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丰归来     
又是一年,这次上会第一感觉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仔细看时却是“溪柳自摇沙水清”。从整体格局来说,某些低折扣图书继续冲击普通社科书市场。这些低折扣图书主要来自特价装备书公司、大套系生活书和一些十元本图书。特价装备书从收库存书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为自己定制低折扣图书,品类也多为适合学校图书馆的人文社科类,而且他们的客户也从最早的特价书店、地摊过渡到现在的各级图书馆,并且开始渗透到图书批发市场。此次特价装备书的摊点大约有几十家,这不能不说是普通社科书的威胁。原来经营礼品书后转做社科书的公司因为规模大、资金雄厚、经营理念不同,他们的一些大套系生活类图书也呈现低折扣的趋势。而十元本图书多为传统文化或名著缩略,基本上也都是大规模低折扣。虽说与一年十万种社科书相比,这些图书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因为下一个火的是理财图书?浔言  相似文献   

2.
批零差价,实质是图书的利润分配。当然不尽如此,因为出版社亏本的书也必有同样的批发折扣。在《零售毛利》一文中表2、表4商务发分馆折扣与同行折扣差额达14—30%和21.5—30%。应该指出这并非一级批发或二级批发的毛利。我国旧时书业,除掉本地同行间“拆货”外,几乎可说没有批发店,都是出版社直接批给零售店。上海一度有过“书报社”,主要是报刊发货。商务或中华,或世界、开明,与各自分支机构本是一体。分支机构有批发活动,但不是独立批发企业。  相似文献   

3.
外国小说中的人名太长,有的还有别名,不太好记,有时为了弄清某个人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不得不重复阅读有关章节。倘若有张人名表,就好了。上海人民版《斯巴达克思》一书在77年1月初版时,曾附有一张主要人名表,并注有人物的身份,阅读起来非常方便,还可作书签用,真是一举两得,但后来重版时就不见了。建议出版社从方便读者考虑,出版外国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4.
招标采购与图书馆馆藏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实行招标采购几年来出现了很多问题,最主要是到书率降低,影响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最大的矛盾在于图书的高折扣与高质量,高折扣压缩了馆配商的利润空间,同时到书率及图书质量也受到影响.图书馆与馆配商必须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来解决此矛盾.  相似文献   

5.
推荐一种简便易记的书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荐一种简便易记的书次号周雪梅书次号标准化问题,是图书馆界一直讨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有表但又可不查表的汉语拼音著者号作为书次号。这种方法简单、易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供同行们在工作中参考。对于西文和俄文图书的书次号,在我国的各个图书馆可以说已...  相似文献   

6.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中既然存在商品经济,图书既然作为商品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就必然要发生作用。图书的出版发行虽然考虑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例如不同类别的书籍的定价标准有些差别,图书流通的不同层次也有不同的发行折扣,但是总的来说对价值规律重视很不够。主要问题有:一、印数大小不同的图书经营收入不合理。发行量大,特别是热门书盈利大,发行量小的书籍则收入少、甚至亏本。前者在编写出版方面所花力量比后者往往还省力,有些书社会效果差,甚至很不好。在发行方面,书籍的发行量大小、销售快慢和书籍的发行折扣一刀切,发行量大的书发行费用少  相似文献   

7.
五年前,在经济改革大潮中,一张由苏鲁豫皖接壤地区联合创办的新型报纸——《经济新闻报》诞生了。她的命运如何? 新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经济新闻报〉五年志》一书,以14万余字的篇幅,翔实地记录了这张报纸扎根准海大地,不断发展壮大的足迹。此书由张立人主编。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王福如在序言中称道《经济新闻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也是探索新闻改革的有益尝试。此书不失为一本有历史价值的书。书中收入文章、评论和获奖优秀新闻作品等共40多篇,介绍了这张报纸为促进苏鲁豫皖  相似文献   

8.
安华 《出版经济》2003,(5):57-58
学术图书很大一部分客户是图书馆,在做促销计划时必须考虑他们的需求。许多大学出版社照例每个月寄给图书馆促销资料,每种新书分别有一封促销信更全面地介绍这本书,有时还给予折扣,图书馆员喜欢这种一书一信的方式,他们可以将它分发给相关领域的图书馆购书专家。 图书馆员喜欢的另一种促销方式是所谓“卡片叠”(card deck),一袋3×5英寸的图书卡。每张卡片有一本简要介绍,邮件包括一封信和一份订单,有时候卡片本身作为回邮订单,科技和专业  相似文献   

9.
大力加强农村和边疆地区的发行工作,是出版发行部门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目前,这方面的问题不少,难度很大,需要进行认真研究。一近年来,在推行“一主三多一少”、“三放一联”等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村读物的出版发行工作是有了一定的进展。如出版社让利三个折扣后,农村供销社等网点的批书也大都提高了两个折扣;有些地区对农村发行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有些基层书店,如山东省平度县店,积极发展农村发行网,国  相似文献   

