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学案例 "阿基米德原理"一节内容,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确存在许多模湖认识.例如,物体的体积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等,其中一些非影响因素掩盖了影响因素.这个关键性问题,仅凭教材中的一个实验,学生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设计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教材中,对阿基米德原理表示式的说明:“浮力的大小只跟物体浸入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即只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而跟其他因素无关。”学到这里,学生常常会有些想法,诸如浮力会不会跟物体的形状、密度、物体所受的重力以及容器中液体的总体积及其所受的重力等因素有关?为此,可以补充一些实验以消除学生可能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一阿基米德的推理也可以推广到作加速运动的密度均匀的液体中去。图1说明一力正作用在一定体积的密度均匀的液体上,此液体完全充满在一个正在作加速运动的刚体容器中。作用在这个体积上的净力与液体的加速度有关,可由 f=Vρα给出,式中 L 是体积,ρ是密度。如果这部分体积内充满与液体密度相同的另外物体(图1 b),净力仍是一样,但是当这物体与液  相似文献   

4.
一、考点解读考点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形状、密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考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小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  相似文献   

5.
要解决好浮力的问题,我以为首先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V_排g,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浸入液体中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时F_浮=G_物,所以就有G_物=F_浮=G_排,进一步推导为ρ_液V_排g=ρ_物V_物g,ρ_物/ρ_液=V_排/V_物.从推导式中可以看出ρ_物、ρ_液、V_排、V_物四物理量间的关系:1.只要知道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就可以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知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也可以计算出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2.若条件具备,还可以求出具体的体积或密度.  相似文献   

6.
1.用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只与浸入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有关,而与物体本身的密度、质量以及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因此,要比较浮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在初二物理“浮力”一章中,有一个很有用的关系:一物体漂浮于某液体之中,若物体体积的1/n浸没于液体中,则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1/n.反之亦然,应用此关系式可以很方便地求解出一些有关漂浮体的习题,现介绍如下. 1 关系式的证明 设物体的质量为m,密度为ρ_物,体积为V,液体的  相似文献   

8.
排水法就是把实心物体浸没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如果使物体漂浮在液体表面上,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就等于它的重力.应用这一原理可以灵活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也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9.
排水法 就是把实心物体浸没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如果使物体漂浮在液体表面上,郡么物体受到的浮力就等于它的重力。应用这一原理可以灵活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也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浮力一章的有关计算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这一类型的题目,同学们更是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结合实例归纳如下。只要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利用浮力等于重力建立方程,然后求解,根据这一方程可求出:(1)液体的密度;(2)物体的密度;(3)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4)物体的体积;(5)液面以上体积与液面以下体积之比;(6)液面以上体积与总体积之  相似文献   

11.
廖东明 《物理教师》2002,23(8):22-23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在初中力学中 ,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如果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就易出错 .为使学生理解透彻 ,本文对浮力难点的突破作些探索 .1 从实验上突破首先依照教材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即F浮 =G排=ρ液 gV排 .然后讨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由阿基米德原理数学表达式知 ,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而与其它因素 (如构成物体的物质、空心与实心、形状、放置方式、浸没时的深度 )无关 .认识这些“无关…  相似文献   

12.
1求浮体密度和液体密度这种题将物体密度、物体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结合起来综合求解。例1一个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其1/5体积露出水面,将食盐放入水中,不断搅动,等食盐全部溶解后,物体2/5体积露出水面,求食盐水的密度是多大?分析与解物体不论放在水中或盐水中,其浮力总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设物体的总体积为V物。  相似文献   

13.
1.物体的质量与该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以及它所处的位置无关.2.物体的重心与该物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无关.3.物体具有的惯性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4.同一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与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无关.5.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6.物质的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8.在通常情况(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的高低无关.9.物质的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收(放出)…  相似文献   

14.
1求浮体密度和液体密度这种题将物体密度、物体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结合起来综合求解。例1一个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其1/5体积露出水面,将食盐放入水中,不断搅动,等食盐全部溶解后,物体2/5体积露出水面,求食盐水的密度是多大?  相似文献   

15.
解浮力题时,由于对一些概念产生混淆,会导致解题出现错误。下面根据易混概念的特点进行分类,以引起注意。一、混淆V排与V物例1把体积为10cm3的实心铁块放入足量的水银中,铁块静止时受到水银的浮力有多大?(g取10N/kg)错解F浮=ρ液gV排=13.6×103kg/m3×10N/kg×10×10-6m3=1.36N。分析混淆铁块的体积与铁块排开水银的体积而造成错解。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若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因此,要准确判断铁块放入水银后的状态。由于实心铁块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因此铁块在水银…  相似文献   

16.
题目有一重为G的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为V1,露出液面的体积为V2。(1)在此物体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物体刚好完全浸没。此力F1的大小为多少?解析未施力时,V1的体积浸没在液体中,施力后,物体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也就是说,力F使V2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阶段,“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是学生力学部分一个比较大的坎儿,而“浮力”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浮力问题的解决中,由于缺乏对“浮力的形成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两个问题透彻的理解,导致认知模糊,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错误: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体积大小直接相关,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一定相等。这些认知上的误区都是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不够深刻导致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些问题搞清楚,那么如何深化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呢?就该话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8.
1.公式推导物体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有F_浮=G_物,即ρ_液V_排g=ρ_物V_物g,所以有(ρ_物)/(ρ_液)=(V_排)/(V_物).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部分的体积占物体总体积的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利用此规律可以直接求得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1.物体的质量跟该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及所在位置无关. 2.物体的重心跟该物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无关. 3.物体具有的惯性跟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力无关. 4.同一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无关.  相似文献   

20.
题现有一个匀质杠杆(其重力不计)AB,两端各悬挂一物体(密度均大于液体的密度),此时杠杆平衡,如果将两个物体同时都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则此时杠杆是否还能保持平衡?解设A端所挂物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1,体积为V1;B端所挂物体的重力为G2、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