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儿童社会化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本能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新精神分析派则增加了对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视,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自身向健康人格的成长潜能。尽管这些流派对儿童社会化问题的解释各有特色,也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为我们进行儿童社会性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学依据。 一、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是社会性教育的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这一观点开拓了“社会认知”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将儿童的认知发…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一种相互依赖的生态式存在。儿童和教师作为学校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子,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成长发展的。教师会以他的知识、情感、人格影响儿童.儿童也会以其经验、情感、个性反作用于教师。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双方“共生”“共荣”的结果。教师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儿童的社会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反向思考一下,儿童也未尝不是教师再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甚至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实行着对教师的文化改造。然而,回到教育的现实中,儿童和教师相比,在制度化的教育范围内终究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对于占据制度高位的教师,儿童能对教师进行文化改造吗?有哪些具体表现?改造的方式和过程如何呢?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3.
视频资源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尽管年幼儿童通过视频进行了学习,但在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视频学习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因此,理解年幼儿童视频学习的视角应当从对认知发展的关注转换到对社会性发展的关注上来,在年幼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理解视频学习,揭示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视频资源不应是单纯的知识载体,而应当成为儿童的社会伙伴。考察视频环境中年幼儿童的学习,应在儿童、他人和视频构成的互动系统中,关注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的动态协调。强调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可以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论的建设带来新思路,也可以为视频资源的教育应用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视频节目的设计与制作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视频资源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尽管年幼儿童通过视频进行了学习,但在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视频学习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因此,理解年幼儿童视频学习的视角应当从对认知发展的关注转换到对社会性发展的关注上来,在年幼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理解视频学习,揭示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视频资源不应是单纯的知识载体,而应当成为儿童的社会伙伴.考察视频环境中年幼儿童的学习,应在儿童、他人和视频构成的互动系统中,关注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的动态协调.强调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可以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论的建设带来新思路,也可以为视频资源的教育应用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视频节目的设计与制作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性是儿童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成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0-6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是幼儿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持续最久的一种因素,是个体社会化进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动因。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父亲和母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最早的教育者、示范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6.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意义什么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西方众多学者对此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例如,心理学者齐格勒强调: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通过社会知觉,人们觉察他人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人们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美国一位影响颇大的心理学家墨森则认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  相似文献   

8.
单亲家庭中儿童性别角色的移位及其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是的社会性之一,也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单条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单亲的子女性别角色的获得又常常是被忽略的问题。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外部化的影响以及自身的认知发展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单亲家庭儿童易出现性别角色的移位。本根据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实施恰当的性别角色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源于人类社会生活之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性是人类的特性,是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其社会规范、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诸社会化特性的内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也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儿童社会性发展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源于人类社会生活之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性是人类的特性,是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其社会规范、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诸社会化特性的内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也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儿童社会性发展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观点采择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发展指个体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的过程,即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对于社会化,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外部因素人们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因又是什么?近二三十年来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趣为这一问题作了回答,而观点采择在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章从观点采择的含义,分类及过程方面出发,探讨观点采择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诸方面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培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有效措施,从而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的道德发展是一种社会化过程,个体能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社会性自我”,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理解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各种复杂而深刻的道德关系。离开这种社会化过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R·L·赛尔曼在道德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另辟了研究社会认知的新领域,进一步研究人们在实践中如何认识到他人的看法和观点、思想、动机和意愿,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叶妮 《学周刊C版》2011,(11):198-199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人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社会性发展是动态的过程.一种逐渐建构的过程。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培养.其中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儿童社会性教育也不断加以重视。而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其在以后的社会适应中也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儿童成人后在社会中立足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情绪理解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情绪以及情绪如何起作用的认知.情绪理解可能在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或者调节作用.在对儿童情绪理解进行研究时,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口的出发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声像测量法、情境故事法、情绪访谈法和情绪理解问卷法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教化儿童,儿童认同社会,学者们通常把儿童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社会化”。有了这个社会化的进程,儿童才能从一个出生时仅具人类形骸而不识人间世事的“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知识、具有高度智慧和理念的社会成员。幼儿期正是社会化进程的起始阶段,因而至关重要.他们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并能乐观地对待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状况,因此,在幼儿期,社会性的发展对幼儿的一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或准则,它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尺度。儿童期是儿童产生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并形成最初个性倾向的时期。儿童可塑性大,容易受到具体形象的感染,养成各种习惯,因此,儿童期是实施教育的良好时期。道德来自生活,道德发展依赖个体成熟及化塑造,儿童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通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活动而获得。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于惠 《山东教育》2005,(15):8-9
社会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愿与行为特征,是社会化的产物.儿童社会性发展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统一,是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内容,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环境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工具等,它们形成了儿童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实际的社会性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游戏也能促进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使幼儿从自我中心状态过渡到能够考虑到他人,并学习与他人协调平衡,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幼儿期正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开端时期,为了适应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幼儿必须逐步了解社会的生活知识,掌握社会的行为规范,这些只能在社会交往中实现,而游戏则是幼儿实现这种社会交往的重要场合。在游戏中幼儿作为游戏集体的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会技能。有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难以驯服,调  相似文献   

20.
合作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从而影响其社会化进程.儿童的合作认知和合作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观点采择、移情和道德推理是合作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的价值取向、性别、自我认知、情绪及文化背景等也对合作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合作认知和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