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意义] 针对技术研发端与产业需求端的信息对接问题,建立一套利用本体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知识表示和供需信息知识匹配的知识组织模式,以提高供需对接质量、促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方法/过程] 从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的内容与流程出发,设计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框架,对其结构和应用过程进行描述;以变量农作机械领域为例,基于语义TRIZ理论与结构化本体构建方法,分别构建领域本体、专利技术供给本体和专利技术需求本体,设计供需匹配模型,并对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任务及其知识关联进行形式化描述。[结果/结论] 通过对专利技术供需匹配工作流中的知识单元分析和对供需匹配任务求解过程的理解,综合本体技术、语义TRIZ、知识与任务的形式化表达研究等,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本体技术求解专利技术供需匹配任务的知识组织思路和方案体系,在方法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为下一步具体平台研发提供研究框架与实验原型。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语义TRIZ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研究构建个性化语义TRIZ的方法、流程与关键技术.该语义TRIZ可对专利中隐性技术信息进行深度揭示与语义关联.[方法/过程]设计一个开放性语义TRIZ框架.该框架从概念空间、索引空间、应用空间3个维度构建语义TRIZ;从微观层SAO、中观层技术主题、宏观层技术范畴3个层面描述语义TRIZ索引结构.基于该框架,以大口径光学元件专利为例构建领域个性化语义TRIZ.[结果/结论]针对中等规模专利数据集(数千条),本方法能有效地半自动构建领域个性化语义TRIZ,支持专利深度技术挖掘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对专利技术组合的应用及识别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分析现存问题,针对筛选与推荐实用专利技术的需求提出可改进的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 对专利技术组合进行概念界定,基于企业专利技术活动的需求归纳总结专利技术组合的应用方向;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对专利技术组合的识别方法进行分析评述。[结果/结论] 已有面向转化运营专利技术组合识别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分散,工作量巨大,不能满足实用技术筛选和推荐的需求。未来研究思路:不同应用范畴下的专利技术组合识别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有针对性地筛选与抽取技术关键词以及引入知识组织的方法将可能是有效提高组合识别效率的重要途径,促进专利技术组合识别应用需要多种方法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4.
TRIZ作为一种创新方法理论,其面向宏观分析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和面向微观分析的技术矛盾创新原理在专利技术路线图的制定中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TRIZ理论制定了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靠头调节技术的专利技术路线图,分析并预测了该技术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就具体的专利引证实例给出了专利规避和改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将知识融合的概念创新性地引入政府决策中,通过对具有多重决策支持价值的海量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利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法/过程]基于不同类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决策支持价值,分析决策驱动的领域知识融合服务需求与功能定位,据此构建面向决策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领域知识融合服务模型,并以政府网站发布的“‘放管服’改革”领域相关信息资源的知识融合为例,对模型的应用场景进行案例描述。[结果/结论]模型能够为当前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归纳分析知识科学视角下国际知识融合研究主题和内容,探索其研究趋势,以期为图书情报领域开展知识融合研究,进而促进知识服务和情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系统梳理Web of Science中1990-2015年的相关文献,通过逐篇阅读、提炼和总结,从实现路径、评价、系统和应用研究4个方面进行主题分析。[结果/结论]知识融合的实现路径方面主要包括基于语义规则、基于贝叶斯网络、基于D-S理论和基于知识挖掘的知识融合;知识融合评价研究方面开发了具备属性值的融合知识测度和自适应评价机制;知识融合系统研究方面,在经典的KRAFT知识融合系统基础上,开发了KnoFuss等知识融合系统;知识融合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有面向网格环境、面向近似知识、面向网络文本和面向企业知识的知识融合。未来几年知识融合的研究趋势有:知识体系结构的优化,融合算法的改进,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以及结合大数据环境等社会背景和面向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型知识服务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对安徽省六县农村居民文献信息需求进行调查,探究农村居民阅读行为及文献需求类型,以期为县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精准服务提供实证参考。[方法/过程]面向安徽省六县,采用问卷调查法,从阅读频率、信息获取途径与内容、本地图书馆(室)需求、文献信息需求类型4个维度,调查与分析安徽省六县农村居民的文献信息需求现状。[结果/结论]从优化实体馆藏、培养精准意识、加强宣传力度、完善数字服务4个方面提出精准服务措施,优化县级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基于网络招聘文本和学科数据,提出"行业-岗位-知识-学科"的人才需求及供给分析框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进行挖掘与分析,同时对其他领域的人才供需分析也具有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采集招聘网站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职位招聘公告,综合对比CRF、BiLSTM-CRF、BERT-BiLSTM-CRF、BERT模型对招聘文本的实体抽取效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学科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结论]BERT-BiLSTM-CRF实体抽取实验效果最佳,分别构建"行业-岗位""岗位-知识"以及"知识-学科"3种关系网络,得到与人工智能领域联系最紧密的行业、岗位、知识及学科。该框架能充分地挖掘人才需求现状,并能较精准地将需求定位到人才培养的学科,对于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为更好地满足科研创新的需求,提出科研创新环境下应开展深度知识服务,推进知识服务深层次发展。[方法/过程] 梳理知识服务深度发展进程及知识服务的层次,界定深度知识服务的内涵、要素与特点,以及在科技创新、科研数据管理和战略规划发展视角下的服务价值。[结果/结论] 构建深度知识服务的实施流程框架与策略,包括3个实施阶段,涉及需求策略、方法策略、技术策略、服务策略、评价策略、管理策略等6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开展深度知识服务的实现路径,包括需求精准定位、嵌入式馆员培养、评价性知识资源平台建设、规范与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专利技术相关性研究对专利分析、专利管理等意义重大。综述专利技术相关性研究的典型方法,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在界定专利技术相关性概念的基础上,对专利技术相似性和专利技术互补性的研究方法进行调研、归纳与分析,评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专利技术相似性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基于专利分类、专利引证和文本挖掘3种,且各自有其优势和局限;当前专利技术互补性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方法有待丰富;专利技术相似性和互补性的协同研究不足;专利技术相关性的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1.