10.
动态集装箱     
英国图书馆供书出现折扣挤压传统的英国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正在受到各方的挤压,英国著名图书发行公司——贝特拉姆公司(Bertram)决定提高5%的折扣来为图书馆备货,这着实给那些不愿减少利润空间的出版公司带来了威胁,也给那些不愿意提供相同条件的发行公司带来压力。虽然贝特拉姆公司没有向出版公司要求面向其他市场的更多的批发折扣,不过他们提供给图书馆更优惠的这一条件确实逼迫出版公司必须认真考虑一下他们的图书馆市场策略。正如一家小出版公司的销售经理所言,如果出版公司向贝特拉姆公司妥协,那么出版公司的利润何在?届时,出版公司将…  相似文献   

11.
去年笔者曾就台湾图书进入大陆市场提出了一些期待,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这一年里,台湾同业曾尝试着在大陆举办几次书展活动.同时还供书给厦门台湾书店、福州闽台书城、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等,现就此情况作一些介绍: 一、台版图书特卖会:2003年分别在上海图书公司、湖北武汉新华书城、福建外文书店--厦门图书文化城进行台版书的特卖,此间共提供新书29 22种,14256册,定价新台币约为42万元;特价书3500种,35678册,特价额新台币约320万.采用的售价方法为:新书按台币定价×0.4=人民币定价;特价书每本按人民币22元计(大批购买、图书馆、同业批书,另有折扣).  相似文献   

12.
介绍傅增湘先生的生平,从其自述的视角展示傅增湘先生的藏书校书事迹。以《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傅熹年先 生提供的傅增湘先生的日记为资料来源,详细论述傅增湘先生赴日访书的背景、经过和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新学年里,教师开列书目,学生和家长纷纷依照书目到书店去"抓"书,成为近日书市一"景",书市上同样因为这样一张张书单,而变得异常热闹、火爆.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海淀区,距北京大学校门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风入松”书店。在8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店堂里挤满了爱书的人群。这里不仅书多,而且服务别出心裁,颇有特色。一进门迎面就张贴一张告示,上书:“诸位学人历学多年,各类书籍颇有积累,或自费出书赘于家中,居室不堪重负,今后不必作废纸处理,可来本店代销,以质论价,折扣面议。”这一告示引起了诸多学人的兴趣。店堂里还特设一排凳子欢迎“坐读者”,让他们从容地享受读书之乐。遇上囊中羞涩的青年学生,书店允许他们拿饭菜票购书。“风入松”这么热情周到  相似文献   

15.
二、图书调剂工作的主要内容图书的调剂工作也是信息的交流,有多种途径:1、印发存书通报向省内外销货店传递。此种方式前几年比较多,笔者经常收到各兄弟店寄发的存书通报。存书通报品种多,且标明存书册数、开本、定价以及发货折扣等。此种方法投入少、收效好。2、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之后,出版社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如何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转换”过来,适应新的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以为,就出版社来说,恐怕有三“关”要过,即高定价低折扣、寄销制、版税制.这三“关”过后,也许会迎来一个出版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一、高定价低折扣这里的“高定价”是相对于我们以前的“低定价”政策而言的.以前,我们实行的是国家制定的按印张分类别定价制,对大印数的书来说,只能“保本微利”,而对小印数的书来说,则几乎要严重赔本,有些书往往发行收入还不够付稿费.这种制度是当时的国情所必需的,对于低收入的知识分子为主的读者的利益,的确起过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现在的情况起了变化:国家的限价政策已经取消,定价权已授予出版社;各种因素的综合正不断推动出版社制作图书成本的上升而书店要求发行折扣不断放低;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读者队伍的收入也正在逐渐提高;……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而且可能实行“高定价”政策的时候.事实上,近年来的月历和二渠道制作发行的一些图书(其是否合法姑且不论)已经在走“高定价低折扣”的路了,我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中国雕板印刷史上,女子刻书只是个特殊出现过的现象。正是这一鲜见的现象,打破了男性刻工长期垄断的局面,构成中国印刷史上多姿多彩的一页。近代学者已对女子刻书加以注意,但大多只限于一鳞半爪的介绍而缺乏深入的考察探讨。时人张秀民先生所著《中国印刷史》网罗甚广,考述精详,是部权威性的著作。但该书对于女子刻书的现象也只有简略的介绍。这恐怕是由于文献资料不足,又没有人对此作过研究的缘故。广东顺德县的马  相似文献   

18.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1,(1):7
买书的"好时代"读书的"坏时代"人民网报道:现在,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图书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私营书店等多种渠道买到价格优惠的书,更可以在网上书店买到大量折扣比传统渠道还要低的书。与新华书店垄断图书经营时相比,这的确是一个买书的"好时代"。  相似文献   

19.
史记 (汉)司马迁撰 (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卩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记载了我国远古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本书这次点校,采用清朝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为底本,由史学家顾颉刚等分段标点。为便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1997年香港的回归祖国,近年有关介绍香港的图书和地图逐渐好销。《香港交通图》杭州市店近年来已销1000张,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的《现代香港经济》一书,最近我店到50本,半个月就销完。另外有关介绍香港的小说,故事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