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亮点.本文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初型,通过运用因素分析法将总结出的胜任力因子进行归类而得到一个初步的通用胜任力模型,并对该模型进一步完善,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胜任力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视角,在胜任力模型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对接岗位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备胜任力的员工是用人企业所需,具备胜任力的学生是高职院校品牌所在.对接岗位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出口与企业人才入口之间的相应.文章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层级定位、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考核测评五个方面构建了对接岗位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达不到企业顶岗的要求,岗位胜任力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的现状,为提高高职文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构建了基于高职文秘岗位胜任力的“3+”教学模式.通过数年的创新教学实践,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通用胜任力要素组成,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适应性进行了盘点,得知相关影响者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要素认知的差异,使得企业岗位胜任力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结构契合性不好,从而影响了就业能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出发点进行定位,搭建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平台,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三维教学与评价体系,形成“四环相扣”的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关于胜任力的描述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的概念,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构建已成为组织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文章阐述了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关于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基于绩效的胜任力模型以及基于组织情境的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同时,对国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发展以及胜任力模型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68):195-196
为构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选拔、培养医疗卫生人员提供标准,通过对145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岗位胜任力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构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发现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胜任特征有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成就特征、管理特征、服务特征、影响特征和个人特征7大特征群共25项。因此,构建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与相应岗位工作职责高度关联,可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文 《机械职业教育》2021,(11):20-25,43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新战场,技能人才是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力量.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的培养主体,应培养胜任智能制造工作、满足智能制造需求的技能人才,以技能人才供给助推中国落实智造强国战略.基于工作分析的视角,发现智能制造系统中从事生产工作的技能人才应能够熟练使用智能化工作设备完成智力型工作活动,适应协作式工作关系,并掌握跨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即具备复合能力.建议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设计和开展协作式的智能制造实训项目;构建跨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实施跨专业的项目式教学.同时,与企业共同开展区域性和行业性的工作分析实践活动,制订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
对应于构成岗位胜任力的“人格、健康、价值观、动机与意志、知识与技能、能力及成果”等要素,借助树的“根、主干、次干、枝、茎、叶、花和果实”,构建岗位胜任力“树”模型,并通过具体岗位胜任力因子的确立,完成具体岗位胜任力“树”模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采取"从岗位胜任力到行动导向"的路径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中岗位胜任力是转化的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是转化的重要步骤,行动导向是转化的关键环节。按照这一路径来实施教学,教师必须明确专业岗位胜任力,设置符合专业需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模块,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以项目活动的科学评价测量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绿色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和推广势在必行。探讨了绿色制造的内涵,并对汽车制造业实施绿色制造的必要性、关键技术和实施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眉目,新闻是否具有特色,往往决定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何制作既规范又具有特色的新闻标题,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党报而言,新闻标题的大众化、一般化仍是影响党报宣传的一个弊端。因此,要从强化新闻标题的口语化与亲和力、突出标题的视觉艺术形象、重视标题的抒情性和表现力等方面入手,提高新闻标题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立 《培训与研究》2008,25(8):103-105
本文在分析制造生产模式演变的基础上,讨论了生产模式演变的根据和趋势,认为敏捷制造是应关注和利用的生产模式;简要介绍敏捷制造内涵及现状等。并探索了利用敏捷制造思想提高我国制造业敏捷性和竞争力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多数高职还不能真正与企业实现产教结合、互利共赢,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强。借鉴先进经验,通过政府引导,建立相关机制,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东莞制造业发达,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急需高校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技能人才。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两个维度探索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建设思路和具体措施,对服务区域制造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Manufacturers compete in a complex and uncertain environment with growing global competition, changing and emerging markets, and increasing level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rder winning hinges on their ability to achieve a set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that have an external, customer orientation and manifest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e individual firm against its competitors. This study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rep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et of constructs for measuring those capabilities, and tests relations among them. The constructs measure flexible product innovation, quality, delivery dependability, competitive price, and premium price. The constructs are reliable across industries. Tests of a structural model suggest significant relations among the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and significant, positive, and direct-indirect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and profitability. Results are based on a sample of 244 firms across 4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6.
17.
A tutorial for the just-in-time (JIT) concept it presented. Emphasis is on production systems.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JIT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are discussed. Reasons for incorporating concepts of JIT into CIM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19.
虚拟技术是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深化和发展,拓宽了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与传统的仿真技术比较具有交互性、精确性、表现力、沉浸感的特点.本文比较了传统的制造仿真系统和虚拟环境下的仿真技术的内涵,介绍了基于虚拟制造的系统仿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统计分析了漳州市装备制造业供给侧发展现状,漳州市装备制造业供给侧目前存在着结构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等主要瓶颈,根据漳州市产业结构特征,提出了利用智能制造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层次,创造新供给和优化供给侧要素配置等具体实践路径,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供给链高价值端延伸,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