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陈英 《考试周刊》2012,(63):116-116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一定的"空白",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画皆妙处的艺术境界。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在教学预设中巧"留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同时在生成中绽放出课堂真正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中国艺术历来讲求空白的妙用,"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确,在墨分五色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任人遐想,可以是长空万里,也可以是碧波万顷,起到"无形胜有形"的奇效。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保留内容,让学生思考、探究、创新,而这也是教学中所说的"留白"。  相似文献   

3.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其脉则远矣。"这是宋代一位画家所言,意即画山不画出山顶,只画出云霞缭绕的山腰,足可想象其高;画水不画出源头水尾,只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足可想象其长。这便是"空白"的魅力,把它迁移到课堂教学之中,自然会匠心独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会给学生回味思考,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陈蕾 《成才之路》2011,(24):49-49
时下,一些教育现象令人担忧,比如课堂教学的"满堂灌"现象,使得教师疲惫,学生也失去了自由发展心灵的机会。由此我想到了在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艺术,在中国绘画中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使"无画处皆成妙境",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这种"留白"艺术,对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同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记得宋代有一位画家这样说过:“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意思就是说,画山不要把山顶画出来,只要画出云霞缭绕的山腰,足可以想像其高;画水不要把源头画出来,只要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足可以想像其长。在教师管理中,如果给老师也留一点“空白”,那么无疑会提高教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多地发挥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一、时间上留一点“空白”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教育哲学在信息汪洋中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教师要…  相似文献   

6.
宋玉玲 《甘肃教育》2010,(11):42-42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省略不写、写的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我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让他们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曲韶丽 《辅导员》2010,(14):46-47
把玩画作时,山水画中的"空白"艺术,引我深思。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你看,写景抒情时,龙走蛇飞中,画山画水间,铿锵玫瑰里,留下些许"空白",静谧中犹生灵动,含蓄的意境,坚挺的笔势,亮丽的色彩,美妙的旋律,跃然而出,确能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昕 《考试周刊》2011,(15):210-211
计白当黑,似乎这空白就足以言说很多很多,画外之音,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很有些玄味在里面。在教育过程中,其实不妨借用一下,留一些空白,适当的空白,适当的留白,不仅是智慧,而且是一种"狡猾",更是一种必须,当然也包括信任。给学生以空白,留出一段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供学生自省,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起点,自己自动修正错误,这样的效果应该说是一种教育的无痕。  相似文献   

9.
如"花香无影却意蕴万千"一般,"空白"是一切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给读者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妙空灵的艺术感受。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空白点,为文本、学生、教师提供了融会贯通的平台。教者应根据文本特点,抓住空白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巧妙练笔,让学生植根于文本,  相似文献   

10.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空白"与物象的构造关系上看,"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之中.这里的"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比如在绘画艺术中,就很重视追求"妙在空白""难得空白""空白是画","尝见一副八大山人画鱼,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勾点寥寥数笔,一条极生动的鱼,别无所有,然而顿觉满纸江湖,烟波无尽."(黄宾虹语)整张纸的"空白"使人觉得是水,鱼以"实"出,水以"虚"生.故艺术品中的"空白"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型",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魔术棒一点总是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经常挥一挥"魔术棒"点"词"成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一、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具体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那么,如何以最肯定、最优美的线条,在这片空白之上勾勒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呢?下面,笔者想就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几点看法。一、观察方法"导"中求——得之于心,应之于笔"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影响学生写字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是观察力。学生对于汉字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都需要专注地观察和自我建构。俗话说"得心应手",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先要得之于心才能用之于手。对低段的孩子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细微处,从形象处着手,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从而在悄无声息中将观察方法引导、渗透到学生心底。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一些知识功底深厚,教学细腻扎实,每一节课都紧针密线,精心雕琢,为学生扫除一切障碍的教师,其教学效果往往不及那些大刀阔斧,简约粗犷,充分相信学生的教师,认真分析起来,后者就是在不自觉中运用了"空白"艺术。那么如何创造和利用空白来带领学生进入无声之境呢?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空白”与物象的构造关系上看,“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之中。这里的“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比如在绘画艺术中,就很重视追求“妙在空白”“难得空白”“空白是画”,“尝见一副八大山人画鱼,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勾点寥寥数笔,一条极生动的鱼,别无所有,然而顿觉满纸江湖,烟波无尽。”(黄宾虹语)整张纸的“空白”使人觉得是水,鱼以“实”出,水以“虚”生。…  相似文献   

15.
王颖 《考试周刊》2010,(38):127-127
每个班级的学生总有好与差之分,教师既要关心好学生,又要更多地关注"差学生"。教好好学生并不难,只要老师一指点,他们就能举一反三,有显著的进步,而"差生"则不然,一个知识点可能教师已经反复强调,可对于"差生"则一点效果也没有,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受"差生"。  相似文献   

16.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教学"布白"艺术是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效果的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恰当"布白",能在学生心理上营造一种悬念,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  相似文献   

17.
朱敏 《现代教学》2014,(12):46-47
美术是一门丰富多彩、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根据美术学科教学的内容不同,其课型也有多种,一般有技能学习课、综合创作课、欣赏感悟课等课型。我在绘画技能课中采用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先画、共同辨画、扶正再画"作为课堂主要环节。1.学生先画运用学生先学最大化策略,给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先学,目的是充分暴露学生掌握某一绘画技能的"相异构想"。"先画"的时间,可以在当堂课内,也可以是前一次课结束前的几分钟。  相似文献   

18.
记得宋代有一位画家这样说过: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意思就是,画山不要把山顶画出来,只要画出云霞缭绕的山腰,足可想象其高;画水不要把源头源尾画出来,只要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足可想象其长。同样道理,我们在写作时,不要怕人不懂,把话说尽了,使文章“言尽意尽,全无余味”,而应“引而不发”地留点“空白”,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这就是写作上的“空白”艺术。由此想到我们有些同学写作文时,喜欢似竹筒子倒豆,把什么都抖出来,写得太“满”,太详尽,直露无余。这样的文章,写得很累…  相似文献   

19.
布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下空白。其功能在于给欣赏者创造广阔的空间,通过欣赏者的想像、体验等活动,进行“二度创造”,从而使艺术作品达到“无画处皆有画”的高深艺术境界。落实到教学上的布白艺术,是指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白,通过激励、引导、启发、点拨,促成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20.
<正>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出空白,达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但课堂教学留白有别于艺术大师作画的留白,它不仅仅是一种空白,更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内思考与探究,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白不是避而不谈,也不是简省,更不是避重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