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跃在高校软科学研究战线和祖国大西南的开发开放研究活动中的高校西南开发研究协作中心,经过五年多的团结协作研究活动,已经成为一支促进西南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正着力探索发挥高校综合优势,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的路子。高校西南开发研究协作组是在国家教委科技司的倡导、支持下,于1987年5月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作为全国技术转移11个区域中心之一,是国家技术转移"2+N"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获科技部批准以来,西南中心着力打造西南地区技术转移生态圈,努力建成西南地区科技成果策源地,技术需求发散地,技术交易对接地和科技服务核心聚集地,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由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工学院等四十余所高校参加的西南开发研究课题组,组织并完成的《加速西南地区开发的若干建设》课题,无疑是高校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开展软科学研究的一项典型范例。今年1月1日起,《中国科学报》在区域开发战略探讨栏目中,以八个分建议,连续刊登了这一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整个研究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出发,紧紧结合国家有关的政策,密切把握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经济、社会发育水平、矿产资源分布程度、科技教育发展状况、交通运输滞后程度、粮食生产与环境态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研究结果认为: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南岩溶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裸露岩溶,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为:石漠化非常严重;水源漏失、深埋,耕地瘠薄且少而分散,土地生产效率极低;旱涝灾害频繁等。西南岩溶地区集中了西南地区70%的国家扶贫县,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这一地区还是我国长江、珠江的重要源区,维系着大江大河下游地区以及大型水利水电设施的生态安全。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曾向国务院呈送《关于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持续发展与科技脱贫咨询建议的报告》,提出了“要处理好粮食、生态、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科技投入”、“对贫困地…  相似文献   

5.
刘廷元 《软科学》1995,9(2):26-28
浅谈大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西南石油学院刘廷元地处我国内陆的大西南地区(亦称“西南地区”,目前包括五省(区)七方)能源和交通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地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大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是解决我国大西南地区油品供应和铁路运输紧张状况的必然抉择。本...  相似文献   

6.
谭久宏 《科技风》2014,(18):104-105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一种航空监视技术,在无雷达覆盖地区可提供ATC监视等应用服务。西南地区。西南高原地区由于大面积高山、高原和极其复杂的地理生存环境,空管系统地面台站的配套设施建设难以保证,至今还未能完全实现雷达监视信号覆盖。根据《中国民用航空ADS-B实施规划》,西南地区将优先在西藏区内各航线建设ADS-B监视系统,逐步实现ADS-B间隔运行,提高航班安全运行能力和管制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开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高校参与西部开发的战略对策,应确定以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提出了高校参与西部开发的对策,如建立区域协作,共建虚拟研究机构,以系统集成方法进行技术转移,采用多元化合作机制,发挥大学科技园孵化作用等,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拓展与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8.
198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我们开展建立“国土资源数据库”的试验研究,目的是为在我国建立国家级、大区级和省级的国土资源数据库系统摸索经验。为使数据库的建立能密切配合西南三省的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研究,我们选择了西南地区(云、贵、川、渝三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中国西南-东盟经济合作圈的建设需要出发,借鉴国际区域合作经验,结合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实际,提出了"中国西南-东盟经济合作圈"合作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08,(2):35-35
日前,杭州市科协组织有关专家在浙江东南网架集团公司,对市科协“厂会协作”重点项目“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进行了评审鉴定。  相似文献   

11.
西南地区科技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蓉 《软科学》2001,15(2):50-53
本文用实证的方法对西南4省市科技能力逐一做出了评价,并把它们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全国的最高水平进行比较以找出其间的优势和差距,此项研究为西南地区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提供了一项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人们进行过许多研究。我国西南干旱河谷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当地及有关部门还研究不多。本文在概述干旱河谷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气候资源的分类与合理利用。 一、西南干旱河谷气候特征 我国西北深居内陆,海洋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广大地区均属干旱区域,河谷也不例外。我国东南面向海洋,山脉、河流大致呈东西走向,有利于东南季风的深入,河谷不0仅是汇水的地方,而且热量条件也特别优越。我国西南的干旱河谷则不同,名山大川形成高山  相似文献   

