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供优质的数学学具有助于幼儿学习数学、习得关键经验并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学具在幼儿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价值、学具的要求与标准以及学具的操作方法与指导等。在幼儿数学学习活动中,学具材料的来源可以多样化,学具的操作需要教师的引导,学具的选择要遵循适宜性、目标导向和生活化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说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学具动手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具的使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具进入课堂为学生实践和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培养自主求知的学习品质搭建了桥梁。学具的运用使课堂不再是沉闷的传递接受型的教学,学生们也不再是被动的吸收现成的知识理论,而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思维活动的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他们利用手中的学具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指引下动手、动脑做数学,在积极的操作活动中发现新知,在讨论探究中获取新知,在分析比较中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学具为他们创造性的学习数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学生们在实践探索中,能力、智力、思维方式都得到了培养,创新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具成为学生通向知识的桥梁,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从而去创造数学呢?  相似文献   

4.
抽象性是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提供学具或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学习内容。近年,在小学计算教学中使用学具或直观图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特别需要相应的学具、教具,教师在准备实验时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能在教师准备的教学过程中参与数学活动,拓展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学生受年龄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数学活动经验都是在动手操作中积累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学具,通过学具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通常会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天性,精心设计数学操作活动。此时,学具的应用就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误将学具当玩具,误将教具当学具,既没有充分发挥学具的引导作用,相反还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困扰。那么,如何将学具有效运用在低年级段数学课堂中呢?笔者  相似文献   

8.
以学具教学作为一个突破口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妙趣横生,让数学课堂精彩飞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逐渐得到重视,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运用学具的技巧。巧用学具可以让数学学习步步生趣,让学生获得层层感悟,对知识的发现环环深入,对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学具,学具的运用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操作与思考的空间,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实现了学生学习地位、学习方法的全面变革,能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操作学具的乐趣、数学探究的乐趣。本文对如何将学具恰到好处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基本技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11.
黄仁庆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拓展其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我们教师在数学中就要善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如在教学“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学具包,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提出问题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摆学具画图,剪拼图形,制作图表等。而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进行什么活动,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观察、操作、猜测、证实等。显然,学生所进行的观察、操作等活动并不是学生自己所需求的,学生的学习和操作是被动的。怎样想到需要操作?如何进行操作?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必须给学生的操作注入一股动力,帮助学生借助操作来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具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好学具,掌握学具使用的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上好数学课外活动课 在数学课外活动课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的内容,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课所用的教具、学具,积极开展数学活动,改变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受益,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其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有效借助学具与教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而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主要的学习技能还是需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平时压抑的课堂氛围以及传统而又呆板的教学方法是无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针对教师如何借助学具与教具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说数学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数学是数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说数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和数学交流意识、意愿和能力,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学生的数学学习观.教师在说数学活动中要重视为说者保驾护航,注意开展说数学活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灵活使用学具可使教学变得直观,学具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活动上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乐学、会学。一、巧用学具学具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为学生所使用,教师在设计学具使用时一定要"巧"。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学具盒中的小直尺,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  相似文献   

18.
学具操作是一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学习活动,具有直观形象、易于构建概念表象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恰当地运用学具操作,能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记忆更加牢固,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及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获取,而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只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使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已成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契机,通过学具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更是教师的不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