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肃省2000年水资源足迹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水资源足迹是真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水资源足迹核算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文章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甘肃省为例,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核算并分析了2000年的虚拟水消费和水资源足迹.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省全社会的水资源足迹为221.231×108m3,人均水足迹为865.24m3/人·年和2 371L/人·天,大大高于统计的水资源利用量;虚拟水计算基础上的水资源足迹衡量不仅深刻刻画了人类对水资源的真实占用情况,同时对我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启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消费结构及消费模式和虚拟水进口.  相似文献   

2.
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37  
虚拟水是在水资源商品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背景下,Tony Allan于1993年提出的新概念。自问世以来,虚拟水以其形象的表达以及丰富的内涵,已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虚拟水研究的基本概念及量化方法,并从资源流动、资源替代、比较优势3个方面对虚拟水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目前关于虚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探讨虚拟水与水资源安全的关系;研究国家或地区间虚拟水贸易及其导致的虚拟水流动;通过水足迹计算来揭示人类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占用。作者认为,“虚拟水”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水资源观,将成为相关水问题研究的重要的创新领域,并就水足迹概念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启示和我国开展虚拟水相关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   总被引:212,自引:0,他引:2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区水和粮食的安全.文章引入虚拟水的概念,将水资源管理分为供给管理、需求管理、内部结构性管理和社会化管理四个层次,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水资源社会化管理与水资源恢复重建的关系;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为例,初步计算了2000年西北各省(区)虚拟水消费量,表明虚拟水是不可忽视的水资源形式;探讨了虚拟水战略的政策含义,提出了实施虚拟水战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辽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虚拟水战略对于保障辽西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用虚拟水相关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辽西主要农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计算及对未来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预测,提出进口虚拟水的方式是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九龙江流域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文俊  曹文志  王飞飞  陈劲松  曹娣 《资源科学》2012,34(10):1905-1912
以虚拟水为基础的水足迹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水资源概念,本文运用该理论对福建省九龙江流域进行了水足迹计算,并应用了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足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其他研究结论和水资源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水足迹计算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人均水足迹计算值为1440.695m3/(capy)。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自给率为96.26%,进口依赖度仅为3.74%,对内部水资源依赖度较高;内部效益均不大,万吨水足迹人口密度为6.94人/万t,水足迹经济效益23.81元/m3,水足迹土地密度为36.4万m3/km2;水资源净贸易输出量为3.53亿m3,贡献率为3.80%,呈现较高的外向型;水资源匮乏指数为54%,水资源压力指数为57.80%。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足迹计算值显著大于水资源公报数据,人均水足迹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水匮乏度极低,水自给率较高。总体而言,九龙江流域水资源状况较为理想,但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水与水足迹理论、脱钩理论对江西省2003—2012年的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江西省人均水足迹均值为1 783 m3,高于"国际水足迹组织"测算的2011年中国人均水足迹1 700 m3;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从2003年4.39元/m3增加到2012年的8.57元/m3,且此期间水足迹强度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明显提高,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脱钩分析显示,分析期间大部分年份江西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评价结果为弱脱钩的初级协调,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水足迹的估算   总被引:31,自引:9,他引:31  
马静  汪党献  来海亮  王茵 《资源科学》2005,27(5):96-100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的概念,计算了我国及各区域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分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计算了我国国际和国内区域间的虚拟水流量,以及相应的水足迹和水的自给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高度自给的国家,但区域间差别较大.绿色水在我国国内总用水中占具了较大份额,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北方地区通过农产品贸易1999年向南方地区输出的虚拟水达到520×108m3,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同时认为,人的消费模式,特别是膳食结构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非常显著,我国人均水足迹的计算结果与这一结论基本吻合,因此倡导节约的消费方式,研究并推荐符合中国国情的膳食结构,将有助于全面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基于我国南北地区间水资源禀赋差异大的特点,提出应通过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对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战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才志  张梦飞 《资源科学》2018,40(9):1843-1854