13.
陈书坤 《资源科学》1990,12(1):7-12
一、西南地区生物资源概况 1.形成西南地区生物资源的主导因索 西南地区(系指中国科学院西南资源考察队工作的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重庆),位于东经90°30′—112°04′,北纬20°24′—34°20′之间,面积为137.68km~2,约占全国面积的l/7。北回归线横穿广西和云南的南部。本地区跨越了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巴山地、滇桂岩溶山地和粤桂山地。处于南亚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镶嵌交接带的东翼,是亚洲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环境智能化的发展,经费有限的单一高校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文献资源和智慧服务需求。以区域协作形式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达成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协作式智慧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及陕西省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联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协作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健全高校图书馆联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伍俊良 《预测》1992,11(4):22-26
本文采用区域性生产型Von Neumann大道模型,根据重庆市1987年编制的统计资料,通过上机运行,预测了重庆市“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经济运行中所必须涉及的若干经济指标。 1 前言 Von Neumann模型是寻求经济长期最优增长路径的重要工具。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并尝试应用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划与预测。由于受数据采集困难所限,多为模拟性探索。然也不失为成功之举。重庆是西南重镇,重庆的经济发展对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与预测重庆产业按什么样的结构及生产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西南区域5个省(区、市)322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年、夏季体感温度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西南区域各省(区、市)体感温度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近50年(1961~2009年)西南区域平均年体感温度以0.19℃/10a的速度显著升高,尤其是近20年增幅达到0.4℃/10a;西藏体感温度增幅明显高于西南其他省(市),大部分地方增幅在0.4℃/10a以上。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REA加权平均得到的西南地区预估数据,分析了在A2、B1情景下西南地区21世纪体感温度变化趋势,发现2041~2070年西南区域平均年体感温度将分别增加2.2℃和1.8℃,2070年以后将分别增加4.0℃和2.4℃。  相似文献   

17.
秦新国  杨晓江 《情报杂志》2006,25(12):32-35
协作检索是分布式检索研究的热点。在协作检索中协作机器的选择是一个难点,同时在基于中心服务器的分布式系统中,随着数据量的增大,中心服务器的性能瓶颈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配表的协作检索方案,以期解决上述问题及检索过程中的负载平衡,并讨论这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中国内陆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利用NOAH陆面过程模型模拟了1986年-1996年,2000年-2008年两个时间段内的中国大陆地区地表水热过程参数的变化。按中国大陆的六大分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分析了1986年以来这六大区域的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198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四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地表反照率数据、降雨数据及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的模拟结果,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年蒸散有下降趋势外,其余5个地区的年蒸散量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地区依次为中南,西南,华东,东北和西北。地表温度与地表蒸散间有较好的响应关系,华北地区中部和山东半岛蒸散量下降趋势较明显,地表温度呈明显增加趋势;西南地区南部蒸散量增加趋势十分明显,地表温度呈现的下降趋势也十分明显。降雨的变化趋势与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降雨还是影响表层土壤水分的关键因子。除东北地区外,年降雨量与年蒸散的趋势也很一致,说明这些地区降雨量仍是决定蒸散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以新型无机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研究单位,从近年的课题情况来看,大约有90%的工作与国民经济或国防建设有直接关系,我们除了认真完成和积极承担国家或与上海地方工农业生产有关的任务外,还采用多种途径,积极与其他地区有关单位协作。主要方式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同模型组合的山东省耕地生产潜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程传周  杨小唤  李月娇  王挺 《资源科学》2010,32(11):2165-2171
山东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全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却在持续减少,粮食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该省的土地生产潜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km×1km栅格尺度的气象、土壤、耕地、遥感等数据,利用不同的模型组合来计算土地生产潜力,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各限制因子对生产潜力的限制程度,可为农业粮食估产、相关土地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两套模型在用于山东省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时,都是合理的,但第二套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产量的相关性更大;山东省西南平原地区土地生产潜力较高,胶东半岛地区和中部丘陵地区较低,全省土地生产潜力开发程度不足80%,其中沿海地区和北部地区开发程度较高,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开发程度较低,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山东省生产潜力开发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其次为土壤条件,温度的限制性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