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精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识教育是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它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香港中文大学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之视野,培养其抽象与综合思考之能力,使其在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通识教育为大学整体教育之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以香港推行的通识教育为基础,讨论通识教育对模塑大学教育精神的作用。一、通识教育的源起与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通识教育源于西方大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中…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龚放一、自由教育的式微与通识教育的兴盛欧美高等教育中的GeneralEducation,在我国通常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当然,在我国众多的高等院校里,“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等提...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属于大学教育理念的一种,本质上也属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让人才具有通融基础和博雅精神,使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较长时间内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学校没有成体系地进行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更倾向于专才教育,这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悖。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尤其是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提出“三制”(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改革以来,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文章着眼于现行完全学分制,对“大学物理(通识课)”这门大学基础课程的通识化教育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可参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台湾高等技职院校通识教育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毅 《职教论坛》2002,(21):53-54
在台湾高等技职院校课程体系构架中,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教育课程是两大重要支柱课程。通识即为“通才博识”之意,因此,通识教育就是通才博识教育,就是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思想的深度、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文和社会关怀精神而实施的教育。早在50年代,台湾的一些大学就提出“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并予以尝试,1984年台湾教育管理部门通令各个公私立大学及独立学院办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这样,通识教育正式成为台湾各大学课程的一部分。高等技职院校因其教育的专业性、专门性强,更需要通识教育来实…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作育涵养圆满和谐之人性,进而成就高尚事业和建造良善社会。依此,大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识(人文)教育。而通识(人文)教育的实质,无非就是一种哲学教育或哲学性的教育。是故,作为通识教育之灵魂,哲学通识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中居有基础地位。欲求实现哲学通识教育的此种基础地位,至关紧要的乃是促成“通识教育哲学化”,亦即使哲学通识教育变成“弥散型”或“浸润性”的教育,为此应完成相应的观念更新和教学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6.
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主体觉醒与群体意识:教学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台湾的大学院校之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获得普遍的肯定。迈入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必须致力于教学内容的深化,亦已成为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作为大学管理者弄清大学“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推进大学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理念,应当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要处理好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不能把通识教育完全等同于素质教育。要处理好大学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不能用素质教育削弱或取代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我个人从事大学教职将近30年 ,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直接或间接与通识教育有关连。我毕业于第一个在台湾实施通识教育的大学———东海大学(1955年建校) ,1964年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TheUniversityofWisconsin)进研究所。1972年开始到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BrooklynCollege CUNY)任教 ,80年代初有机会参与“通识核心课程”(CoreCurriculum)的制定 ,并担任亚、非、拉区域研究协调人(CoordinatorforAreaStudies)。这些年来 ,…  相似文献   

9.
自由教育是西方高等教育的基础,文理教育是现代意义上通识教育的直接源头.在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涵盖了有教养的人、公民人格、服务社会、立足知识等核心价值.民国时期以蔡元培等为代表的“培养学生之完全人格,体智德美四育和谐“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等观念是中国通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成果.通识教育理念与制度的互构形成的中国经验对未来大学通识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的现代性困惑:以台湾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通识教育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陷入了深深的现代性困惑之中:整个社会的工具理性霸权使通识教育的功能变得很柔软,而台湾通识教育本身也存在着价值取向、行为取向的偏失以及形式主义思维。“大学复兴”是对台湾通识教育现代性困惑反思后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识教育的发展,台湾开始重视并实施大学通识教育评估,把通识教育评估视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台湾大学通识教育评估在提升通识教育水准,强化大学竞争力等方面卓有成效。本文介绍了台湾大学通识教育评估的现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台湾大学通识教育评估对大陆文化素质教育评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2013年12月应台湾国立宜兰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邀请,前往座谈交流海峡两岸的大学通识教育情况。台湾各类国立、私立、教会大学多已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或通识教育中心,大力贯彻通识教育课程,内地的大学教育则有公共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国学教育等几种形态,不仅教育理念难与台湾高教的通识教育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教发展阶段上,尚且存在着时段不对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沿革不同,课程体系有别,通识教育课程宗旨、设置内容和实施方式既有一定共性,又有一定个性。比较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促进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是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FAS)资助的境外研究课题“全球化语境下东亚一流大学及其通识教育”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论文分别分析介绍近年来东亚名列前茅的五所名牌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状况和趋势,并对各自的特色及其相同之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文提出,国内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除了参考西方一流大学之外,对东亚邻国一流大学的经验也有必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台湾大学院校通识教育现况:对于评鉴报告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在台湾地区进行的两次“先导计划”和“大学校务评鉴”报告,汇整并讨论台湾地区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况与相关问题。介绍台湾各大学现行通识教育的现况,并举例说明三种通行的模式: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通识均衡选修模式;核心课程模式。根据评鉴报告,汇整“校务评鉴”与“先导计划”评鉴等关于26所学校的评鉴结果,分类说明从评鉴报告中所看到的不同类组学校的通识教育之优点与缺失,对于缺失,建议实行“核心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台湾与大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与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自1984年开始,台湾高校普遍开展通识教育。1995年以来,大陆高校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2000年之后,许多高校将“通识教育”概念引入教学计划。对比分析台湾的通识教育和大陆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二者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点,对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WTO与大学通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世”将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素质等方面影响重大。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应从进行广泛的化教育;重视外语学习和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等五个方面加强大学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高校(如哈佛大学)已实施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中国却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重视、本世纪初方开始实施的新理念。因此,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需借鉴国外大学(尤其是哈佛大学)的经验。复旦大学作为中国的重点大学,在吸收哈佛等国际重点大学通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核心课程,实行“模块固定、学分必修、课程选修”的模式。但在现行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是否应进入核心课程,而且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陈园园 《成才之路》2012,(12):16-17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音译,“general education”相对于“Specical education”(专业教育)提出的。通字是通达、贯通、融会于一炉之意:识则指见识、器识。自19世纪至今,西方教育界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通识教育已成为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就其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并提出教育教学中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大学系所评鉴(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已因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充而面临质量问题,自从2005年成立“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以来,台湾已开始针对一般大学校院进行五年一轮的系所评鉴,并在2007年颁布《大学评鉴办法》,为了让读者对我国台湾的高等教育评价(特别是大学的系所评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现特邀台湾淡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莹教授撰写此文,本文将接上期刊载文章的下半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