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2014,(18)
正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圳市福田区竹园小学,坚持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尊重学生,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追求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为目标,使课堂教学回归自然,探索出"一三四"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既解放了学生,又解放了老师,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师生乐融融。  相似文献   

2.
生态课堂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因子,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的新型课堂。"它以"直指学生"、"直通本质"、"直需独立之精神"、"直连高效"为内涵本质,创建一种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课堂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师生生命发展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3.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数学生态课堂是师生以实践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不断地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取得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的课堂.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探索“以人为本,以生命体验为核心,以探究、对话、合作、体验、交流、反思,创设和谐、共生发展的生态课堂教学”,是优化师生生命实践活动的教学,是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入课堂,笔者所在学校在借鉴相应经验的同时,着力打造自己的互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师生发展,唤醒学生的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为了教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生态课堂所谓生态课堂,就是借助生态学的方法,以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考察课堂教学,从学生、教师及课堂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索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就其内涵而言,"生态课堂是以生态的思想、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以尊重生命的价值为前提,以自然、和谐、效率、互动、尊严的课堂环境为平台,以师生富有个性、自主、创新、协调、发展为方向,以追求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为目标,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物理生态课堂由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因素构成,教学进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影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生态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生命的发展场",和谐平衡是其根本特征。构建生态课堂,应该重在和谐,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师生和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生命力湮灭这一现状,教师应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它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立足学生发展全面、弘扬学生个性。它要求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师生的心理环境自由开放,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学生的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姿态得以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9.
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生命力湮灭这一现状,教师应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它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立足学生发展全面、弘扬学生个性。它要求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师生的心理环境自由开放,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学生的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姿态得以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10.
张叶飞 《考试周刊》2014,(59):57-58
构建"生态课堂"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趋势,高中数学教师要遵循学生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关注教学的生态、和谐运作课堂教学的各元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生态课堂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构建高中生态型课堂的四项策略,提倡民主、开放、活动及分层教学,让学生在生态型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互动,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春  周理红 《四川教育》2015,(Z1):56-57
顺应学生"自然生长",满足师生生命的成长需要,"生态课堂"依据生命系统的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的观点,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以生态的思想、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通过建构平衡、协同、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师生不断开发潜能、创造自我、发展生命,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与教师的"自觉成长",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以合作学习为抓手,构建多元共生的课堂1.建立合作小组。一是组建小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能力高低合理搭配,组建班级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课标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教育生态观的理念为基础,以实现生命发展为价值的生态课堂日渐成为师生构建理想课堂的诉求.在本真、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里,师生自主、个性地进行课程、知识、社会的多层次互动,而这种互动就是基于课堂教学的特殊生态特征,以生本性、生命性、生成性、生长性为基本原则,将高度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以问题为驱动,依托师生的双边互动,使问题的呈现、知识的构建、思维的提升及个性的展示等以  相似文献   

13.
课堂生态是指课堂能使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宽松和谐的氛围。如同种子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一样 ,课堂的生态状况如何 ,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对师生人生价值的实现 ,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此 ,本文特就如何改善课堂的生态状况 ,谈些本人在生物教学方面的认识和做法。1 更新观念 ,由“权威”变为“火炬”创新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是为生命意义而发展 ,而不单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师生其乐融融 ,生命才有不竭之源。要营造这样的氛围 ,主要是融洽师生关系。要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明确教师的“火炬”作用 :必须让…  相似文献   

14.
生态课堂是完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主体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的课堂;是通过更优化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得到有效开发,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因此,我们必须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情境,一种保持师生可持续发展且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偏离学生生态位、师生互动低参与率、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过程脱节、评价标准划一往往导致教与学的失衡。消除生态课堂建构中消极因子的主要策略是科学预设、关注学情;顺学而导、关注生长;民主平等,关注差异,以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平衡和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生态课堂是学生展现成长美丽、享受成长快乐的幸福乐园,它应是一个平等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在教与学之间建立起符合规律、自然健康、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标准"(2011)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把课堂生活和生态的角度探讨教学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新课题,从而出现生态课堂的议题。所谓生态课堂,即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认识到学生是具有情感意识、思想需求与多种能力的生命个体的课堂。在生态课堂中,通过有效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均有所进步与发展,以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课堂。其特点:满足学生多种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倡导生态教育的理念,这为当前幸福课堂的打造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生命。打造幸福课堂,其根本在于关注"教"与"学"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关系的处理,在于关注学生的自主生成与课堂的自然形成;打造幸福课堂,使得课堂不加任何外在的修饰和伪装,直击课堂的本质所在和教学的灵魂深处,捕捉有利于课堂智慧生长的重要元素,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实施,达到师生的教学相长和学  相似文献   

18.
课堂师生主体"和谐共长"、生命得到健康发展是生态课堂追求的目标,课堂上的生命活力首先表现为师生个性的发展,即个人在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让生命绽放活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的研究,"公开课教学"作为课  相似文献   

19.
实施生态课堂的核心是每个学生自主、自由且有个性地学习,生态课堂能促进师生和谐共长,提高课堂生活的质量、提高生命的质量。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为背景,阐述了由备课而带来的教学思考:日常的数学课堂中,如何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要求,如何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怎样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言说"看见"课堂,意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杜亚丽 《现代教育科学》2012,(8):128-129,174
中小学生态课堂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以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主体,课堂一切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与协调运动,是实现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