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创造了以关联标识符为核心的内容关联产业应用技术,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是在我国关联产业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提案并主导编制的一项国际通用标识符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ISO成员国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同.关联标识符在促进产业创新和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深入研究并挖掘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在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应用,可以促进出版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为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搭建一条便捷的通道.  相似文献   

2.
“ISLI”已经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也在201 6年8月29日发布实施《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并于当日起实施.ISLI究竟是什么?它跟出版业,跟出版企业是什么关系?在这里,作者将当下解释ISLI的权威文章做了一些梳理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呈现给大家,希望有更多的出版界同仁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3.
《出版与印刷》2017,(1):26-2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关于实施〈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设立"中国ISLI注册中心",该注册中心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承办。《通知》要求,各新闻出版单位(包括经总局批准设立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以及获得互联网出版资质的单位)于  相似文献   

4.
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标准已经在新闻出版领域取得快速普及与应用。作为信息资源与用户的枢纽中心,图书馆领域与新闻出版业存在天然的联系,了解ISLI标准在新闻出版等领域的实施情况,有利于加速ISLI标准在图书馆行业的应用。文章在梳理ISLI标准的概念、编码体系、实践应用等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以支持ISLI编码的识别与管理,积极制定适合于图书馆知识资源和知识元关联的行业标准ISLI/LIB,进行基于ISLI/LIB的知识资源回溯关联、知识元关联服务以及注册中心的构建等应用对策,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深、专的知识资源和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时代,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出版单位和纸介质图书受到一定的冲击,ISLI/MPR技术系统成为了出版产业开展全媒体融合出版不可或缺的支撑。本文借ISLI国际标准发布之际,通过分析MPR出版物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现状和优势,认为MPR出版物给传统出版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是打通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一条重要的融合发展之路,可以推动传统出版单位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2017年1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实施〈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的通知》.该通知为ISLI国家标准在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全面实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其中,总局决定设立“中国ISLI注册中心”,为行业内应用ISLI国家标准提供指导与服务.本文从ISLI注册中心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ISLI国家标准的推广思路、已有的推广工作基础、工作任务及近期工作安排,以期通过各方努力,借助ISL际准推动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珊 《出版参考》2016,(8):14-15
助画方略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插画资源聚合平台,一直为成为全球插画产业引领者、插画关联领域服务者和插画应用普及推广者而努力耕耘.同时助画方略也是ISLI国际标准催生的,反之全方位使用ISLI的全新的领域,其全力打造ISLI+全球插画资源聚合平台是ISLI国际标准的全新的应用类型.在助画方略起步之初,整个团队就在认真研究如何将ISLI贯穿始终,将ISLI国际标准像DNA一样植入到助画方略之中.  相似文献   

8.
《古文观止》(ISLI/MPR版)作为国际首部ISLI出版物,2016年9月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大地传媒所属的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此版本是中国优秀经典读本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开启了中州古籍出版社用现代技术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由传统出版转型升级到现代融合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标准书号的由来《中国标准书号》是1986年1月由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布的一项国家标准(GB5795——86)。该标准是在采用国际标准ISO2108—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der简称ISBN)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作了适当补充而制订的,  相似文献   

10.
信息动态     
答 国际标准《量和单位》是由ISO/TC12(国际标准化组织第12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包括ISO1000和ISO 31-0~13共15个系列标准.进入21世纪以后,ISO/TC12联合IEC/TC25(国际电工委员会第25技术委员会),依据《国际单位制(SI)》第7版(1998年)和第8版(2006年),对IS0 1000和ISO 31-0~13系列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将ISO 1000、ISO 31-0合并为1个标准,分别合并了ISO 31-1和ISO 31-2、ISO 31-9和ISO 31-10,同时增加了2个新的标准,形成了包括14个标准的新系列标准,并重新编制了标准的编号.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承载内容的介质及阅读方式均呈现多样化,而标识符从标识纸质出版物逐步扩展,目前也已延伸到数字出版。该类标识符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落实程度和应用效率不一等问题,凸显出背后的标准制订和管理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载体间文献资源的检索和聚合,是标识符未来的发展方向。标识符标准概述自ISBN实施以来,ISO相继颁布了多项标识标准,《国  相似文献   

12.
ISLI国际标识符体系以关联为核心,可以较好地满足知识服务对知识整合、资源共享和服务共享的需求.通过对ISLI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ISLI/KLS)体系-ISLI/KLS关联编码结构及元数据,注册管理体系,编码分配/解析业务,产业化应用体系进行研究及应用,最终实现以ISLI为抓手构建知识服务的生态体系,进而连接知识、资源和服务,为用户提供精准深度专业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在英国出版家协会设计的标准书号(SBN)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图书国际编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是国际标准组织的技术委员会设计的期刊国际编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的期刊数据系统国际中心,负责对国际标准刊号进行号码的管理与分配。  相似文献   

14.
制定和建立数字出版业的相关标准和资源库系统是推动我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有利保障。本文对已颁布的《信息与文献——国际标准名称标识符》即ISO27729:2012标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论述ISNI在知识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究了建立我国责任者资源库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介绍ISBN     
归口文化部出版局负责的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会,于6月30日上午在出版局举办了“ISBN系统”报告会。该分会委员、清华大学讲师万锦堃同志主讲。参加报告会的有中央一级各出版社的代表近百人。现将报告内容简要介绍给读者。 ISBN是什么 ISBN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简称,即: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简称ISO)1972年公布的一项标准——《ISO2108——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SBN)》。该标准系由ISO/TC46(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起草制订。参加ISO/  相似文献   

16.
一、请介绍一下制订《中国标准书号》这项国家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答:制订《中国标准书号》的依据是国际标准——ISO 2108《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ISBN)。由于“中国标准书号”的结构完全采用了ISBN的结构,所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ISBN的内容。 ISBN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2年颁布的一项国际标准。该项  相似文献   

17.
新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编撰文后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此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3月23日批准,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我作为此标准的责任编辑,现对照上一版标准,对此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并简要说明新版标准对著录格式的要求和对著录符号的规定。一、新旧版标准比较与旧版标准GB/T7714—1987相比,新版GB/T7714—2005主要作了以下修改:(1)新版为非等效采用ISO690:1987和ISO690-2:1997两项国际标准,而原标准起草时是参照国际标准草案ISO/DIS690。新版共包括10章和两…  相似文献   

18.
国外有关出版业的统计标准在不断的调整与完善之中,包括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美国标准(SIC)、北美标准(NAICS)和欧共体标准(NACE)等.无论是北美的统计还是国际通行的统计标准,其出版业的范畴都比我国出版业的范畴小.这是我们进行国际比较时应当注意的.这里我们采用的"印刷出版业"主要是对第二产业的统计,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印刷,但不包括出版物的发行,也不包括音像制品的出版.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而构建适合国情的CCId(中文内容惟一标识符)在整个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中具有广泛的需求。文章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营、管理、赢利等方面分析了CCId对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影响,进而对如何创新数字出版产业的商业模式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AR技术与出版融合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但其在推广中依然存在很多障碍,其中根本点是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难以保障AR技术在行业应用的通用性,因此本文在总结了AR技术在出版领域应用中的问题,梳理了目前国内外的AR技术标准和出版领域中的数字标准,认为AR出版物标准是在ISLI框架下与MPR标准的并列关系,当前AR出版物标准建设应借鉴ISLI和MPR标准的经验,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推进模式、坚持跨领域合作方式、坚持体系化建设、坚持国际化标准,从四个方面:基础类标准、产品类标准、技术类标准和管理类标准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