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学术期刊云出版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与数字出版平台之间矛盾的缓解提供一种技术基础和可能性,可以促进中小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通过云出版技术实现独立自主的数字出版。笔者从云出版的内涵与技术基础入手,解读学术期刊云出版的技术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客观分析学术期刊云出版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产业联盟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文杰  杨春明 《编辑学报》2018,30(3):227-229
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内涵,从数字出版纵向经济活动视角,探讨在开放获取与媒体融合双重背景下,学术期刊产业联盟组建方式.从产业链利益分配角度分析期刊产业联盟运行模式.讨论新形势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各主体新的角色定位,以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赵文义 《出版广角》2016,(15):47-49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正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为了全面解读国际上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文章从整体上把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区分为引文索引加链接模式、学术搜索引擎加链接模式和全文数据库模式,进而分析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市场结构变迁和产业链形态演变。  相似文献   

4.
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出版商业模式与OA出版模式并存。通过对两种商业模式的比较,从OA期刊运行的角度,提出期刊出版平台OA模式、用户订阅混合模式以及学术社交媒体补充模式等三种类型,构建学术期刊出版的多种运行形式,指出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是一个混合多元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调查了50种学术期刊进行优先数字出版的文献编辑质量及发表时滞缩短情况.结果发现:优先数字出版的稿件所处阶段越早,发表时滞缩短越明显;但稿件的编辑质量较差,待正式出版时改动较大.由此可见,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应兼顾质量与速度,不断摸索并选择最恰当的优先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领域存在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供给侧的问题,但实际上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本文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需求侧的层次与结构入手,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需求侧对供给侧的“绑架”与制约,以及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会对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产生重大影响,也会促动整个学术交流体系的变革.笔者从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内生条件和内在要求两个方面探讨这种出版模式的内在逻辑,试图回答这种出版制度的形成原因和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应重视优先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社应加快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普及优先数字出版.分析传统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局限性,探讨科技期刊需利用现有的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等优先数字出版平台,通过实现学术期刊稿件的即时数字出版,加快文献信息的出版速度.  相似文献   

9.
专业学术出版业态正在被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所重构,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学术社交网站等网络平台成为新型的学术信息交流渠道,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传统学术交流系统受到了挑战.本文以媒介融合为研究背景,对网络学术平台和专业学术期刊间的竞合关系进行解读,从功能定位、传播效果、赢利模式等层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对学术领域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协同立体出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存在垄断与自我发展、经济利益和品牌价值的争夺和博弈,源于公共传播思想的学术期刊公共数字出版模式不仅能够协调双方的矛盾和利益,也能够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市场提供多元发展、协调共存、有效竞争和高效运营的可能路径和选择参照.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出版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数字出版对学术期刊的影响,数字出版使学术期刊内容更丰富、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探讨了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之路,指出提升信息素养、对稿件的甄别能力、创新文章内容与形式、加强互动交流和努力从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是学术期刊编辑对数字出版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路径,笔者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权的角度透视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市场的内在运营规律,探寻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市场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治理的制度安排都难免具有局限性,而且只能规定出版行为底线,无法强制出版主体拥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出版伦理的建构能够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缓解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矛盾.文章分析了学术共同体的出版伦理认知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影响,阐述了传统学术期干《出版者和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者的出版伦理建构路径,最后提出应建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出版伦理共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育学术期刊与国内数据库的合作逐渐加强,独立网站的建立和在线采编平台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但是依然存在版权保护困难、数字出版标准不统一和赢利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应通过健全数字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编辑观念的转变,充分利用云出版平台和移动终端出版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体育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内容增强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琳峰  李楠 《编辑学报》2019,31(4):421-423, 427
作为科技知识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的出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语义出版的出现对科学交流系统的发展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我国目前还处于语义出版的探索阶段,基于此提出数字出版增强模式的定义。分析了数字出版增强模式的优势、国内外相关实践、我国数字出版内容增强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未来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内容增强发展策略,以期全面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的转型升级及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玮  佟昔  黄丽洋  孟央 《编辑学报》2018,30(6):564-567
以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作为切入点,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验证科技期刊相对其他的论文载体在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和传播方面的引领作用;同时,探讨在数字出版和传播环境下,运用便捷的全流程出版平台和新型数字出版模式,不断提升学术期刊对于作者和读者的服务作用。希望从一个新的视角为广大科技期刊提供启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网络将成为各行各业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和知识的主要途径。作为信息时代网络资源与知识的构建内容之一,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特征的学术期刊,进行数字化出版是大势所趋。就目前而言,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但这种数字出版模式仅限于出版已经纸质印刷的期刊,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而优先数字出版则向这种转型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也将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掀起一波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18.
郑雪洁 《今传媒》2016,(11):59-61
学术性期刊作为众多期刊类型中的一种,其编辑出版工作的先进与否,对于反映当前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以及开展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出版时滞是长期以来影响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主要障碍.有效解决学术期刊出版时滞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当前国内外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指出我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存在落实困难、认可度低、竞争力弱、引用混乱、系统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着力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改革以推进优先数字出版进程,加强行业规范以构建公平公正的学术质量评估体系,完善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系统,以构建优先数字出版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措施,以期推动和促进我国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先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新浪潮,国内学术期刊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和不断实践。针对学术期刊推进优先数字出版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推行优先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如何增进作者和读者对优先数字出版的认可,如何保护期刊优先版的版权,如何引用优先版文献及其对期刊评价有何影响,如何协调优先版本与...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距离优先数字出版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优先出版概念及其重要性 数字出版是内容提供商将著作权人的作品数字化,经过对内容的选择和编辑加工,再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复制或传送到某种或多种载体上以满足受众需要的行为[1].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期刊优先数字出版(以下简称优先出版)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即以数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将在传统印刷版期刊出版的定稿论文.优先出版分为整期优先出版和单篇优先出版,强调电子版本要"优先"于纸质期刊的出版.优先出版的稿件都要经过三审三校,审稿流程与其他纸质印刷稿件无异.我国多数学术期刊已实现了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但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却未能实现优先出版,而优先出版是学术期刊最需要实现的一种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