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网络社交媒体传播的自由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功能,使网络传播空间处于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传播规范的缺失,信息传播的失控,致使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极易出现各种负面功能.在今年初突尼斯、埃及等中东国家出现的政局动荡中,网络社交媒体扮演了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网络热点事件中网络暴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其分析能够了解网络暴力传播规律,为舆情引导提供方法指导。当前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挖掘、情感分析、行为分析以及意见领袖识别等领域,网络暴力传播规律研究相对较少。[方法/过程]本文以网络热点事件为研究对象,首先,获取事件下评论用户的组织关系、评论文本、年龄等数据;其次,对事件负面程度进行评分以及对评论文本的暴力属性进行标注;最后,通过计算意见领袖影响力指数、高质量评论指数等网络要素,分析这些要素与网络暴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结论]对10个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事件负面程度(r=0.99)、负面意见领袖影响力指数(r=0.79)、负面高质量评论指数(r=0.77)与网络暴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网民年龄(r=-0.61)、正面意见领袖影响力指数(r=-0.86)、正面高质量评论指数(r=-0.81)与网络暴力呈负相关关系。事件负面程度、意见领袖、高质量评论、网民年龄是网络暴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沃帕德、P站等各大社会化阅读平台的迅速发展,基于社交网络的出版和阅读运营模式逐渐引起业界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几个典型的社会化阅读平台,探讨平台特征及其盈利模式;根据阅读的本质属性,结合社会网络联结理论(CBB理论)和现代社会阅读习惯分析其发展迅速的原因;简述国内社交阅读平台的市场现状,为出版业相关探索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萍 《东南传播》2021,(5):105-107
"知乎治校"从网友的调侃用语变成如今的网络热词,这说明了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管控与引导方面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交网络时代下,网络舆论的传播主体、内容和载体都有新的变化,这些给高校舆情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高校应认真做好社交网络中负面舆情的应对和引导工作,注重倾听学生诉求,弥合舆情断层,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交网络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将阅读推广与社交网络平台结合起来,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和探讨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及读者的网络阅读需求,立足多个社交网络平台,建立教育性、交互性为一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交网络阵地,更好地加强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任娟 《出版与印刷》2017,(1):54-57,58
随着web2.0技术的广泛传播,阅读社交网络成为数字出版时代数字化阅读的新应用。本文首先定义阅读社交网络的概念,探讨阅读社交网络的应用价值。其次,从目标用户、用户关系、产品定位以及功能服务等角度对国内外四家有代表性的阅读社交网络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基于阅读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依据分析结果,从学术和未来应用视角对我国阅读社交网络的研究给出了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呈  马玲  吕辰晶 《新闻世界》2012,(6):196-197
如今,内容消费已经变成一种更加移动化和社会化的体验,新闻还能随时随地被定制,推荐,分享。本文自制了大学生网络社交倾向量表与网络新闻阅读行为相关问卷,以大学生为调查样本,从实证角度探究网络社交与网络新闻阅读这两大群体的接近性与相关性,试从新闻阅读人群中的社交、社交人群中新闻阅读两个角度出发,总结网络社交及新闻阅读群体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社交网络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分析了社交网络应用于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依据与要素,探究了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淑玲 《出版广角》2015,(10):112-114
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纸质阅读数量减少,具有"浅阅读"倾向,查阅资料也以网络渠道为主.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为经典阅读服务,避免网络对经典阅读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经典阅读能力.首先,明确文学经典之功用.其次,论述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培养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最后,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分析了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变化,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该从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宣传、平衡各种资源的比例、利用社交网络工具加强互动、开展学科服务、倡导经典阅读等方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众筹出版为切入点,对网络社会下出版呈现的社交化进行探析。在考察众筹出版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比较了传统出版中的社交与网络社会下社交的不同,并提出了在网络社会下的社交化创作与社交化出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对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不同学科用户的文献阅读差异进行分析,以了解在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分布情况,掌握在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研究热点。[方法/过程] 通过Altmetric. com获取24个学科的4 800篇热点文献,利用爬虫采集这些文献在Mendeley和ResearchGate的被阅读次数,再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关键词,最后对比分析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文献阅读差异以及学科关注热点的一致性。[结果/结论] 不同学科的读者身份、读者所属领域具有显著差异,ResearchGate中的文献阅读次数普遍高于Mendeley,且社会科学等软学科的文献阅读相对优势更为明显,而物理学等硬学科的文献阅读相对优势较低。Mendeley和ResearchGate在地球与地理科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中的关注热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物理学等部分学科中的关注热点表现出较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空间,存在大量的阅读服务需求,并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提供了新的时代背景和工作挑战,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对象、内容、机制、方法、要求都发生了改变;网络虚拟空间的出现,对图书馆的社会知识中心地位发起了挑战,网络虚拟空间内的阅读推广服务需求倒逼图书馆在资源、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应对网络虚拟空间的挑战,图书馆应从加速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构建新的阅读推广服务策略体系、强化读者隐私保护、弘扬图书馆精神等方面加强工作,推动网络虚拟空间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14.
