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理论上分析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并针对标准PSO优化算法容易陷入早熟,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带交叉因子的改进PSO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典型测试函数的测试,有效地加快了收敛速度和提高了收敛精度,能够有效地跳出局部收敛范围,避免陷入早熟,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持粒子活性的改进PSO算法:当粒子失活时,对粒子进行变异或扰动操作,重新激活粒子,使粒子能够有效地进行全局和局部搜索,并将改进的PSO算法应用到酒精流加发酵过程的补料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改进的PSO算法在进行流加发酵过程的补料优化时,它的寻优性能良好,而且寻优速度很快,可以提高最终产物14%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双凸透镜在实时缺陷检测时阈值分割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了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优化Otsu双阈值分割(Otsu’s thresholding method)。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权重函数并引入约束因子增强粒子前期全局搜索能力,提升了后期局部收敛速度;在判断是否陷入局部最优时加入扰动,防止粒子后期陷入局部最优;用粒子当前位置替换全局位置时,为减少粒子资源浪费,通过重新分配位置和速度激活粒子搜索能力,提升了整体粒子群的全局搜索能力。实验证明,采用改进的PSO算法对图像进行双阈值分割,比Otsu双阈值分割节省约52.7%的时间,比PSO+Otsu算法节省约32.3%的时间,而且其阈值分割的精度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混沌振荡粒子群优化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该方法在标准PSO算法中设计了一个振荡环节并引入混沌理论以增加算法的多样性和收敛性,接着把优化后的PSO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文本聚类的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于PSO-FCM算法和FCM算法,CCPSO-FCM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聚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多相机组网网络设计具有多参数、多约束、运算量大等特点,在理论上是一个复杂的优化策略问题,寻找其绝对精确的最优解通常需要很大的运算量,因此在实现时必须考虑算法效能。利用基于粗糙集的启发式属性约简算法获得特征属性的约简,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对约简信息进行预测。为了获得最优预测精度,采用混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以避免SVM预测模型的局部优化。最后通过实验对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改进的PSO(IPSO)算法与混沌PSO(CPSO)算法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方法,该方法在收敛速度以及防止局部寻优等性能方面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研究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目前,针对PSO算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算法的理论研究、算法的改进研究以及算法的应用研究。该文主要是对PSO算法的改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带飞行时间因子的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MPSO),并通过实验验证了MPSO优化性能较之PSO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由于BP网络存在学习效率低、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状态、适应能力较差等缺点,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收敛速度快(尤其是在进化初始阶段),运算简单、易于实现,又没有遗传算法的编解码和杂交、变异等复杂运算,因此是一种很好的优化算法。但是,PSO算法也存在不足,该算法进化后期存在速度变慢以及早熟的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对高炉炉温进行预测。通过调整粒子群算法中学习因子的自适应能力,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搜索全局最优的能力。通过仿真结果说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要优于BP算法和标准的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8.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作为一种进化计算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了各个行业领域中。基于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要求,人们也针对不同的技术特点对PSO进行了改进。针对PSO算法在证券组合投资中的应用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PSO算法,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证实该算法在实际证券组合投资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借鉴遗传算法中的杂交概念,将其引入标准粒子群方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形成混合粒子群算法(MPSO).该方法改善了PSO方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并用其计算可靠度指标及相应的验算点.以典型的边坡为例,通过工程算例并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了MPSO方法较标准PSO方法的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分析了算法中各控制参数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MPSO方法对求解功能函数呈高度非线性的边坡可靠性问题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是科学可行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s0)并为深入研究该算法提供相关资料,在分析PSO的基本原理和对算法在惯性权重、收敛性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算法的多种改进形式和研究现状,阐述了PSO的数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对PSO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其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和应用是PSO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基于这种进化计算技术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方法;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策略。研究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稳定性好,易于实现并行计算的优化算法,在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智能的优化方法,规则简单,收敛速度快.将此算法应用于重载齿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重载齿轮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实践表明可以快速、有效地求得齿轮优化解.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传统粒子群算法(Pso)的早熟和局部最优问题,通过分析基于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在粒子寻优过程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变惯性权重的改进PSo算法,并对经典的测试函数进行TN试。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PSO算法以及基于惯性权重的PSO相比,改进算法的寻优效果较好,全局搜索能力有显著提高,并能有效地避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空间所有区域等概率搜索,降低了算法效率。借鉴遗传算法的思想,本文提出一种带随机选择机制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将适应值选择和粒子状态更新方程结合起来,通过赌轮算法选择机制使得粒子在适应值较小的区域尽可能的降低搜索概率,在最优解可能区域尽可能加大搜索强度,从而提高算法搜索效率。通过标准进化计算测试函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复杂优化问题该算法优于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收敛性,本文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带模拟退火步长的粒子群算法.通过典型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比原来算法收敛到最优解的次数多,提出的新算法在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方面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In modern metal cutting theory,research on cutting tool i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cutting tool,many experiments(such as cutting force experiment,cut-ting temperature experiment,anti-striking experiment,etc.)should be conducted to obtain an enormous amount of experiment data.The development of a proper cutting tool temperature model is a very dif-ficult task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interrelated parameters(cutting speed,feed,dept…  相似文献   

17.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基于群智能的随机优化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网络、非线性函数优化、模式分类、模糊系统控制等,特别适合工程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传统的PSO算法原理及算法流程,最后用VB语言实现算法的伪码。  相似文献   

18.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an efficient, robust and simp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Most studi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ndard PSO control parameters, such as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s, etc. In this paper, a more simple strategy of PSO algorithm called θ-PSO is proposed. In θ-PSO, an increment of phase angle vector replaces the increment of velocity vector and the positions are decided by the mapping of phase angles. Benchmark testing of nonlinear functions is describ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θ-PSO is much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the standard P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