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建国以来,灾害现象每年或大或小都有发生,这一时期,我国依旧延续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形成的系列防灾减灾先进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和完善了若干防灾减灾思想理念,持续把防灾减灾作为国家发展事业的关键。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思想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共产党防灾减灾思想在主旨追求、救助措施、价值理念、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四维透视。  相似文献   

2.
灾难是媒体的热点,相比较而言,防灾减灾是新闻的冷点.媒体应该报道哪些防灾减灾新闻?如何处理与防灾减灾组织的关系?在防灾减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美国媒体有一套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思想为研究对象,从防灾减灾理念之基点、准绳、效验、通达等四个主要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防灾减灾理念中的群众路线印迹。  相似文献   

4.
肖鹏  张栋 《北京档案》2011,(9):42-43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国内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维护和确保档案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技力量与人类精神──《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出版回顾黄健《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以下简称《防灾减灾》)正式面世了,这是一部关于洪涝灾害和依靠科学技术防灾减灾的科普读物,它应用多学科对洪涝灾害的成因、特点和防御进行综合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书义 《大观周刊》2012,(33):135-135
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如何积极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因此,清晰认识灾害种类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拥有资源、人才、设施、政策等优势,能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特色服务。高校图书馆能够从教育基地、网上阅读阵地、参谋咨询、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方面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儒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学之精髓"天人和谐"、"贵人重生"、"爱民济众"、重"和"轻"争"等价值理念中所富含的防灾减灾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对其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梳理,希望对防灾减灾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园林绿地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为市民和旅游者提供服务、防灾减灾、使城市永续利用等功能作用,文章以蚌埠市为例,分析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战明  王宇飞  林凌 《今传媒》2020,28(1):23-24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紧跟媒介发展趋势先后开通了气象官方微博,不断扩展气象信息的发布渠道,以此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官方微博发展至今,集受众知情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情导控功能、民意互动功能、科普宣传功能为一体,丰富完善了公众气象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提高了防灾减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属气候型农业,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天吃饭.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档案资料为农业生产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气象档案在农业服务中的防灾减灾功能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灾害主题公益广告社会背景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对公益广告在防灾减灾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重点研究近几年我国灾害主题公益广告的发展情况,指出了灾害主题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引起广告工作者的关注,提升公益广告的设计制作水平,进一步发挥公益广告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内植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图书馆内植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图书馆主要功能空间的植物装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及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为人们正确选择图书馆内装饰植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近几年青岛防雷工作,分析总结了青岛市气象防雷中心在强化防灾减灾、推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人们普遍感觉:媒体有关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报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甚至全球进入自然灾害频发期,全球化趋势加大了灾害影响的"蝴蝶效应",也提高了相关报道的关注度与需求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对防灾减灾新闻的态度发生了极大改变.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11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国家档案局5月12日在成都召开了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防灾减灾日。国家档案局选择这一天在成都召开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会议是别有一番深意的,  相似文献   

17.
探寻灾害报道的模式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近来,围绕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防灾减灾报道形成热潮;印尼海啸和我国南部部分省区因台风引起的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也令媒体投入不少报道力量,引起我们对防灾减灾报道的思考.我国是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科学的预报和公众充分准备是减灾的重要手段;而在人类的预防手段难以达到足够准确的情况下,公共安全教育是最好的灾害救援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减灾十年委员会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世界宣传日,今年的减灾宣传日是10月14日,主题是“减灾与媒体——防灾从信息开始”,强调各种媒体在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与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推广普及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而我国恰在全国军民万众一心,抗击今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迎来了这个日子。我们组织的这一组文章是前两期抗洪专题报道的继续和深化,探讨进一步加强减灾与媒体的关系,加强减灾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尤其是汶川地震后,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开始重视和关注档案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以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对档案的损害,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资源双重安全.在国家档案局召开的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杨冬权局长指出,"要进一步唤起广大档案工作者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能力".本文将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较完备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具备的条件和特征,以及编制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中央企业档案应急处置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减灾报道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完善媒体的减灾报道,加强全社会对灾难警醒预防的实效,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意识,引导人们反思和约束自身的行为等,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减灾报道如何进一步为减灾工作服务?三位国家减灾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