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强调听说训练每个学生都存在表达能力的差异,语言思维的快慢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一分钟就能表情达意,而有的学生花上十倍甚至二十倍的时间也难表达清楚,这就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思路。所以要训练学生临场作文的快节奏,就必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首先从课堂的复述课文做起,进而发展到复述老师的话、同学的话,复述老师念过的一篇文章。同时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欣赏活动,让同学用演讲的形式陈述自己的感情和观点;再逐步过渡到更高层次。通过诸如辩论的方式达到锻炼思辨、拓展思维、清晰思路的目的。二、强调单元作文训练写作训练以单元…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都更加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把听和说的能力忽视掉了。而实际上,读、写、听、说构成了语文的全面素质。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日益重视,语文教学就必须要加强说话教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多练多说,把说话训练贯穿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多种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说话能力。一.初中说话教学的方法(一)复述法复述就是通过自己的话复述书本内容的表达方式。可以由老师先朗读,让学生复述内容,或者让学生谈  相似文献   

3.
复述是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语文教学中,复述是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是作文训练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机训练,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复述,是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将需要复述的内容分析整理,做到有重点、有条理、有表情地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语文教学离不开复述,作文训练中很多教师也运用复述的方法,尤其在低年级写作课上,教者往往让学生概述课文或者经典、优秀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一)多角度作文,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多角度作文,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作文题目、材料,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比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妈妈》一文时,有的同学为了反映妈妈工作认真负责,就写妈妈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同学为了反映妈妈艰苦朴素,就写妈妈勤俭持家;有的同学为了反映妈妈爱学习,就写妈妈晚上坚持上电大学外语;有的同学为了反映妈妈尊敬老人,就写妈妈热心帮助…  相似文献   

6.
作文不仅是一种写作能力的训练,而且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作文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接受教育,更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充分地表达自我。一、没有自我就没有作文一次拔河比赛后,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结果出乎意料:我班比赛输了,可有许多学生竟写成我们赢了。原来,有的同学认为写自己班输了,就不能写出集体荣誉感;有的怕被老师和同学批评,“自家怎能揭自家丑”。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二、没有体验就没有作文有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现象:写《我的发现》,许多孩子都热衷于“蚂蚁搬家”之类的事。同样的发现,写进了一届又届学生的作文中。可见,属于…  相似文献   

7.
在重点中学教高三的同学打来电话说,今天他批阅了一篇感念师恩的学生作文。写了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好几次把上课之初的10分钟让给学生出去活动。剩下来的30分钟,大家听课也就特别卖力,好像要报答老师的慷慨似的。后来.那个班的同学寒暑假聚在一起还常常回忆那10分钟的别样快乐.回忆那位小学语文老师的可敬可亲。“那位老师就是你呀。你真高明!”同学说。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有的同学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一出题目就赶紧翻出《优秀作文宝典》、《考场作文大全》来“临时抱佛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指导学生,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呢?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了简要分析,希望对广大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里,教师出个题目,让学生作文,这就叫做命题作文。有的同学说:命题作文难。这话不无道理。命题作文作为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各种练习。一、口述多听、多读、多说、多写,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多说,可以使学生语言流畅,条理清楚。这是写文章必备的条件.从一年级起,我就加强说的训练,教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我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改变课文顺序的复述——有的课文,复述时改变其叙述的顺序,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课文,也可以使学生逐渐熟悉倒叙、插叙等写法。如复述第四册《西瓜弟兄》,我提出要求:先从解放军不吃老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语文教学在“说”字上有所突破,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集中训练与分散随时训练相结合目前,不少学校每周设一节说话课,让学生集中训练,做到人人动口,个个练说,是一种很好的作法。但是,仅靠这一节课时间还远远不够,还要随时分散训练,两者相机配合。如阅读课和课堂教学就有许多环节可以用于口语训练,象朗读、背诵、答问、复述等。另外,象“五分钟演讲”“课前一则小故事”等等,也是口语训练的极好措施。有位语文教师,他每周一、四早晨和中午上课前三五分钟,请一位同学讲一则故事,这样,一周就有四位同学能讲四个故  相似文献   

