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小麦叶片SOD、POD活性与白粉病抗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8种小麦材料接种白粉菌前后叶片SOD、POD活性变化以及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白粉菌后抗性不同的小麦叶片SOD活性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叶片SOD活性与小麦白粉病抗性呈显著正相关r=0.575;叶片POD活性与小麦白粉病抗性有显著相关,接种前(0天)r=0.675,发病中期(6天)r=0.582,发病后期(12天)r=-0.708;抗性不同的小麦材料,在接种白粉菌前后叶片POD活性还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利用小麦叶片SOD和POD活性及变化进行小麦白粉病抗性材料的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以兰黑粒小麦和小偃15小麦为材料,对其在不同浓度的Na Cl处理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兰黑粒小麦的SOD和POD活性先增后减,而小偃15小麦的SOD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两种小麦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在2种小麦的变化趋势不尽一致。2个供试品种均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兰黑粒小麦抗盐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3.
对5个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进行感病性鉴定,并对其成熟叶片进行接种,以不接种作为对照。4天后测定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均不同程度感霜霉病。感病轻的梅鹿辄、SV6059品种接种后的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所有酒葡萄品种接种感病后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接种感病后发病较重的拉别长依、赤霞珠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5﹑10﹑20﹑50﹑100、130 mg·L-1)镍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SOD、POD、CAT和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镍处理均抑制了小麦幼苗叶片SOD活性,而小麦幼苗叶片POD、CAT和APX活性在较低浓度镍处理下升高,在较高浓度镍处理下降低.  相似文献   

5.
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用三唑酮处理离体叶片.能显著延缓叶绿素的下降.抑制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能提高抗氧化剂的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于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的离体叶片,三唑酮能阻止POD活性的上升.而对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的离体叶片,则会抑制POD活性的下降。因此,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用四个不同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LOX活性.结果表明,同一生长时期相同叶片中POD活性、CAT活性均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而SOD活性及LOX活性则为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这种差异可能有利于植物抗病反应的信息传递和抗病防卫反应基因的启动.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体鉴定方法对小麦抗白粉病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鉴定方法和培养条件是在小麦叶片展开后,将其剪成3~5cm长叶段,叶面朝上摆放在加有保绿剂的试管中,接种白粉菌后置室内(光强2000LX,温度18~22°C).光照6HR/d,待潜育期结束开始观察记录.苗期离体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常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周麦9号的抗病性最强,其次是周麦13,豫麦54、内乡188、赵92-2.  相似文献   

8.
采用离体鉴定方法对小麦抗白粉病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鉴定方法和培养条件是在小麦叶片展开后,将其剪成3-5cm长叶段,叶面上朝上摆放在加有保绿剂的试管中,接种白粉菌后置室内(光强2000LX,温度18-22℃)。光照6HR/d,待潜育期结束开始观察记录。苗期离体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常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周麦9号的抗病性最强,其次是周麦13、豫麦54、内乡188、赵92-2。  相似文献   

