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行为训练与心理体验的要求,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丰富素质教育手段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双突破,对于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开展行为训练与心理体验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也属于课程的一种,具有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等特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隐性课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教育适应学生的重要体现。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必要、明智的选择。本文以兰州市秦安路小学为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以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今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育者就应高度重视和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教师队伍,让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建立心理档案,把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参考;走进课堂,全方位地开展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给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推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作为教师要深知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师范专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为师范专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实践经验,并对师范专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载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发展和完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2006-2012年间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新教材较早期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学校体育课程在强调发展“体适能”的基础上,同时应重视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文章对“心适能”的概念、范畴进行了阐释,阐明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在通过体育课程内容的变革,培养符合新健康概念标准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发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需要教育工作者清楚课程思政含义与特点,基于课程思政实施可行性,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载体等层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促进院校教育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基于体验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优势,探讨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主要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大学生的需要,对传统心理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要。笔者将艺术治疗的方法用于课程建设中,把艺术和心理有机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引进社会工作的理念、工作方法是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发展的一大重要尝试。社会工作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的必要性表现在改革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观念支持,其工作方法也能为高职心理健康创造新的工作模式。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创造性地提出社工人文精神,为社会工作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实践探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大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要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已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矫正和治疗,而要适应时代发展,应当探索以系统性、全方位、普遍性为特点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解决大学生各个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特殊教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传统课堂教学理论讲授多而应用实践少,心理教育成效不明显。本研究引入了项目化的概念,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将项目教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完成了课程的整体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项目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设计,以及考核评估方案设计等,以期能促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科教育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规划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三门课程的教育效果不理想,实践指导能力较弱。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进行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既创新了高校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又增强了三门学科教育的实效性。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建设保证了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推动辅导员专业水平和工作胜任力不断提高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一直都是学校关心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关系着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着校园的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以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课程开展实践过程当中出现的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意义的论述,提出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原则,着重对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即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课程思政教育手段、课程思政教育运行载体,旨在研究如何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为立足点,将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导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使之成为通过对分课堂形式体现情境教学内容的积极取向,致力于运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的积极体验来强化其积极品质的自我发现和提升,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观念的发展,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应用模式,具有可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隐性课程隐含于课堂内外,通过心理暗示作用于学生。积极心理学理念中的三大支柱,即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机构,为隐性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更为持久。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的非权力影响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创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鲜明的延伸体系三个方面,阐述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院校心理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此,除了专业课程教育外,高等院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花大力气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方面进行学科研究,从而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在诸如思想工作、文化传统教育以及爱心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