唐诗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智能知识服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立足于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的唐诗知识服务需求,以大规模唐诗数据为基础构建唐诗知识图谱并提供智能知识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环境下唐诗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方式的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在对领域知识服务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设计领域知识服务驱动的唐诗本体模型,然后利用从Web上爬取的多源异构数据,采用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等技术自动构建唐诗知识图谱,统一表示和组织唐诗领域数据,实现对大规模唐诗数据的语义化处理。[结果/结论]本文设计基于唐诗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服务平台KnowPoetry,提供唐诗领域的知识探索、时空轨迹、语义查询等智能化知识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环境下唐诗数字人文研究方法的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元的科技文本内容描述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从细粒度角度深化科技文本的内容语义描述,弥补目前文本知识对象特征描述粒度较粗且缺乏语义的不足,为知识重组与挖掘,提供精细化的用户知识服务给予一种思路。[方法/过程] 以知识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科技文本内部属性的语义分析,尝试构建细粒度的科技文本内容描述框架,给出两个实例并讨论。[结果/结论] 该内容描述框架实现了检索结果从海量的文献单元聚焦到精准化的知识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专利相似度检测(Similarity Measurement)可从宏观上辅助制定国家创新战略规划,发现国内外的热点及应对其他国家的专利流氓,从微观上为专利发明人、专利审查员、专利权人提供辅助支撑。[方法/过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Doc2Vec专利相似度分析方法,基于未进行清洗的专利语料库,采用深度学习的Doc2Vec模型,随机挑选了专利,研究了专利相似度检测问题,并和传统的相似度检测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Doc2Vec模型和TF-IDF模型对于处理不做数据清洗的专利语料的结果有相近性,该方法对分析人员的专利领域知识要求较低,不需要对专利数据进行基于专利领域知识的数据清洗,同时可为专利侵权、专利查新提供新的智能工具支撑,降低研究门槛和工作量,提升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Nanopublication的知识服务架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建军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7):131-138
[目的/意义]针对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信息过载的问题,提出基于Nanopublication的知识服务架构,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查找和理解科学文献中的知识,使得知识服务系统更加高效可靠地为科研人员提供知识发现服务。[方法/过程]引入语义出版的新模式Nanopublication,揭示科学文献中的科学结论,基于Nanopublication知识元进行知识服务语义建模,设计分布式Nanopublication知识服务模式。[结果/结论]该方案能够扩展现有的语义知识服务和发现框架,借助Nanopublication技术进一步增强知识服务的精准性和可信赖性,满足不同用户的知识服务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丁培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3):136-148
[目的/意义]科技资源深度融合背景下,学术图表知识发现是提供除文本知识发现外新的知识发现方式,是完善文献知识发现的重要一环,可提升科研人员科学发现及知识创造效能,推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升级。[方法/过程]梳理学术图表知识发现的演进脉络,详细论证其技术框架内容,证明学术图表知识发现技术逐步成熟。结合学术图表知识发现应用服务,论证学术图表知识发现在科技创新多方面有广阔应用空间。[结果/结论]展望学术图表知识发现未来,我们需要:重视学术图表知识发现,将其融入文献知识发现体系内;完善学术图表语义知识组织体系,构建专门的学术图表语义知识库;开发新型学术图表知识发现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专利转移对象识别对高校有的放矢推送专利、提升专利转移效率、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高校专利信息和企业多源信息进行语义抽取,构建能够体现企业产品/技术纵向延伸需求的领域技术树,最后建立高校与企业间的技术-需求匹配模型,依其匹配程度进行高校专利转移客户识别。[结果/结论]以我国气凝胶领域的高校专利为例对识别方法进行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识别出具有产品/技术纵向延伸需求的高校专利转移对象,应对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促进高校专利转移、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在专利分析中引入Knowledge Graph,将专利内容转换为由Knowledge Graph中实体语义关系所构成的图结构,进而探索该形式的专利表示方法在识别专利诉讼案中专利证据的可行性。[方法/过程] 在专利内容转换过程中,首先采用自动术语识别方法提取其实体指称,并通过实体链接将实体指称转化为命名实体,进而根据图算法识别出该专利的隐含实体,最终形成该专利所对应的图结构。[结果/结论] 将该专利表示方式应用于硬盘驱动器领域来寻找专利诉讼案中可用的证据专利,实证结果表明,与当前主流的专利文本表示方式相比,该方法在寻找证据专利效果上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