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数字阅读正以其快捷、便利等优势冲击着传统纸媒的阅读体验,全民阅读开始迈进微读时代.文章基于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分析1999-2014年以来我国国民阅读变迁,围绕"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争议,从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融合互补、纸本阅读情结培育、完善经典阅读制度推广和创新阅读形式着眼,提出促进国民阅读的举措,以期推动全民大阅读、深阅读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杨雪 《出版广角》2018,(12):21-24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研究表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明显,数字阅读在推动阅读人群增加、增强阅读深度、吸引年轻读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阅读已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因素.新媒体阅读平台依托网络优势,以便捷的阅读方式、海量的阅读资源、较低的阅读门槛和快速分享等特点,吸引读者阅读,推动全民阅读快速发展.进入新时代,人们的阅读需求具有新特点,新媒体还应从提升阅读体验、加强内容管理等方面发力,扩大阅读人群,满足阅读"精、深"需要,加快推进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3.
在疫情、"双减"、新基建政策等众多因素交织的变局中,全民阅读呈现开新局的态势.2021年,顶层设计持续为全民阅读加持,凸显阅读权利的全民性与公共性;红色主题阅读助燃全民阅读,传承红色基因,为阅读推广做出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政策等助推数字阅读、智慧阅读服务升级;打造品牌,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全民阅读探讨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建凤 《出版广角》2015,(10):23-25
数字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庞大的用户市场,加上数字阅读便携性、互动性、易传播、低成本等优势,使得数字阅读日益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为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注入了新活力,以数字阅读方式进行全民阅读推广是顺势而为.数字阅读将成为推动全民阅读至关重要的力量,也是打破我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消除知识鸿沟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全民阅读的发展,保障全民阅读的顺利进行,本文探讨分析了当下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包括尽快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阅读精品供给力度,加快资源共建共享进程,加速建设系统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全民阅读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充分应用新兴技术提供公共阅读服务水平等,以期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全民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丰富全民阅读活动的载体和形式,根据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方案的总体安排,3月21日,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组织召开了"2011年全民数字阅读活动方案协调会",系统规划和部署数字阅读有关工作。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手机阅读基地,新浪、搜狐、网易、腾  相似文献   

7.
范文静  刘彤  王蕾 《出版广角》2015,(14):106-107
为深化全民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本文从"提高传统阅读率"和"提高数字阅读质量"两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引导和深化全民阅读的五点建议,希望能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微书评被誉为数字阅读的领航者,掀起了全民数字阅读的热潮.图书馆利用微书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其数字资源利用率,还能推动数字阅读健康发展.图书馆应加强微书评理论研究,引领全民数字阅读的方向;不断拓展微书评阵地,实现全民数字阅读资源共享;策划丰富多彩的微书评活动,提升读者数字阅读鉴赏能力;建立微书评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数字阅读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在延续既有职能的基础上,以倡导经典阅读、推进深度阅读为切入点,服务于书香校园建设.围绕此目的,须从整体合理规划、遴选文化经典、做好阅读推广以及推进数字阅读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丽娟 《出版广角》2021,(18):75-77
"全民阅读"从国际通行概念演化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文化推广工作,其背后体现了阅读在提升人文素养、凝聚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重塑社会氛围、筑牢国家实力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发展也迈向新高度.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为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科学、全面、具体的行动指南.相较2006年全民阅读概念出现时的媒介环境,当今的阅读生态深受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数字终端的影响,突出表现为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体验、阅读效果的变迁,这种新变化给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6日,由国内数字出版领先企业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举办的"助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民数字阅读"主题论坛在2014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举行。"助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民数字阅读"主题论坛是"2014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分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此次数字出版年会的战略协作单位,龙源主题论坛既有战略探讨,又有实战分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处长苏静在致词中高度肯定了分论坛推动全民阅读的主张,阐释了出版服务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全媒体时代的阅读以其独特的阅读方式和手段,打破了传统阅读的束缚,引领全民阅读推进转型.对这种新兴的良莠不齐、利弊兼存的阅读形态内容,必须进行人为的监督控制,努力优化网络信息资源,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的数字化阅读内容.[方法/过程]基于全民阅读活动中数字化阅读发展现状的调研,对数字化阅读特征展开综合分析,同时提出数字化阅读在网络资源内容监管、网络法制建设、数字资源规范以及信息数字鸿沟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与问题,进而提出对数字化信息资源内容的监控与正能量引导策略.[结果/结论]为保障数字化阅读活动的良性发展,应完善网络内容监管立法,统一网络行政管理机制,提倡职业道德与读者自律,提升网络技术监管能力以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等发展措施,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的数字化阅读资源,是推动数字化阅读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数字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重要的途径和组成部分.对于数字阅读现状的分析,将有利于我国全民阅读工作持续高效地开展.基于此,文章对我国数字阅读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策分析,认为国家立法、建立新型商业模式、构建文化与商业共赢的数字阅读内容生产模式等都是促进数字阅读市场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开展网络文学阅读服务,既能满足数字时代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也有利于对全民阅读事业的纵深推进,助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文章以全民阅读为时代背景,对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络文学阅读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阐释其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相关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6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公布"2011年全民数字阅读活动方案"。为配合纪念建党90周年,方案重点突出了"红色数字阅读"专题活动。根据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方案的总体安排,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组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网站,中文在线、盛大文学等原创文学网站,中国知网等专业学术网站以及人民出版社等传统出版企业,系统规划和部署了数字阅读有关工作。今年活动方案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和本地实际开展,以促进全民数字阅读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纵深发展是地方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直观体现,对个人及社会发展均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湖南图书馆为例,就地方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开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政策与技术、新内容产品与新阅读场景层面对地方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的纵深化与智能化、多元化与创新化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以期为地方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的常态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全民阅读"活动的兴起,引领了一阵读书热潮,但如今的社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读书方式,AR等数字技术与图书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型读物——AR图书。文章详细阐述了AR图书助力全民阅读的五个方面——"虚拟+现实"体验式阅读、实时互动式阅读、从"源头"助力全民阅读、提供与时俱进的阅读内容、符合读者购买意愿,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AR图书未来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非常重视全民阅读活动,但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仍需要反思。通过分析国外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特色活动,在加强机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和开发数字网络阅读渠道方面提出建议,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助益。  相似文献   

19.
陈含章 《出版广角》2018,(12):18-21
农家书屋是广大农村实施全民阅读工程的重要基础文化设施.数字农家书屋在提升传统农家书屋的使用效能、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提高农民数字阅读接触率和农村综合阅读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基于手机等移动阅读终端应用的数字农家书屋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文章以"农家藏书汇"移动阅读平台应用情况为例,通过阅读数据分析,探讨数字农家书屋使用效果及其在农村阅读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萌 《出版广角》2015,(10):14-16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形态已经基本显现.然而在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多种形态中,人们只是有限地接触了少数的几种,并没有出现出版人所预期的全民阅读局面.本文针对当前数字出版理论不足,以及数字出版普及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逐步推进数字出版全民普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