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学生一上"高三",就直面高考了,觉得什么知识都得学,什么知识都有用,但又无从下手.这时,我们为人师的就真的到了"传道受业"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那是高三的第一节班会课.高考近在咫尺,却总觉得麻木而迷茫,仿佛使不上劲.班主任季老师讲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季老师说他小时候很笨,成绩总排倒数.最糟的一次,语文考了4分,数学考了5分,两门加起来一共9分.当年项羽悲叹"虞姬虞姬奈若何",彼时校长也无奈地慨叹:"小季小季奈若何!"还用白纸给他发了榜,上书"年级最后一名",让他随同三好生们游了趟街.  相似文献   

3.
樊晓薇 《江西教育》2016,(Z1):63-65
(一)任教高三的一个傍晚,我刚下班不久,手机QQ传来消息:"老师您好,请您管好你们班的小A同学,他去年经常来我们班,还说要追我们班的S同学。后来寒假里就和S告白了。后来听说他和高三文科班的一名学姐纠缠不清,S问他也没否认,就和他分手了。可是最近小A又来骚扰S,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有一次,他在我们班门  相似文献   

4.
柴纪元 《考试周刊》2014,(37):183-183
高三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工作重心始终是高考,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次大考验。本文从考前思想准备工作、具体操作过程和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三个方面谈了高三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初识高三2009年的夏天,高三向我走来,好像突如其来.搬进高三的教室,抬头望去,教室前方的横幅写着:山高我为峰,勤奋定成功!我意识到,我到高三了.开始,一切似乎很轻松,翻出了久未问津的高一课本,老师带着我们"重操旧业".每天重复旧知识的上课让我觉得有些无趣:这就是高三?很轻松嘛!于是乎,人便有些懈怠.然而,"好景"不长,第一次月考悄悄地  相似文献   

6.
小高是职校高三学生,即将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由于第二次模拟考试失败而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在第三次模拟考试之前曾准备"自尽".家长和老师建议她到心理咨询室咨询,她犹豫再三,终于鼓足勇气,跨进了心理咨询室的门.老师和她约定按"每隔两三天就来一次"的方案进行咨询.她主动来访13次(含电话来访3次).令人欣慰的是情况逐渐好转,最后通过考试顺利地考取了大学.  相似文献   

7.
往事难忘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件无法忘记,回忆往事总是美好的。1.上课时,一女同学因多次讲话而被罚面壁思过,老师让她鼻子靠着墙,她坚决拒绝:"不,我怕触电。"注:墙上有个插座。2.一次作文课,老师让我们写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2010年9月23日,袁湛江老师在宁波万里国际学校高三(5)班上了一节话题为"讨论"的口语训练指导课,本次研讨由此展开. 袁湛江:大家听完这节口语训练指导课以后,可能会有一些感想,今天我们就围绕口语训练这个话题,作一次交流.  相似文献   

9.
在不久前的一次校庆会上,我偶遇一位中学同学.我们谈现在、谈过去,不知不觉中,谈到教过我们的老师.这时,我这位同学情绪十分激愤地说:"这个老师毁了我的一生!"我听了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夸张的说法一区区一个中学教师,怎么会毁人的一生呢?他叹了一口气说:"记得初中时,我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可有一次不知为什么语文考得很糟,老师狠狠地批评我:‘怎么搞的?别人大踏步前进,你大踏步后退,我看你是没救了!'从那以后,我常扪心自问:我真的没救了吗?你想,老师的话就是权威,权威都认为我没救了,我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呢?从此一蹶不振,成绩果然大踏步后退,直到高三毕业前才摆脱了这个阴影,勉强上了电大……"  相似文献   

10.
在中青报上读到<一位高三教师的"素质教育"之惑>一文,探有感触.再过两三年就要退休的他,最近却接连两次被学生在媒体上公开"弹劾",因为上课"神侃".就像一个导火索,刘守琪老师引起了武汉舆论对素质教育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践中,我们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有意识地用我们品德修养的刻刀,对学生混沌未化的灵魂进行了精雕细刻?或者,我们努力了,但由于我们的这种努力始终停留在蜻蜓点水的水平上而并未深入人心?或者,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了一个“为人师表”的美好形象,但由于一两次不经意的偶然言行失误,从而使美好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轰然倒蹋,失去学生的信任?关于以上最后一点,本人就有几次令人深思的经历。一位高中生在周记中批评了他初中的一为老师,文章大意是:那位老师责任心很强,平时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教学效果也很好,全班同学都爱戴他。由于这位同学在班上是尖子生,所以那位老师对他也是另眼相看,这位学生自然很崇拜他的老师。不幸的是,在一次考试过程中,那位老师用暗示的方式帮他答对了一道选择题。当时这位同学很感激,可是上了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每每想起这件事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在文章最后,他提出两个疑问“:那位老师真的对我负责吗?他还有资格指责在学习上弄虚作假的学生吗”?无独有偶另一位学生也在周记中批评了她所在班级的一位任课老师,原因是这位老师在一次高一、高二、高三联合举办的知识竞赛中事先将竞赛题透露给了该班参赛学生,虽...  相似文献   

