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发布,拉开了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序幕。本文从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等六个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2.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中的核心主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培训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且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从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服务、培训方法、培训效果评估等七个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进行实然分析与应然建构。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与需求,本研究从2016年6月对13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进行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意愿度及需求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架构,寻求扎实有效的培训方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背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在数量方面需求较大,在培训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体系和培育成效等质量改善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内容陈旧、培育方式传统单一、培育资源未能有效统筹、培育成效难以检测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分类管理与精准教育相结合、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政策保障与资金保障相结合、准入制度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等对策,以期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职业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形式.河北省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学历职业农民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需求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实施职业农民培训,需全面、准确地了解不同学历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并通过优化培训环境、强化培训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模式包括企业培训、专业机构培训、示范教育和学校教育四类。调查显示,苏中地区新型农民接受培训的意愿强烈,其内容、时间、方式、主体趋向多样化、灵活性、实践性、多元化特点。从经济效益、培训效果、运作机制等评价指标着手分析得出,企业培训是苏中地区指标体系下的最佳培训方式,建议对传统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形成多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培训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职院校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职院校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需要创新新型农民培训的制度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构建新型农民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校企联办、校乡(镇)村及社区联合的培训机制等;还要确定适合新型农民培训需要的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民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始于对农民需求的分析.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以获取农业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国家相关农业政策,提高农业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目的为主.对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具有满足实际农事需要的实用性,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新理念吻合的时代性,以及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实践性的特征.基于农民需求,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手段、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构建由需求导向供给决策机制、农民需要获取机制和教育培训监督反馈机制构成的需求导向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精准供给机制,是有效、精准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调查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还存在着培训路径单一、培训方式方法较为传统、培训内容与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等现实问题与困境。针对这些问题与困境,提出了依托地区职业院校,搭建技术技能培训平台,利用农技服务站,开展互联网+“技能培训”,鼓励农技专家下乡指导等建议,以此来提升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振兴乡村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而农民培训是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常规和重要的方式。通过对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升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的建议如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培训模式,促进优质师资和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开发“互联网+农业”线上课程;加强培训监督管理;构建扶持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终身性、主体性、多样性、职业化、全面发展的特征。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政策不完善、培训模式单一、培训主体发展困难、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章基于终身教育视角,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重新解读,从培训政策、培训模式、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为例,运用logistic模型,重点分析了异质性条件下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结果认为:在三个不同的维度中性别差异、年龄差别、月收入层次、受教育水平不同、对培训内容期望的差异、参加培训次数的差异等变量显著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培训对象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年龄的区别,把积极性高、较年轻的农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做到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多开发适应女性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内容和项目,做到培训的广泛性。三是培训方式要多元化,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受训者的需求,做到培训的适用性。四是培训的组织者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培训主体以及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做到培训的精准性。五是加大培训的支持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农民更好地受益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做到培训过程和结果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扬州市职业大学农民培训工作为例,从新型农民内涵与要求出发,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新型农民培训各个环节中,初步从参与培训的师资要求、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内容与方法、校企合作培养、质量保障与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新型农民培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基于留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不强,政府不作为,制度配置、政策创新不够,颇受农民欢迎的社区教育中心发展严重受抑。要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升留守农民的素质,就必须强化留守农民培训的政府行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机制;必须研究农民的需要,给予农民参加培训积极的心理预期;根据农民特点,提供更具适宜性的培训内容与方式;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强化正规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责;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1]在推行过程中显现出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2]因此,本研究以“培训—职业匹配”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的调研发现,农民田间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需求,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以及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农民田间学校缺乏资金投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因此,为提升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质量,其培训目标、时间、内容、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应与农民需求相匹配,构建“培训—职业匹配”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农民主体层面、培训层面、政府层面的三大困境,可以通过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宣传、精准确定培训对象、合理开发培训内容、采用科学的培训方法、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大经费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路径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型农民分类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各项培训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各类农民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农民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较低。文章在总结各地、各类农民培训的基础上,主张农民培训应该分类进行,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把农民分为农村一般劳动力、农业大户、回乡创业人员、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等培训对象,并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盲点”识别及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青岛市六区市546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数据,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盲点”,并解析其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破解“盲点”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盲点”表现为:培训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思想固化;培训方式设置单一、创新性不足;培训内容设置与市场脱节;培训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培训师资保障制度、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为此,文章从政策层面、培训机构层面和农民层面提出破解对策,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9.
卢华 《教育与职业》2021,(1):96-100
文章从培训对象、培训主体和制度环境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认定标准不清、保障机制欠缺,农民内生动力不足,培训内容和现实需求匹配度低,分区分类培训缺乏等现实困境.对此文章提出要统一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及管理制度、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形成以农业产业链需求特点为导向的培训框架体系、开展点单式和高层次培训、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农民工大量返乡。各地政府都把新型农民培训列入民生工程,为农民工再就业、返乡创业创造条件。但采取什么形式,培训哪些内容仍是各地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宁波市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农民培训工作起步早,而且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制定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介绍了宁波市农民培训的措施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