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高职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堪忧,表现在学生主观思想上不重视、客观上自身文化基础薄弱和后天教育缺失等方面.高职学生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激发阅读兴趣和潜能,注重"人文性"和"专业性"紧密结合,学习掌握合理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断加强阅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为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韩晗 《出版广角》2016,(23):28-31
文章选取首都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2015年借阅排行榜单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互联网+"语境下,北京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互联网舆情、技术的双重影响,使北京地区的公众阅读呈现从全民阅读向市民阅读转型的特征.研究结论表明,在"互联网+"语境下,互联网舆情及技术对北京地区公众阅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舆情、技术是全民阅读向市民阅读过渡的催化剂,这一特点在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3.
读者的阅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阅读推广服务也不能停留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表层上,应该从读者发展的角度动态地看待问题,从而实现推广服务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阅读实验室"推广案例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读者"阅读生命周期"的阅读推广模式,将阅读推广服务嵌入读者阅读动机—阅读思考—阅读分享—创新实践的整个阅读生命周期,构建全流程的阅读推广体系,引导读者完成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所谓"大阅读"时代也指是开放阅读,即基于网络信息平台呈现的阅读格局,该阅读模式强调网络存取的资讯类、消遣类、学术类信息资源于一体的便捷式阅读与共享,打破传统时空限制和阅读资源类型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也改变着图书馆在用户阅读中的地位。因此要求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服务流程,重建自身能力和优势,从源头上深度整合阅读内容,进一步推进智慧型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调查及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网络阅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挤压着传统阅读的空间。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最大业余爱好以及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阅读花费上,网络阅读超过传统阅读;大学生对网络收费阅读接受度高,但对阅读内容提出了要求。本文通过调查数据研究大学生读者阅读习性规律,重新定义"浅阅读"现象,论述了信息数字时代的媒介传播生态变革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如今阅读网络文本,包括在网上读书、搜索资料已经成为年轻人习以为常,甚至产生依赖的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对印刷文本图书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也对图书的编辑出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不谈网络文本(如小说)为印刷文本提供了出版资源,也不谈印刷文本图书被搬移到网络上,收入"超星"等数字图书馆或者在网络读书频道上转载等现象,这些只是载体形式的转换.本文关注的问题是:网络文本的链接方式已经对印刷文本图书的结构,或者说作者的思维模式产生了影响,从而为图书面貌带来了标新立异的变化.不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影响着一个民族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如果过分热衷于"浅阅读",无论于国于民,潜藏的危害都将是巨大的。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很有必要重新呼吁深度阅读。而在考量浅阅读与深阅读关系时,不应该忘却读和写之间的紧密关联。《人民日报》报道:读和写不可分割。读者读什么,取决于作者写了什么,而作者写什么,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读者读什么的影响。浅阅读泛滥,一定程度上与浅写作的"繁盛"不无关系。近年来,许多论文和书籍虽呈井喷趋势,但学术含量和思想含量却并没有显著提高,仿佛写的目的不是为了阅读,而仅仅是为了发表和出版。这种写作的"浅",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数字阅读"是顺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的道路上不遗余力,数字阅读的推广加快了推进全民阅读的步伐.文章从构建数字阅读环境、引进数字阅读设施、深化数字阅读服务及提升数字阅读能力等方面研究了推动全民数字阅读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人类的阅读史随文字和书籍的出现始,由来已久。"全民阅读"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指标之一,并且是较重要的指标。因此,倡导"全民阅读"成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重视的文化建设事业。一、"全民阅读"解"全民阅读"被写进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阅读对公民  相似文献   