江根源 《新闻大学》2012,(1):116-124
我国对“网络暴力(cyberbullying)”的研究集中在“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游戏”,而对其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传播形态、传播模式以及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理解与研究.本研究借鉴西方的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旨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暴力行为特征与社会成因的问卷,通过e-mail、论坛链接的方式随机发放并回收了有效问卷136份.研究发现83.8%(114人)的受访者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还有14.7%的人(20人)承认是施暴者;研究还显示性别、年龄与网络暴力的参与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男性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而在受害者中,高二和大学低年级是遭受网络暴力的高峰期,到了大学高年级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还发现网络暴力对青少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伤害,甚至可致受害者逃学或者有轻生的念头.经过分析,我认为网络暴力在青少年群体中之所以普遍存在,首先与网络本身的匿名性有关,更与青少年个体所生活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社交媒体越来越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场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在一些重大公共性事件发生、发展、传播和消退中,事件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当事人的言行举止会引得公众关注、"站队",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些负面情绪,如仇官、仇富等,会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在社交媒体上引爆网络舆情,引发舆情危机。笔者选取2020年社交媒体网络舆情的代表性事件——艺人谭松韵母亲被撞身亡为例,探讨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传播路径,突出特征,最后,探讨网络舆情治理模式,以期对现实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苏月 《新闻世界》2014,(4):127-128
言论自由是公民享受政治权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国家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更为自由和开放,给人们发表言论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平台,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然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特性也使其成为负面信息传播的温床,虚假、偏激、暴力、色情、迷信等负面信息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有可能对个人或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网络负面信息的遏制已经是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尽早探讨出相关解决措施,使二者协调发展,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2006年以来出现网络话语暴力现象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网络话语暴力产生的原因,即从内因(网络环境本身的特性)去具体分析如何导致网络话语暴力现象的产生;而外因--一是历时性因素,"五四"以来话语暴力路线的延续;二是共时性因素,网络话语暴力是由当前社会语境所造成,诸如话语体系的低俗化,与中国处在转型期的焦虑心态,以及后现代主义某些特征在网络上的反应等.文章最后从积极意义上讨论如何看待网络话语暴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网络直播日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文章简述了大学生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价值意蕴,分析了以网络直播为载体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推广对提升大学生红色经典阅读兴趣和素养、促进红色经典作品传承与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塑造以及提升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直播的大学生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成为了互联网的负面产物,这种没有"口诛"只有"笔伐"的方式似乎已成为网民们的一种狂欢。本文从网民自身、网络媒体等方面浅析网络暴力的成因,并探讨应对网络暴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阅读与数字出版也在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社交网络促进了社会化阅读的兴起以及新型的出版模式的出现——社交出版。本文以"时光流影TIMEFACE"为例,分析了社交网络下数字出版与阅读的新特点,为当前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一些合理化的转型升级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