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毛泽东的书法理论散见在各类述中,仔细发掘。甚为可观。且大致构成体系。其书法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①指出书法是一门艺术;②肯定书法用处大;③支持学术争鸣;④揭示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毛泽东的书法艺术观是鲜明深刻的,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光辉。  相似文献   

2.
笔者喜欢书法已经多年,深感书法教育在塑造学生的心灵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书法理论及书法技巧,提高书法水平,无疑是书法教育的重要课题。但作为一名喜欢书法的教师来说,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思想教育,使书法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颜恒章 《中学文科》2009,(3):114-114
笔者喜欢书法已经多年,深感书法教育在塑造学生的心灵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书法理论及书法技巧,提高书法水平,无疑是书法教育的重要课题。但作为一名喜欢书法的教师来说,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思想教育,使书法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中国书法艺术之“气”的理论本源与概念,在书法创作与形象中的特征、地位及其书法审美要求与品格。  相似文献   

5.
张树侯是清末民初在江淮一带享有盛誉的书法大家。尤其在书法理论方面,张氏有重要建树。生前所著《书法真诠》与以往的书法理论著作相比,呈现出思想解放、认识超前,思辨深刻、见解独具,语言精练、立说严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熙载是晚清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其书法批评思想也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法古能变、书如其人、中和可经、不工之工和意法相成。这些书法批评思想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刘熙载是晚清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其书法批评思想也非常丰富 ,其中包括法古能变、书如其人、中和可经、不工之工和意法相成。这些书法批评思想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经典的意义又在于传承与创新。书法学是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中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中,在加强书法技法练习与指导的同时,书法审美与书法文化教育在提升书法审美境界、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促进书法练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书法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提高其有效性:以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为出发点,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书法学习的兴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书法教学的绩效性;突出教师在书法教学活动中的示范作用;围绕教学加强理论研究,艺术科研与艺术教学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秦金根 《红领巾》2004,(3):25-29
刘熙载是晚清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其书法批评思想也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法古能变、书如其人、中和可经、不工之工和意法相成.这些书法批评思想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写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认识不足,这集中反映在对实用书法与书法的理解上面,正确区分实用书法和书法牵扯到我们在传播书法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实施什么样的素质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我国传统古老的一门艺术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及文化品位。以往由于书法的实用性 ,人们往往重视技法而轻理论。但发展至今当书法退出实用领域后 ,人们又过分强调理论而轻视技法 ,以至于影响到了书法的发展。因此 ,必须对书法技法对当前书法发展的影响及意义进行必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书法创作作为近现代书法理论中出现的概念,从字面含义来看,它由"创"与"作"两个方面构成。所谓"创",有"首创""独创"之义;所谓"作"则有"操作""书写"等解释。因此,笼统地讲,书法创作是指书法创作者生产、制造独特书法作品的活动过程。而在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并没有"创作"这一概念,古人更多的使用"书""写"或"作字"来指称今人所谓的"书法创作"行为。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昭示着古今不同的书法立场与追求。传统书法理论更多使用"书写"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4.
艺术书法是书法的主体形态。书法线条是构成艺术书法之美的主要元素,草书是艺术书法的代表,艺术书法首先要养"眼"悦"耳",宗旨是养心。书法文化是书法的价值取向。汉字的表意功能是文化书法生存的基础,文化书法是汉字的文化性的内在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缺乏理想情怀和思想深度的文化书法作品,传之不远。实用书法是书法生存的根基,艺术书法的主体地位长期存在,文化书法数量虽少但作用巨大,艺术转身文化是亮丽的、痛苦的、艰难的,多元书法并存最终归于文化书法。  相似文献   

15.
中学书法教学存在诸多弊端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滞后和教材及书法教师队伍的滞后。如何从素质教育理论出发,对我国传统书法教育的滞后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以期有助于学校及学生对书法学习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传统书法教学以技法为主,忽视欣赏的倾向是导致学校书法教学效益不高和学生书法能力发展不全面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本项研究基于“大美育”思想提出“书法欣赏教学”法,并用实验法证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书法欣赏教学比传统的书法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书法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育人实践中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书法教育是高等学校尤其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对其书法教育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高师院校书法教育的缺失是由于高等教育中的理念困境、缺乏对书法现实价值和功能的认同和书法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高师院校应积极主动应对,建立书法教育教学的有效机制,促进高师院校公共书法教学。  相似文献   

18.
书法教学是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书法课在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开来。但受教学理论不扎实,教学方法不专业之困,教师的书法指导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如何根据学情,在教学中运用正确的理念与方法,及时总结、提炼经验,提高书法专业教学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书法教学中的许多原理的解释,单就书法本身去寻找答案,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而往往从心理学中去找理论根据。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也就促进学生从心理学这一角度去进一步认识书法。 一 常有这种现象出现,基础水平相当的两同学同时学书法,一段时间后,虽努力程度相近,方法也差不多,却有一方书法水平大大超过另一方,这里有一原因不容忽视,就是对书法的感受能力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写字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长期以来,以生字识写为目的的写字教学替代了书法教育。写字教学不是书法教育的全部,真正的书法课堂不仅是书写技能的研习与提升,还有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儿童习惯心性的磨炼与修养,校园文化的营造与熏染。当下的语文写字教学应向书法课堂转变,书法教育理应成为小学生修养心性、感受中华文化的启蒙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