9.
砧木对嫁接西瓜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三种不同的砧木(麻粒、专用砧、三用砧)上嫁接同一品种的西瓜,对西瓜苗期成龄叶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嫁接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以麻粒作砧木嫁接的西瓜叶片中含糖量最高、C/N最大,POD、MDA含量最低,SOD活性最高,是西瓜嫁接的优良砧木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镧处理小麦幼苗,并测定生理指标,研究镧对小麦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La3+(0.1、0.5mmol/L)提高了小麦植株SOD活性,随着镧浓度增高,酶活性逐步降低,2mmol/L La3+显著增强POD活性;La3+浓度为1.5、2mmol/L时MDA含量增加显著;La3+浓度在1mmol/L及以上,叶绿素含量减少显著,继续培养至两周后各处理根系干物质重都比对照少。表明叶绿素含量、根系POD活性、MDA含量和干物质重可以作为耐镧小麦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16,(4):52-55
为明确盐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兰黑粒和小偃15为材料,水培条件下分析了Na Cl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保护酶活性、质膜氧化程度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和根冠比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2个供试品种均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兰黑粒小麦抗盐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2.
用离子浓度分别为0 mol/L、5 mol/L、10 mol/L、20 mol/L、30 mol/L、50 mol/L、100 mol/L的Pb2+、Cd2+处理液分别处理经过珍珠岩栽培后又在1/2 Hoagland培养液进行培养的白菜幼苗,10 d后对其叶片的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及细胞膜透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Pb2+、Cd2+胁迫下,SOD、POD及CAT活性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分别为20 mol/L、30 mol/L、1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Cd2+浓度逐渐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当Pb2+浓度分别为30 mol/L、50 mol/L、2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Pb2+浓度逐渐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在Pb2+、Cd2+胁迫下,随着Pb2+、Cd2+浓度的升高,白菜叶片细胞膜透性(CMP)显著升高.并且,白菜幼苗对Pb2+胁迫的抗性要大于对Cd2+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白菜幼苗逆境指标及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NaCl对白菜幼苗叶片内SOD,POD,CAT活性,Vc、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蛋白激酶(Protoin Kinaso,PK)活性的影响以及激酶活性与部分金属离子的关系.结果表明,0.5%的NaCl能使白菜体内SOD,POD,CAT活性及Vc的含量降低.与此同时体内脯氨酸、可溶糖的含量增加,反应体系的Ca^2 、Mn^ 2、Mg^2 对蛋白激酶活性的发挥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25mg·L-1的三唑酮溶液处理小麦离体叶片,可抑制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延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表明三唑酮可以延缓小麦离体叶片衰老。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6,(6):58-62
以桔梗腐皮镰刀菌为对峙菌,从生活垃圾堆肥中分离的14株放线菌采用三点接种法筛选1株对桔梗腐皮镰刀菌抑制效果最强的放线菌G2,再用放线菌G2菌液诱导桔梗幼苗,研究生活垃圾堆肥放线菌对桔梗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垃圾堆肥放线菌G2菌液对桔梗腐皮镰刀菌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为37.8%。用不同浓度的堆肥放线菌G2菌液诱导处理的桔梗幼苗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含量与CK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则有显著下降趋势(P<0.05),桔梗幼苗MDA含量与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均呈现高度显著负相关(P<0.001)。当垃圾堆肥放线菌G2菌液浓度为2×107CFU·m L-1时,诱导处理的桔梗幼苗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并能产生较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碱性pH值的培养液处理小麦幼苗,研究在碱性pH环境胁迫下小麦植株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碱性pH处理下,小麦幼苗SOD、CAT和POD3种保护酶活性呈现动态变化,处理12 h酶活性已开始发生变化,处理72 h不同处理间又都趋于对照水平.同一植株体内,叶片的酶活性变化时间出现的比根系稍晚.品种本身CAT和POD酶活性大的,不同pH处理间的变化幅度较小,而SOD活性呈现相反的情况.碱性pH胁迫条件下,小麦品种本身保护酶活性的大小能反映对碱性pH值的耐性强弱,且根系酶活性变化动态更能够反映植株自身应对不良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拟康氏木霉胞外粗多糖经纯化得两个单一组分TPeps-1和TPeps-2.用0.25mg/mLTPeps-2处理黄瓜幼苗,处理叶在第一天就产生活性氧爆发,of含量是对照的117.5%;第二天处理中SOD活性达到峰值,为对照的135.5%;用黄瓜灰霉病菌接种黄瓜幼苗也产生了较强的诱导效应,处理叶第一天O2^-含量是对照的139.7%,第二天SOD活性为对照的141.9%;而且两组试验中未处理的系统叶中也存在较弱的诱导反应.结果说明TPeps-2能模拟病原入侵激发黄瓜叶片活性氧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11个烤烟品种接种赤星病病原菌后,定期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硝酸还原酶(NR)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抗赤星病强的品种,PPO活性上升;POD同工酶活性变幅大而快,接种初期活性稍有下降,然后增强,其中以阴极端2,4同工酶带增加较快,180 h由弱酶带变为强带;NR活性变化不大;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提高.相反,抗赤星病弱的品种,PPO活性下降;POD同工酶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NR活性变幅大;抗坏血酸氧化酶在接种初期活性下降,84 h后回升.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烟株接种赤星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测定,探察到一些抗病机理,也为进一步寻找筛选抗烟草赤星病的生化指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的锰对小麦根系生长及体内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锰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锰对小麦根系均有一定的作用.浓度为1.5mg·L-1的锰处理时对小麦根系的影响最显著,小麦根长、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30%、29.10%和30.46%,根系活力、SOD和POD活性也分别对照增加了33.99%、19.88%和36.14%.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对小麦幼苗染毒处理,检测小麦幼苗内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实验组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在不同质量浓度乙草胺的胁迫下,小麦幼苗细胞的CAT活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低质量浓度时,CAT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特点;在中质量浓度时,CAT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特点;在高质量浓度时,CAT活性表现出缓慢下降的特点.在乙草胺的胁迫下,小麦幼苗内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乙草胺对小麦幼苗有较强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