12.
<正>一、真实案例给人的反思2005年笔者亲眼见证了一个事情:与笔者同一单位的一位男老师,小伙子血气方刚,在一次上课时,一个男同学不停地讲话,男老师很生气地说:"我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怎么还讲话,马上到门口站着。"这个学生听到老师当众批评自己,觉得没面子,反驳道:"我为什么出去?我是交了学费的,我不出去。"这时男老师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气得脸发白:"走,找你班主任去。"说着还伴有拉他的动作,这位学生不让老师  相似文献   

13.
陈伟斌 《教育》2012,(19):7
广东惠州华罗庚中学高三(5)班,同学在高考离校的前夕,为了表达对学校及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各种方式记下了"离校最后一天"。图一:全班同学高唱龚老师最爱的英文歌《YESTERDAY ONCE MORE》,并高喊"龚妈妈,我们永远爱你。"一名同学还热情地和"龚妈妈"来了个拥抱。  相似文献   

14.
是谁说过:高三是滴眼泪,下后就是成熟。记得刚进入高三的第一节课,班主任张老师就说:"同学们,眉毛上的汗水与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张老师是个很幽默的人,经常开玩笑地给我们上课,但是这堂课他说话的神情最严肃了,张老师"转型"得真快啊!不知道是我自己多想,还是其  相似文献   

15.
《新读写》2013,(10):4-7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开始了,高三、初三的同学要进行最后的冲刺了。而作文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为此,我们特约语文特级教师李强撰写此文。为毕业班的同学支招。当然,李老师在文章中提出的“编制一份年度作文菜单”,又何止是仅仅针对毕业班的同学而言的呢?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阳光会客厅"群里的一位家长与光明老师有一次交流,谈的话题是"孩子上课老讲话怎么办?"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网名)村姑:老师,您好!我的儿子现在上五年级,从一年级开始上课老爱讲话,我骂过他,老师也批评过他,总好不了几天。现在是高年级了,学习任务又重,他没有学习目标,不能主动自觉地去学,成绩下降很多,我担心他一直这样下去,我该怎么办?谢谢!光明老师:教育子女是大学问!你刚才说到的你家孩子情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味道     
<正>"这是我们的最后一堂课了,那,我们最后再点一次名吧!"6月5日下午,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高三(6)班的讲台上,班主任刘东忍着起伏的情绪,叫起了那些他叫了三年的名字。一声声或清脆或激昂或哽咽的"到",标志着这群高三学生求学生涯中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标志着他们终将告别,走向各自的战场。是的,距离6月7日高考只有一天多的时间了,所有的高三考生都在经历着他们高中阶段的最后一课,高三(6)班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有幸跟张特一起走过。那一年我刚调入肇中,虽然也算是老教师了,但在肇中是第一次上高三,而张特多年在高三把关。面对学校唯一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我是有点敬畏之心的。偏偏我的座位又在他旁边,让我很拘束,刚开始我不大敢跟他讲话。看到同事们跟他无拘无束的交流,我很羡慕。工作之余,老师们都喜欢围着他,看着他们开心说笑,打...  相似文献   

19.
背景描述:2009年6月1日,距高考还有6天的时间,高三年级的A同学作国旗下讲话:“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们的老师,是老师给了我们正确的引导;从老师那里,我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拼搏,懂得了什么是无私与奉献: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高三学生.向母校所有的老师,深深地鞠一躬。”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讲的是四川某重点中学的一位高三班主任一次偶感身体不适,到医院体检时发现自己已处于癌症晚期。这位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也包括自己正读高三的女儿)的复习,便隐瞒起自己的病情,坚持按时上下班。但病魔并未因这位老师的拳拳之心而放慢侵蚀其生命的脚步,在高考前的10多天,这位老师与世长辞。临终前,他的唯一要求便是继续向他的学生以及女儿隐瞒实情,好让他们做好高考之前的最后冲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