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要地评述馆配市场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指出馆配市场目前存在着因高校教学改革带来的压力,馆配商存在非理性无序竞争及诚信缺失等问题。为了应对诸多问题,馆配行业应注重重点出版社及品牌出版社的新产品,实行专业化的服务,加强馆配行业合作,通过多渠道促进馆配工作发展;高校图书馆应该选准馆配商,及时跟进新的采购方式,分散对馆配商的依赖,注重馆配商的服务质量,做好招标工作,客观公正地评价馆配商,同时提高馆员的业务素养等。  相似文献   

2.
当下,图书馆在馆配市场中拥有强大的采购能力,为馆配商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在异常激烈且趋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馆配商要获得可观利润与持续发展,需拥有先进的服务理念与创新的经营模式.文章从塑造品牌、行业合作、获得信任、把握政策、市场探索、寻求多元发展、控制成本、完善馆配书目信息、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等角度进行深度思考,探讨馆配商在市场竞争中所要具备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3.
馆配行业多年来稳中有升,已从原来的附属地位一跃进入业内重点领域,成为出版发行业的重要销售渠道.馆配行业自身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以现采为主导的采购模式使得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过多的馆配会让馆社商三方疲于奔命,低价竞标使一些馆配商难以为继,数字出版投入大于产出等.对此,需要完善书目数据,搭建行业馆配会公用平台和电子出版物馆配交易平台,发挥全国馆配商联盟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引发作为馆社店三方生态发展链中馆配商的变革,研究数字资源冲击下的馆配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重新认识出版社、图书馆与馆配商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指出馆配商应积极提升服务能力并适时把握机遇,转变服务思维,在采访工作、流通工作、图书馆馆藏资源挖掘、古籍修复整理及充任智库角色等方面主动辅助图书馆的学术转型,逐渐从单一提供人力资源的服务模式向辅助图书馆开展学术化知识服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目前图书馆采编工作现状,详细地探讨了馆配公司的工作流程及其对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影响,提出注重馆配公司人员编目业务培训、图书馆采访馆员主动收集数据、解决审校数据与收集书目信息矛盾的方法、馆配公司对图书馆采访工作应提供的多元化服务以及利用新技术加强图书信息共享,以期提升馆配服务于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蒙古文资源馆配中心,也没有成熟的蒙古文数字资源平台。蒙古文资源馆配中心的建设受采访、MARC数据、业务拓展及物流配送等因素的制约。内蒙古地区具有建设蒙古文资源馆配中心及数字资源平台的天然优势:拥有众多蒙古文出版社;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具有发行优势;各类型图书馆具有强烈的资源需求并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馆配市场正朝着市场化、专业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采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大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优化图书采访模式,是提高图书馆采访工作水平,完善图书馆资源建设,满足读者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馆配业为我国图书馆提供了一个资源采集平台,建立了一种"集团采购"模式,为出版社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渠道,出版社、图书馆藉此销售、交易与合作平台,有效缓解了大批量采购与销售的难题。经过10余年的发展,馆配会形式单一、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不正当低折扣竞争等问题相伴而生。为了拨乱反正,使馆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探究这些弊端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出台发货折扣的指导性意见、大力压缩过多过频的馆配会的近期治理举措,以及出台服务体系指标、建立馆配行业满意度评价体系、重视品牌建设等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论述电子图书特点与图书馆对其需求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电子图书营销市场中存在数字资源商投入有限、电子图书同质化严重、缺乏整合营销渠道、侵犯版权现象突出、无统一行业标准等缺陷,馆配商联盟要想扩大电子图书市场,必须发挥其协调、整合的优势,构建统一的中文电子书平台并在纸质图书馆配的基础上进行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10.
