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种类型。《地理I》、《地理Ⅱ》、《地理Ⅲ》三册必修教材共有“活动”193处,其中“思考”类活动60处,占必修教材“活动”总数的31.1%;“探究”类活动107处,占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地理课程方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始相继面世,这种教材的主要特色就是新增了“活动”的教学板块。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处理需要明确定位、加强实践研究,以此来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教材当中活动版块的真正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达 《考试周刊》2014,(87):15-16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教材的"活动"模块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按地理学科能力要求将活动分为:"思考"、"探究"、"实践"三种活动类型,每一种活动类型都要求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图文化呈现。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编写的2019版地理教材在知识呈现方面更加专业和科学,体现出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的前沿性。文章以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地球的圈层结构”中“莫霍界面和地壳”相关内容为例,并结合国外地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不同版本地理教材在知识描述上的差异,进而可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一、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决定了普通高中地理教材的特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编写要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教材作为重要课程资源,其难度变化深刻影响着地理教学效果。文章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1与2019年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难度模型、探究难度模型、拓展难度模型对两版教材第一章的知识部分、探究部分、拓展部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版教材的难度差异,为教师分析教材难度变化,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提供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全国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朱翔主编的,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4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册,选修7册)现已全部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高中地理教材已在广东、山东、江苏等省进行实验。这套高中教材主要特色有: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也迎来了改革的春天。教材是高中地理课程中"教"和"学"的重要依据,改革后江西省的高中地理教材,增加了"活动"栏目的内容,地理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加深对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的了解,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高中阶段地理学习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变化机制和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1]。《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适应这种变化,根据《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尤其是在人文地理和必修  相似文献   

10.
王海斌 《教学月刊》2015,(Z1):94-98
大约三五年前,雾霾、PM2.5这些词语还是个新鲜词,转眼防霾、抗霾已经变成了当下热词和社会焦点。作为环境问题教育主要载体的地理学科,从高中地理教材看,无论是2004年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还是4个版本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均未提及“霾”这个字眼,甚至专题选修教材《环境保护》中“大气污染防治”一整章也只字未提雾霾PM2.5。这一方面说明雾霾等问题在近十年来发展之快,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材关于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于学生认知发展阶段和个体存在差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呈现出层级特性。以湘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为例,对高中地理教材内容进行了学科层级梳理,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会教→活用→升华”教材,构建“知识→能力→思维”的学科层级结构体系,形成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教材层级梳理与内容增补、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生主动学习与层级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教科研活动与地理研学实践,以及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思维结构分级评价与测试等多维并举的学科层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了中国的人教版地理教材和美国的《科学发现者》地理教材,分析了中美高中地理教材设计的优点与不足,以"水资源"为切入点,重点就知识体系、教材结构、探究活动、插图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对比。因此,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活动中,适当借鉴美国地理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对于改进我国地理教材中的缺陷,完善教材结构,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地理教材、把握教材特征是利用好教材的基本前提.文章从栏目、数量、类型、学科核心素养构成四个方面对现行四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一册活动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四版教材活动系统均注重活动的探究性、情境性和开放性,并且活动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四版教材活动系统的设计又各具特色,最后对活动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雷维运  岳雄  徐娟  陈红 《文教资料》2012,(15):192-194
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为了避免对地理教材处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文章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教版和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依托,以案例的形式对《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进行"二次开发",希望对本课题的具体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并在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编排的基础上,根据自然地理知识的类型针对具体课程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以期对一线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是将某些概念、原理、观念和事实等学习内容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开展教学的方式,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将案例学习列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根据新课标编制高中地理实验教材时,如何实现在教材与案例教学的互动过程中使地理教材的编写不断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地理教材就是就此问题的一个新尝试、新探索。“案例分析”式教材不仅可以将案例研究的学习方式融入高中地理教材,而且这种教材的出现又可以促进案例教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为设计依据,遵循将研学课程作为学校地理基础课程的有效延伸与拓展的原则,结合沪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的相关内容,设计“探寻仓桥水晶梨产业促区域发展之路”主题研学课程。以“仓桥水晶梨的昨天、今天、明天”为明线,以“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为暗线,进行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先后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由陈尔寿主编(以下称陈版),分上下两册。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由徐岩、韦志榕主编(以下称试验版),分必修和选修课程。进入21世纪,进行了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新课标版教材由樊杰、韦志榕主编(以下称新课标版),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地理教材区别于其它教材的重要标志就是图像系统在教材中的特殊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中地理课程的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地理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对促进学生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新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必修二为例,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思考地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力求更新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理念,为思政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应当寻求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三种因子的最佳平衡点,而我国一直以来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重视不够。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增设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在这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认知程度及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提出“查漏补缺、纠正偏差”“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图文并举、互为补充”三点编写策略。此探讨试为今后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体现“以毕生发展为本”思想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