计参数 青海石灰窑燃料采用电石炉尾气和天然气双燃料系统,其中电石炉尾气需进行除尘、除焦油净化处理.双膛窑尾气的主要成分是燃烧烟气、石灰石分解气体和过剩空气等,尾气量随窑产能波动也随之波动.设计参数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水泥厂预分解窑所结的后圈进行了燃料的工业分析,煤灰的化学分析,结圈料的化学和物相分析等实验分析,探讨燃料不完全燃烧对预分解窑形成后结圈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旋风筒基本结构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冷态模型试验,本丈着重研究了不设内筒旋风筒的出口直径对旋风预热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内筒旋风预热器而言,随着出口直径与旋风筒直径之比d/D的不断减小,旋风筒的分离效提高,但阻力损失也随之增大。综合分离效率和阻力损失两个因素,本文选取了d/D=0.5作为高温级旋风筒结构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熟料组成的选择趋势,并以预分解窑、立窑为例,论述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工业废渣在NH600t/d五级旋风预热器窑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碳粉煤灰、电石渣等工业废渣代替粘土和部分石灰石配料,优化操作参数、强化煅烧,使NH600t/d五级旋风预热器窑产量达到28t/h以上,熟料标号达到60MPa,熟料热耗2400KJ/kg,取得了优质、高产低能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旋风筒的操作参数对其主要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合理的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0.
介绍水泥厂预分解窑模拟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点。该系统由计算机模拟和仪表模拟两个系统组成,能完成水泥厂中央控制室的模拟操作训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电阻炉原温度控制系统用于烧制软磁环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8031单片机对原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2.
将旋分器应用于脱硫装置的脱除胺液雾沫液滴系统,经过一年的生产运行证明:技术改造后的脱除胺液雾沫液滴系统具有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简单、脱除胺液雾沫效果好、系统操作灵活方便、投资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中频感应加热炉(简称中频炉)是一种快速稳定的金属加热装置,由于中频炉内部具有变频装置及其功率较大等特点,所以对公共电网注入的谐波不可忽视。本文通过中频炉负载支路谐波数据的测量与分析,根据谐波可由傅立叶级数分解的特点,建立了一种谐波源简化电路模型。利用saber仿真软件构建了谐波源简化电路模型,验证了简化模型在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在软件仿真平台上可方便的设定滤波器和无功补偿装置的参数,便于滤波器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安阳市医疗废物的热解焚烧处置为例,分析了全市医疗废物的燃烧性质,将医疗废物中可燃烧和不可燃烧的废物投放于热解炉不同位置进行了焚烧试验,找出将可燃废物投放于热解炉下端、不可燃废物投放于热解炉上端的投料方式,与目前行业普遍使用的五类废物随意混合投放入炉的方式相比,可实现节电、节水、节油,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说明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对热解焚烧处置运营水平的提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炉型结构是影响倾动力矩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原转炉改造后的炉底采用小炉底的结构形式,为了确保改造后的转炉倾动系统能够可靠地运行,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转炉的三维模型,对转炉进行动态分析,得到新炉的倾动力矩,为转炉的进一步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Pulverized coal reburning, ammonia injection and advanced reburning in a pilot scale drop tube furnace were investigated. Premix of petroleum gas, air and NH3 were burned in a porous gas burner to generate the needed flue gas. Four kinds of pulverized coal were fed as reburning fuel at constant rate of 1g/min. The coal reburning process parameters including 15%~25% reburn heat input,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100 ℃ to 1400 ℃ and also the carbon in fly ash, coal fineness, reburn zone stoichiometric ratio, etc.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condition of 25% reburn heat input, maximum of 47% NO reduction with Yanzhou coal was obtained by pure coal reburning.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reburning is about 1300 ℃ and fuel-rich stoichiometric ratio is essential; coal fineness can slightly enhance the reburning ability. The temperature window for ammonia injection is about 700 ℃~1100 ℃. CO can improve the NH3 ability at lower temperature. During advanced reburning, 72.9% NO reduction was measured. To achieve more than 70% NO reduction, Selective Non-catalytic NOx Reduction (SNCR) should need NH3/NO stoichiometric ratio larger than 5, while advanced reburning only uses common dose of ammonia as in conventional SNCR technology. Mechanism study shows the oxidization of CO can improve the decomposition of H2O, which will rich the radical pools igniting the whole reactions at lower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电厂600MW对冲燃烧型锅炉运行出现的问题,理论分析结合试验调整,解决运行出现的问题。结果表明:减小磨煤机分离器挡板开度及燃尽风的旋流强度有助于煤粉在炉内的燃烬;合理的提高运行氧量,可以减少炉膛出口CO数值;调平一次风风速、减小炉内温度场偏差及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可以降低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有效解决管壁超温现象。  相似文献   

18.
On Miracle     
Suppose I stood on the, root of a ten-story building.In midair, a whirlwind swept me up. and brought me safely to the ground.  相似文献   

19.
在享受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中,不管是西方社会还是传统的东方,都渐渐迷失了道德的准则,到底还有没有是与非,对与错?我们行事的标准应该基于道德伦理,还是基于对结果的考虑?在兼容与冲突并存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判断,如何抉择?哲学不是玄之又玄的理念,道德也不是远离生活的教条,每个人都需要哲学,需要道德,需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