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赵璞  袁华 《大众科技》2014,(4):32-34
近年来,人脸识别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一个很热门研究课题。随着压缩感知理论的发展,稀疏表示已经成功应用于人脸识别。文章系统地综述了人脸识别的研究现状、系统,并重点介绍了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及求解,最后对人脸识别算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的概念、过程以及其发展和研究现状作了简单回顾,然后简要介绍了其应用领域,接着对人脸识别的常用方法进行分类综述,主要介绍了基于几何特征(Geometric Features)的方法、特征脸(Eigenface)方法、隐马尔可夫模型(HMM,Hidden Markov Model)方法、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方法以及弹性图匹配(Elastic Matching)方法,并分析了人脸识别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最后展望了人脸识别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比如身份验证、扫脸支付等。此外,在失踪搜救、安保、侦破、反恐等领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张学友的演唱会成了逃犯的梦魇、北大弑母案嫌犯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以及最新的劳荣枝案等,这其中都有人脸识别技术的功劳。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人脸识别目前在世界范围处于推广、普及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模式识别领域,人脸识别早已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息并不完整,受现实因素制约,往往存在分辨率低,尺度变化大,同时受到光照、运动姿态以及遮挡物等的影响,如何利用这些不完整信息下的图像来进行人脸识别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学者想要克服的技术难关。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完整信息下的模糊人脸图像复原方法,并在复原重建后的图像的基础上来进行人脸识别研究,最后展望了不完整信息下的人脸识别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稀疏表示的方法对人脸识别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率。小波变换把人脸图像分解为一幅低频人脸图像和三幅高频人脸图像,低频人脸图像代表人脸图像的全局(整体)信息,高频人脸图像代表人脸图像的纹理和边缘等细节信息。低频人脸图像在人脸识别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用正交投影的方法对低频人脸图进行识别得到的低频人脸图像分类隶属度。高频人脸图像在人脸识别中同样存在不可忽略的作用,用基于领域能量的方法把三幅高频人脸图像融合为一幅高频融合人脸图像,然后用稀疏表示的方法对融合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高频人脸图像分类隶属度。最后把高、低频分类隶属度融合确定人脸图像所属类别,与传统人脸识别方法相比,进一步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问题关键要解决的技术是光照问题及表情特证识别技术。对一系列人脸识别方法进行了综合性描述,阐述了人脸识别已经取得的方法和研究成果,给出了人脸识别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8)
随着我国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人脸识别技术中,计算机视觉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因自身具有准确性高、使用方便等优势被应用于公安机关的相关工作中。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安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公安工作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脸识别技术是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技术支持,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进而实现人脸识别的目的。根据算法的不同,有基于2D识别算法和3D识别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系统。但不管基于何种算法,均面临欺骗攻击、技术利维坦及责任风险等社会风险。欺骗攻击包括2D欺骗攻击和3D欺骗攻击;人脸识别技术利维坦是集人工智能“赛维坦”和大数据“数字利维坦”于一身的复合型技术利维坦;责任风险表现为现有的过错责任原则无法有效地对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责任规则进行划分。为防范人脸识别技术的社会风险,除需对该技术进行深度研发外,更需要从该技术系统的应用端出发,对该技术使用的范围、手段和目的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4)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的面部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现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本文首先对深度学习和人脸识别的概念进行了简述,然后对现有领域主要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举出人脸识别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指出现有人脸识别方法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未来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脸识别正在引起学术界和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它正在越来越多被应用在安全验证系统、医学、档案管理、银行和海关的监控系统及自动门禁系统等。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及其应用作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MATLAB环境下,取ORL人脸数据库的部分人脸样本集,基于PCA方法提取人脸特征,形成特征脸空间,然后将每个人脸样本投影到该空间得到一投影系数向量,该投影系数向量在一个低维空间表述了一个人脸样本,这样就得到了训练样本集。同时将另一部分ORL人脸数据库的人脸作同样处理得到测试样本集。然后基于最近邻算法进行分类,得到识别率,接下来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人脸识别,最后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和最近邻算法进行综合决策,对待识别的人脸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face recognition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rom the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communities. Because of the wide variation in face images, face recognition for real applications remains a very challenging problem. A large number of face recognition algorithms, along with their modifica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typical algorithms that aim to overcome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in the face recognition task, the variations in face pose. These algorithms are categorized and briefly described. Future research challenges in pose-invariant face recognition are also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3.
黄丽慧 《科教文汇》2014,(4):201-202
当前师范生就业困难越来越大,就业率越来越低。师范生对就业的认识、择业价值观、自身的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师范生应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专业素质,促进自身就业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见的基于PCA的人脸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所遇到的计算量大、分类特征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PCA+2DPCA的人脸识别方法,并通过实验,利用ORL人脸数据库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小波域红外能量图人脸识别技术不但可实现全天候人脸识别,而且能够减少人脸识别中的数据复杂度,但是其识别率和时间花费与小波基的选取有关。为此对几种常用的小波基分别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正交性和对称性的小波具有较高的红外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中读者身份的识别是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的校园一卡通是针对物的识别,而基于指纹识别的身份鉴别的接触性和易破坏性,有悖于图书管理的人性化。采用Adaboost算法根据人脸面部的灰度分布的Haar-like特征进行人脸检测和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提取特征脸进行人脸识别,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图书馆借阅管理,使读者身份的识别从对物的识别提升为对人的识别,提高了借阅管理系统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7.
李爽 《科技通报》2012,28(8):80-82
针对传统考生身份认证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考生身份认证系统。首先利用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考生人脸图像,然后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并将人脸特征输入到人脸特征库进行匹配,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人脸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考生身份识别的正确率,减少了识别时间,能够很好满足实际考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SVM的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宇 《科技广场》2006,2(2):18-19
该文使用PCA来提取人脸的特征,克服了K-L算法计算量大,计算耗时长的缺点。实验表明该算法减少了特征提取时间。然后运用SVM来进行人脸识别。将两类分类问题的识别策略应用到多类分类问题,以ORL人脸库做的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