本文提出“海洋等效虚拟水”概念,以陆海统筹思想为指导,采取陆海同功能产品或服务可等效转换的思路,从食物、废水净化、发电三个角度分别提出“海洋食物等效虚拟水”、“海洋环境等效虚拟水”和“海洋能源等效虚拟水”。以中国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探究在海洋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海洋产品或服务对陆地淡水资源的等效替代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海洋等效虚拟水总量呈U型变化趋势,从2006年的182.05亿m3,先下降到2011年的145.03亿m3,又上升到2014年的165.68亿m3。研究期间海洋等效虚拟水含量占用水量的比例达6.4%,未来海水养殖等效虚拟水和海上风电等效虚拟水的显著增加将促进海洋等效虚拟水含量进一步升高。此外,本文根据中国海洋等效虚拟水结构性特征提出优化方向,并根据各省市海洋等效虚拟水结构性特征提出具体的优化设计,为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等效虚拟水的发展提供借鉴。海洋等效虚拟水的稳定供给必须在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合理利用海洋实现陆地水资源补充是解决沿海地区未来水资源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农产品虚拟水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虚拟水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CROPWAT软件、CROP数据库和CLIMATE数据库对黑龙江省虚拟水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通过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出了2003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和2003年虚拟水贸易量.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是一个虚拟水净出口地区,2003年输出虚拟水量高达6.3058×109m3,占黑龙江省总供水的25.6%,粮食虚拟水净出口高达5.764×109m3,占农畜产品虚拟水净出口的91.40%.说明黑龙江省出口的一直以耗水量大的产品粮食为主.这种贸易状况对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黑龙江是不尽合理的.从虚拟水的角度出发,黑龙江省的农产品产业结构及进出口贸易有待于作某些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况扬 《科技广场》2014,(5):156-159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新媒体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综合概述了三维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用方法。为新媒体技术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指明了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2.
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一种选择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虚拟水交易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新选择.本文介绍了虚拟水和虚拟水交易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的水危机和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和粮食问题的建议.作者认为未来30年,中国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将更加显著,中国要在30年左右的时间增加1.5×108t粮食生产能力难度比较大,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完全解决粮食缺口,虚拟水交易成为解决此缺口的一种选择.作者根据全国目前实际缺水量,结合其它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虚拟水交易需要解决300×108m3的水资源缺口,需要增加进口粮食3000×104t.增加进口3 000×104t粮食不会动摇世界粮食市场,我国外汇储备能满足粮食进口的需求.虚拟水交易对农民增收也是一种机遇.与南水北调工程相比,虚拟水交易成本比较低.因此,作者认为增加进口3 000×104t粮食解决中国目前和将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是可行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邹君  毛德华 《资源科学》2008,30(8):1122-1128
为量度区域虚拟水战略实施的适宜性以及虚拟水战略背景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影响程度,定义了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概念,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从水资源禀赋、非农水资源需求、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发展现状4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12个指标的综合定量评价体系,进而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内陆31个省级行政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在评价结果基础上,将31个省(市、区)划分成高优势度组、较高优势度组、中等优势度组和低优势度组4种类型区,并给出每一类型组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水资源规划管理和虚拟水研究等方面的差别性建议。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呈现较为典型的“东部高、西部低”,“南部和北部高、中间低”的带状分布规律;从虚拟水战略优势度等级结构来看,基本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纺锤型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WPI模型的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曹茜  刘锐 《资源科学》2012,34(7):1306-1311
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贫困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水贫困理论为基础,在调查和分析赣江流域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应用WPI方法,从水资源状况、供水设施状况、资源利用能力、资源使用效率及资源利用对环境状况的影响五个方面选择16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建立一套流域水资源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状况有所改善,水环境质量呈逐年变好趋势,从水资源管理角度来看,环保投资指数成为影响水资源贫困水平的主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虚拟图书馆与图书馆的虚拟运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晓津 《情报科学》2001,19(3):247-249
本文主要论述了虚拟运作是图书馆借助外部力量以发挥更大作用的组织管理模式,物理的图书馆通过虚拟拟运作通向虚拟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王香莲 《科技广场》2013,(10):227-229
城镇给水工程对城镇居民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西省某城镇给水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该城镇给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构建虚拟实验环境中的应用,对虚拟实验环境的开发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但在信息化相对比较落后的一些高校,许多教师因机房管理需要而使得该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受到种种限制。虚拟机技术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种机房管理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本文阐述的是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使用虚拟机及虚拟软件来设计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