12.
黄华英 《江西教育》2001,(12):25-25
课前5分钟听说训练根据每学年内容要求,经精心选择,每月确定好一个专题,课后每个同学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精心准备好3分钟的讲话材料,反复训练,然后在每堂课前3分钟,请一位同学上台,准确、生动、精练地讲演,同学们戏称此为“三分钟讲演”。讲演完后又利用2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就讲演内容、形式、表述等各方面发表评论,即“二分钟述评”,以便及时修正补充。这样做形式新颖,气氛活跃,情感亲近,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作文课上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训练,是听说训练中比较难的一种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学生不但要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讲。因为课堂讨论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果不注意听同学讲,讨论就难以开展,也就达不到讨论的目的。我在听课中发现有很多学生,特别低年级的学生,不注意听同学发言,别的同学发言时,有的还把手举着,他们对别人发言中的错误不去纠正,相同的观点不表示赞同,而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相同的话也多次重复。有的则为自己没有被提问而惋惜。  相似文献   

14.
复述指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语文教学上一般指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复述属于再现型口语表达训练,凭借文字材料或语言材料,经过自己的消化整理,重新叙述出来。中职阶段的复述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复述是学生对语言教材理解、存储、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复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说"的能力,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语言概括能力。复述训练促进记忆、加深理解,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复述训练注意语文课程内容的纵向联系、明确复述的要求、复述训练中重视学生怎样"说"。经常做复述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练习规范、简练并富有表现力的口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升入初中,老师就说:“上课时,一定要敢于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定。”“嗨,举就举呗,不就是回答问题,有什么可怕的?”上课前,我故作轻松地想。上课铃响了,我的心却不禁一沉。几分钟后,老师问:“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的心咚咚直跳。我偷偷向四周看了看,有的同学低头默坐,有的同学摆弄钢笔,好像老师的话与他们无关。我真希望教室里能出现几只手,哪怕只有一只也行。然而,一只也没有。这时,我下意识动了动自己的胳膊,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真不争气!我都不敢抬头看老师了,因为我知道,他眼里一定满是失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对一些叙述性课文提出了“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的训练目标。在各年级教学中,复述课文跟背书差不多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复述训练难以达到目的。究其原因,一是阅读教学中没有真正重视复述训练,有的教师如同布置背书任务一样,只要求学生多读多记、会复述,造成学生机械复述,强记硬背,如同背书。二是没有区别不同年级复述要求及方式,有的教师只注重运用课文语言,按照课文顺序进行的详细复述,使学生形成“照本宣科”的复述定势,学生作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的训练明显不到位。三是对复述缺乏评议、考查,教师对学生的复述技能情况缺少平时评价、定期考查,学生复述中的问题难以及时纠正,复述技能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同学们习惯于写好作文让老师评判,习惯于看老师给的分数,习惯于看老师给的评语,并以此来判断自己作文的优劣高下。事实上,由于班级的学生较多,课务繁忙,老师往往并不能仔细地对每一位同学的作文加以评判,因此,我们并不能真正从分数、评语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作文训练也就一直难有大的长进。实际上,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完全可以由自己或者其他同学来评判作文,从中发现不足,并在训练中加以调整、改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评价:一、是否符合题意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作文,审题都十分重要。因此,是否符合题意是评判作文最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18.
多少年来,由于作文教学没有使学生感到“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作文成了孩子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家长们难饮的苦酒和老师们头痛的课程。在作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咬着笔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寥寥几句,不知怎样继续。再翻开同学们已写好的作文,有的重点不突出;有的文笔干瘪;有的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小学语文修订大纲对小学的作文要求是“对于写作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新意。”其实,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观点,也体现了教书育人辨证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个精神,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一、要引导学生"为情而造文",切忌"为文而造情"这就是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要说实在的话,说真情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应当看到,由于对作文的性质认识不清,在学生的作文中,"为文而造情"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有的学生写遇见两个同学打架,自己上去劝架,文章里用很多篇幅写劝架时的思想斗争,又是想起老师的教导啦,又是想起英雄的形象啦,思想斗争来斗争去,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把打架的同学劝开。这里,虚假的痕迹十分明显。人们  相似文献   

20.
张庆玲 《考试周刊》2010,(47):69-69
学生的习作往往都是老师举的例子或是书上例文的翻版。一到考试,有的班级学生的作文竟然会全班性的雷同。老师还美其名日:“背作文也是一种训练方法。”就是“登载”的作文也总是“千人一面,几十年同调”:“帮妈妈做家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帮助同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