10.
刘云  高凡  杨勇  李颖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104-109
[目的/意义]探索有效的经典阅读推广路径,对大学生经典阅读形成一定的约束和管理,破解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瓶颈问题。[方法/过程]选择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嵌入式经典阅读推广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嵌入教师课堂教学"和"嵌入学生学习过程"两种形式及"嵌入准备、嵌入实施、嵌入评估"3个环节,全过程论证嵌入式经典阅读推广模式及其相关问题。[结果/结论]嵌入式经典阅读推广实现了对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有效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对通识课程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和图书馆服务向深度和精度发展进行试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风气,从一定意义上讲,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全民阅读"写入工作报告中,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全民阅读这一总目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具体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因此,要在思想认识、组织机构、目标任务、资金保障等方面努力使全民阅读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全民阅读活动成为一项长久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2.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电脑技术和数字通信正在呈指数式地发展,在此背景下,世界正处于传播发生剧变的临界点上.当代新媒体社会的阅读文化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态,数字阅读对传统阅读不仅是空前的冲击,而且是本质性的改变,前者所体现出的多重特征从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了“阅读”的内涵与外延,从而颠覆了之前的阅读传统.  相似文献   

13.
以"阅读+出版"的授课式推广方式将授课内容进行出版,能够实现受众对内容的深度接受,弥补传统授课式推广的短板.哈尔滨市方志馆在"阅读+出版"的授课式推广方面策划了一系列授课内容,基于此出版了系列丛书,取得了双效收益合一."阅读+出版"的授课式推广可以固化授课内容、延伸阅读推广活动的时间,发行参与、拓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空间,多方介入、优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从方法策略上来说,需完善"阅读+出版"的工作机制,结合出版要求策划授课选题,发挥阅读和出版的媒介优势编写内容,利用图书馆的渠道优势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残疾人阅读及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残疾人的阅读以及图书馆利用情况,作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4个城区的306位残疾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在阅读目的上以提高修养、休闲娱乐为主,喜欢阅读,但在阅读时间上投入较少,文化程度和年龄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状况.图书馆在残疾人阅读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残疾人使用图书馆的意愿十分强烈.但距离远、对图书馆的误解、设施使用不方便等因素成为他们经常使用图书馆的阻碍.图书馆应在布局、馆藏、设施和服务上完善自身,为残疾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社交网络时代,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呈现时空压缩的新变化.时间上,基于戴维·哈维提出的"时空压缩"理论,以微信读书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社会化阅读在时空压缩上呈现的特征以及阅读选择趋于社会化推荐、阅读体验趋于社会化分享以及阅读效率提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阅读心理学、图书馆社会学理论分析了"公共书屋"受追捧现象.提出"公共书屋"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而对公共文化产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发挥和提高社会化作用和程度的一种手段,是传统阅读文化与快餐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徐丽芳 《传媒》2021,(1):77-78
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认知行为,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群和社会的文化活动和现象.阅读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但其所倚赖的生理基础和其所伴生的消费活动都是物质维度的;阅读是社会成员自组织的利器,但也是开展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阅读社会学》一书从社会学视角研究阅读,深入、系统地揭示了阅读作为一种复杂人类活动所具有的丰富维度.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第16届大会上把1972年定为"国际图书年",这一决定旨在大力宣传阅读的作用,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朝着建设"阅读社会"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9.
读图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深化了图画的"言说"功能。在书籍的整体设计中,插图越来越受到书籍设计者的重视,插图由过去的解释说明文字、丰富美化版面等功能逐渐向引领读者阅读、提高读者审美能力等领域拓展,插图的"配角"地位也  相似文献   

20.
马瑶 《东南传播》2021,(9):119-122
截至2021年6月,微博上关于#Vlog#的讨论达到1451.6万、阅读达到183.1亿.由此可见,微博已成为Vlog传播分享的最大集散地之一,那么对于Vlog用户的媒介使用动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微博社交平台上的Vlog用户进行使用动机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微博Vlog用户在观看Vlog时均存在"娱乐消遣"、"社会互动"和"学习新知"三种动机.2.微博Vlog用户更多为了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而观看Vlog.3.微博Vlog用户制作发布Vlog是出于表达和塑造自己.4.微博的推广机制一定程度上会激发用户的制作发布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