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汉语语素的构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理解。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可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又可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两个视角的研究应该沟通、共融,从而和谐发展,达到最终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文用语的语素构成出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两个视角,即课程与教学论视角:“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视角:“‘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提出两个视角的研究应该进行沟通与共融,达到最终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岛市市南区参与省电教馆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的实践为依托,从“创设‘情趣’,搭建自主平台;人机‘交互’,丰富多元评价;虚实交融,回归现实生活;借助‘游戏’,玩乐中巩固新知”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新教学方式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第一章写道:“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确立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芙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正确实施“整合”?本文从“师生关系定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五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全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作为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过立项开始研究,课题组依据教育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法库县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开展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探索不同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做法和规律,从而推进了法库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燕 《基础教育研究》2011,(6):53-54,56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理论和实践双重性的课程,是注重学生实践的应用型课程,还是“上承学前‘三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理论课,下启‘说、弹、唱、画、跳’及‘教育见习实习’专业实践课”的中介与桥梁。《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颁布以来,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学习理解,确定了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路。通过反复学习,我们认识到《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其基本价值取向是“特殊需要教育”。在课程价值观上体现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为新时代的课程研究指明了方向。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研究呈现出四大特征:即从“依附”走向“独立”:课程研究意识更加自觉;从“静态化”到“动态化”:课程研究主题日益丰富;从“单一”走向“多元”:课程研究方法呈现综合化态势;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更加多样。课程研究中也凸显一些问题:课程研究主体规模较小,研究队伍有待扩大;课程实践具体问题受关注程度低,研究成果应用性较差;课程研究以理论阐释为主,实证研究缺乏;囿于“以外比中”的传统,课程研究缺乏本土理论创新等问题。在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研究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未来课程研究的路向。  相似文献   

10.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是 :“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 ,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 ,逐步树立世界观”;要让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方法 ,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 ,在实践中有依靠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作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应以何种姿态进入课程改革的深水区、真正回归课程改革的本质、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这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共同理性思考的问题。文言文教学研究探索课《与朱元思书》,执教者选择了“坚持学生立场:从‘新三学’的理念视角”这一研究取向。这一取向契合了“新三学”的先进理念,即“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是“坚持为促进学习而教”,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郑州市以素养发展为导向,遵循“点-线-面-体”的课程建构原则及思路,建构了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核心目标、“劳-学-评”一致性教育样态、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形成了“‘行知行’劳动教育课程素养发展体系的‘塔山双向循环模型’”,提供了一套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汉语语素的构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理解。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可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又可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两个视角的研究应该沟通、共融,从而和谐发展,达到最终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课程结构性变革”与“信息技术赋能”为双重目标的课程整合,既是带动教育教学变革与教育现代化的直接动力,又是全面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取向来说,基于跨学科、儿童经验与社会功能的“科目-儿童-社会”三重整合路向,成为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主要取向。尽管整合理论取向提供了实践思路,但是,具体实践当中又面临着价值排斥、结构壁垒与立场冲突的现实困境。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做到价值观念互融、文化空间重塑与立场定位取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高师院校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其课程目标上应以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为宗旨;课程结构上要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实施上要强调学生的体验与参与;课程评价上要方式多样、项目多元、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课程要“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历史课程设计要“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立足于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现以“神奇的东方‘树叶’”为例,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8.
2018年,新西兰启动21世纪第二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23年初开始分批次实施新课程。本次课程改革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西兰课程》实施十年后,在政府倡导高质量、全纳的公共教育体系背景下展开。新课程延续了“学习者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包容性和个性化学习;将毛利知识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全面融入各学习领域,强调双文化整合与身份认同,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趋势;重构“理解、知道、做”的内容模型和基于学习进阶的学业表现,强化学习领域与课程愿景、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强调通过学科实践和社会情感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表现出从“灵活”走向“明确”的趋势和学科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9.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认识,本文对综合课程的课程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课程的合理取向应为综合课程的取向是知识的内在整合;是科学知识中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是儿童心理发展与社会生活在课程中的整合:是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与博雅教育之整合。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