馆配会起源于全国书市,由专业馆配会逐渐发展成馆配博览会,是馆配商、图书馆和出版社三方交流的平台,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馆配会存在着数量多、同质化、举办时间集中等问题,导致了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亟待转型.云馆配(线上馆配会)因疫情而出现,却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结果.文章分析了云馆配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发展对策,希望云馆配能常态化存在,更好地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图书出版品种不断增长与图书采购经费每年递减之矛盾使得图书采选变得困难,另一方面,馆配市场竞争激烈,馆配商为提升竞争力推出针对文献采访的增值服务.本文选取了北京人天书店等若干家馆配商的增值服务进行分析,提出图书馆应在采访数据的采集、馆藏信息分析与研究、荐购系统的开发和利用、馆藏补缺的比对书目库等方面善用馆配商的增值服务,使之与文献资源建设相契合,从而推动文献资源的建设,实现图书馆与馆配商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馆配市场的发展与图书馆之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馆配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加以关注,指出目前的馆配市场还存在着非理性无序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和书目数据不规范等问题.及时跟进新的采购方式、看重馆配商的服务质量、在合作中与馆配商建立共赢关系是图书馆的科学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兰梦 《出版广角》2021,(10):40-42
图书馆配市场是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托线下场馆进行的图书馆配会顺势而为,纷纷开启云馆配的创新实践,以弥补图书馆藏资源的短缺.相较于传统馆配工作,云馆配经济成本低廉、馆配质量优渥、参与主体广泛、采购效率升级,不仅在客观上使得因疫情停摆的馆配活动重现生机,还为后续馆配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文章通过引入云馆配概念和价值,探讨浙江省首届云馆配图书展示会的运营策略,并合理审视云馆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应急管理期间,联合采访中馆配商的中文图书线下采选模式受到严重阻碍,而云馆配采访模式存在平台不统一、查重不便、新书发布不及时等问题。为解决当前采访线下受阻和线上平台不统一等问题,构建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为主体的馆配商协同采访平台。通过分析联合采访和云馆配采访的模式与现状,提出馆配商协同采访模式,构建协同采访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剖析协同采访的服务特性:馆配商助力采访、统一规范,成员馆守正创新、协同采访,出版社全面覆盖、多元采访。馆配商协同采访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采访效率,促进馆配商、成员馆和出版社之间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在馆配市场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应跳出零和博弈的怪圈,为双方蓝海战略的形成创新思路.馆配商应通过调整招标竞争策略,创新馆配供书模式,拓展书目信息服务内涵,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加强客户关系维护,促进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黏合,为开创“蓝海”储备条件.图书馆则应完善招标工作,遴选优秀馆配商,选择恰当的采访模式,搭建图书采选与服务一体化平台,寻求与出版社的合作,加强交流与互动,提高采访人员的业务素养,创造本馆资源建设的“蓝海”.  相似文献   

16.
民营馆配商占据馆配市场的大半江山,在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影响藏书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民营馆配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有利于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未雨绸缪、科学应对。该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下馆配市场的发展变化,剖析了民营馆配商在图书馆藏书体系中的地位、面临的困境及对馆藏书建设的潜在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在经过由高校图书馆评估所带动的馆配市场发展高潮后,馆配市场各方需要重新认识图书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市场中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在构建新的馆配市场模式中,可以采取图书馆与出版社密切合作方式,以成熟的电子商务运作经验,依托统一的网络馆配平台,完成馆配市场中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的整合,有效提高馆配市场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8.
馆配商采访数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不同馆配商提供的采访数据,研究采访数据差异对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影响和存在问题,探讨提高馆配商采访数据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馆配市场,已走过了六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新华书店、联编中心与民营馆配商三个阵营.新华书店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一家独大,90年代后期联编中心与之分庭抗礼,到了21世纪初,群雄逐鹿的民营馆配商开始占据多半的市场份额.本文通过对各时期馆配市场的回顾,试图揭示馆配市场的发展规律,并站在馆配商的角度对于今天的馆配市场进行分析,探索新的市场拓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建民 《出版广角》2016,(15):35-37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正从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转向电子书。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馆配市场需求主体(高校图书馆)对中文电子书的需求情况和馆配市场中间渠道(馆配商)中文电子书平台的发展状况,提出作为馆配市场供给主体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尽快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工作,并且充分利用中文电子书平台加强探索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