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新概念前对事物和现象已有的认识与观念,有的与化学概念相似,有的相悖甚至是错误的。要跨越前概念这道坎,了解是前提,分析是基础,研究是核心,实践是保障,转化是关键。模糊的前概念——形成思维障碍,要在梳理中构建;缺陷的前概念——片面掩盖全面,要在暴露后完善;抽象的前概念——干扰思维方法,要在类比中建模;类似的前概念——造成负向迁移,要在对比中辨析;错误的前概念——阻碍认知顺应,要在澄清后转化。本文探析了前概念的成因及对学习化学概念的影响,以期减少前概念的负迁移,实现概念的顺应或转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之前对事物和现象的已有认识与观念,有的与科学概念相似,有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甚至是错误的。要跨越前概念这道坎,了解是前提,分析是基础,实践是保障,研究是核心,转化是关键。模糊的前概念易形成思维障碍,解决策略是在情境中正确构建;有缺陷的前概念易以偏概全,解决策略是在暴露后修正;抽象的前概念易干扰思维方法,解决策略是在类比中建模;类似的前概念易造成负向迁移,解决策略是在对比中辨析;错误的前概念易阻碍认知顺应,解决策略是在澄清后转化。教师应减少前概念的负迁移,促使学生实现概念的顺应或转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前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其对教学的影响.从而采取合适的转化策略,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与科学概念并不相悖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类比方法.迁移学科知识、创设熟知情景等“架桥策略”,促使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实现认知同化;对与科学概念发生冲突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实验、逻辑归谬、生生互动等方法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其对前概念产生不满.从而建构更合理的科学概念.实现认知顺应。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前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其对教学的影响.从而采取合适的转化策略.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与科学概念并不相悖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类比方法、迁移学科知识、创设熟知情景等“架桥策略”,促使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实现认知同化;对与科学概念发生冲突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实验、逻辑归谬、生生互动等方法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其对前概念产生不满,从而建构更合理的科学概念.实现认知顺应。  相似文献   

5.
王书元 《考试周刊》2013,(29):148-149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前概念可以同化或顺应转化为科学概念。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前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利用合作方式解决认识冲突,巩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其中有很多认识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这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物理概念学习,提出以下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转化策略: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加强变式教学,把握概念关键;注重探究实验,否定错误概念;加强正误对比,理解科学概念;适当进行比喻,抽象化为形象;进行逻辑归谬,转化错误概念;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小组讨论;相似概念归类,运用促进理解.  相似文献   

7.
概念教学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大课题。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生物的一大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灵活应用知识迁移原理中的正迁移理论,正确转化学生的前概念是当前概念教学的一大趋势。基于此,对高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探讨,以期提出促进学生前概念正迁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物理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正确的前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但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物理前概念则会成为物理学习的障碍。由于前概念的顽固性,将会对物理学习产生严重的干扰。如果错误的前概念得不到及时纠正会使学生形成错误思维,将会变成学习物理的障碍。文章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前概念。  相似文献   

9.
<正>概念是学科知识的"基石",也是思维的"细胞".准确而清晰的概念是作出恰当的判断、正确推理的基础.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掌握方法,举一反三,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其他新知.所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中学数学中,更要注重这两方面的加强与指导.下面就这两方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前,头脑中存在着前科学概念和错误概念,这些概念有很强的顽固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由科学概念所代替,而必须依靠学生自己通过概念转变学习,实现由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前科学概念和错误概念转变的概念转变学习有三步教学策略:揭示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前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和动力;鼓励认知顺应,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往往在生活中已积累了这些概念的初步认知,这些已有的认知和了解我们常称为科学学习中的前概念。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中,有些前概念和科学概念是一致的,就能在学习科学概念时起正迁移作用,帮助学生获得科学概念,但有些前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是矛盾的,这时前概念就会起负迁移作用,干扰学生获得科学概念。比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学生构建新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前概念向新概念转变的过程,科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学生前概念的支撑。但是,在探究活动之前,学生大脑中与探究对象相关的前概念是分散而零碎的,处于休眠状态,不可能主动与探究对象建立联系。如果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创设一些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前概念,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就能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前概念容易先入为主,修正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广大教师引起足够重视。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转化各种前概念,可有效修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郝清华 《辽宁教育》2013,(12):49-52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尽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即科学前概念转化。本文着重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的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15.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表现在科学课堂中最核心的矛盾就是学生的认知冲突,其在教学演绎中表现出"双线结构":一条明线是营造教学契机,推进教学流程;另一条暗线是激发思维动力,建构科学概念。本文以《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为实践载体,通过"前测——探究——研讨——迁移"教学环节,连续三次创设认知冲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孩子们主动架构新知,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化学教与学》2012,(10):16-17
认识前概念,提出可以从实验演示、认知冲突、合作学习、知识迁移、回归生活等方面转化前概念。  相似文献   

17.
几何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几何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数学的高度抽象性需要形象辅助教学,要完成几何概念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大脑思维通过四个过程(直观形象一→复杂抽象-→本质特征-→巩固应用),达到两个飞跃(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和理性认识向迁移应用转化).在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手段是必要的.但如果适当运用投影手段,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逐步向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转化.下面谈一谈投影手段在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几种有效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极限概念前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停留在"潜无限"状态;二是相关概念并未形成科学概念;三是辩证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缺失。根据概念转变条件,提出极限概念转变教学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对现有概念的不满;(2)分散难点,层层递进——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恰当设例,注重衔接——新概念的合理性;(4)探析现象,应用举例——新概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但在学习化学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及对各种化学现象、化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已自发形成了前科学概念。这种广泛存在的前科学概念不容忽视。在初三化学几乎每节都要面对的概念学习中,应充分利用前科学概念,以此为教学起点,进行联想、类比、同化,促进前科学概念的正迁移,促使概念的转变与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迷思概念的存在会对学生建构科学概念产生负迁移。在自编二阶测试卷的基础上加入信心指数阶,形成信效度较高的四阶诊断测试卷,对两所中学的高中生“静电场”迷思概念进行诊断研究,共诊断出18个迷思概念,在电势与电势能等核心概念中尤为突出;进一步将其成因归纳为概念理解不足、前概念的干扰、思维定势等,为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