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台湾的闽南籍移民后代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不亚于原乡,这除与提倡勤奋读书、造就人才的社会风尚相关外,还与台湾经济的增长和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主导下的功名驱动、闽南移民及其后代到台湾任教、文化素养在社会竞争中占有优势等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闽南人素有海上冒险的习惯,常飘洋出海四处谋生。阅台隔海相望,台湾是他们最近的目标。所以在开发台湾的早期移民中,以闽南人为最多。闽南人在宝岛台湾兢兢业业地辛勤劳动,最终逐步地完成了对台湾的开发。这里,我们试图从闽南人对台湾开发的阶段及其内容,闽南人开发台湾的组织形式以及阿南人对台湾社会风俗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考察闽南人开发台湾的状况,以求客观地评价闽南人对台湾开发的历史功迹。一、闽南人对台湾的开发秦汉时代,就有泉州人零星地飘过海峡到达台湾。但是,对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则始于明朝天后年间,从明末到晚清,对…  相似文献   

3.
福建与台湾关系之密切 ,超过了大陆任何一个省份与台湾的关系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福建与台湾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交融之外 ,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交融 ,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从明郑时期到清末 ,可称为福建与台湾教育的完全交融期。日据台湾时期 ,交融虽然暂时中断 ,但联系并未停止。抗战胜利后 ,在政治一体化的大格局下 ,两地教育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可称为新的基础上的交融期。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两岸完全隔绝 ,在教育上没有任何联系。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4.
“八卦剑狮”是闽南和台湾地区民间特有的一种辟邪物,它是受中原文化影响,并在福建闽南深厚的宗教文化土壤上形成的民间图式。它融合了佛教、道教等多种元素,极具闽南地域文化色彩。台湾的八卦剑狮随福建移民传入台湾,闽南八卦剑狮图式在台湾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既显示了闽南文化对台湾的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闽台民间艺术同根同源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5.
正漳台两地有着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渊源,台湾现有人口中1/3祖籍在漳州。而作为地处漳州的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建设高校,闽南师范大学在对台学术和教育交流方面具备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学校以闽台文化研究和交流为抓手,扎实做好闽台教育交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和经验(一)结合特色地缘优势,打造闽台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平台学校积极打造闽南文化研究平台,成立闽南文化研究院,建立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创新团队,主办福建省唯一的闽台文化研究刊  相似文献   

6.
河南与台湾历史文化联系源远流长,略而言之,经过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种形式:第一阶段是秦汉及以前,豫、台联系忽隐忽现,似无还有;第二阶段是汉末以来至清以前,此时的河南与台湾跨越时空,经过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中转建立了联系;第三阶段是清代以来,河南与台湾有了直接往来,建立了直接联系。正是这些历史上的联系使河南与台湾同根同源、血缘相亲、文缘相连,谱写了豫、台一家亲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7.
台湾居民有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四大族群,其中闽客两大族群互动最为密切,尤其是械斗频发。清代台湾开发过程中,闽南人与客家人因官府的"分而治之"战略、经济利益的纠葛和族群气类的差异而时常发生大规模的分类械斗。闽客的械斗给台湾民众的生命财产、社会安定及文化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了解清代台湾的闽客械斗,不仅是了解清代台湾历史的重要环节,而且还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当今台湾族群政治。  相似文献   

8.
多彩多姿的闽南家族文化,随着历史上大批金门人外迁而传播于台湾和东南亚各地,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其外观形态和内在逻辑,对这些地方的文化形态,对外迁金门宗亲社会及与祖地关系均发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古汀州府和龙岩州衍化发展的龙岩市,与台湾有全方位的血缘、地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汀州古称客家首府,也是客家祖地,而龙岩县原属漳州府,后升格为龙岩直隶州,领漳平、宁洋县,是闽南人,也即"河洛郎".历史上大批赴台融人闽南(河洛)和客家族群,抗日战争胜利光复台湾后又有大量赴台人员被称为外省人.闽西的古越族与台湾原住民也有渊源关系,这种全方位的"五缘"是其他地域所少有的.  相似文献   

10.
大中华语区闽南语节目由闽南、台湾、潮汕三个层面的文化作为支撑。闽南语节目在传播上具有两种形态:把闽南节目作为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只单纯地把闽南语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闽南语节目按传播对象可分为对外、对台、对本地三种。大陆和台湾的闽南语播音主持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大陆力求走艺术化的路,但在相当的时间里没有走好;香港和台湾走的是自然化的路,并形成了相应的程式。  相似文献   

11.
分析闽台高校交流合作的现状。提出由于福建省对台教育工作的优势依然存在,双向互惠、双赢互补已成为闽台高校交流合作的基本原则,闽台高校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推动双方的交流合作等原因的存在,闽台高校交流合作的前景依然看好。  相似文献   

12.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日益被教育界及地方政府所关注,在日益频繁的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中,在闭台资企业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实施的人才本地化策略,为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闽台高职院校通过项目带动,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但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政策、经费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3.
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清时期福建宗教文化随闽籍移民传入台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福建祖庙为根、台湾开基庙为枝、台湾分灵庙为叶的宗教联系,为了维持和强化这种联系,闽台宗教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往来关系,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关系更加密切,大批台湾善男信女来福建祖庙进行谒祖,客观上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发展,升华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促进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闽台高校合作交流渐趋热络,呈现方兴未艾的趋势,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老本科和新建本科在教育教学模式、学生管理、分段对接、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招生就业、赴台研修、师资队伍等方面各有深度探索和优劣。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宏观层面,应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福建方面的高校,更应因校制宜,在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建构适应闽台合作办学发展的新的、稳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福建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先行先试全力推进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对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企合作、学校与教育协会合作、教育协会之间合作等五种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模式的特点、经验及其不足的分析,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必须制定针对两岸教育合作办学的规定、加强对台教育工作的规划与管理、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以及扩大经费保障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福建和台湾各方面的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台湾的高等教育交流具有广阔的空间.福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当积极学习台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丰富经验,更新办学理念。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充分利用台湾先进的教育资源来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展示自身的地方特色,促进两岸的教育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至今所见,中原姓氏入闽迁台之相关研究,在海峡两岸先后出现三个研究视角。先是福建地方史研究中涉及的中原姓氏入闽问题,此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等闽籍学者对福建民间家族再造中关于"闽祖光州固始"的回应。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跨区域移民史研究,尤其是闽台学者对闽南、客家姓氏祖地及姓氏播迁的溯源研究。然后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两岸关系缓和及闽台同胞寻根活动之开展,由豫、闽、台三地学者共同推动的两岸关系视角下的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研究。由福建地方史向跨区域移民史和两岸关系研究视角之转移,总体上呈现为历史向文化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分析闽台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和双方联合培养人才存在问题,阐述两岸应着重解决教育合作立法、学分学历壁垒消除、教学理念交流共享及加强合作模式创新等解决对策,为闽台高校艺术设计人才联合培养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论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互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闽台在高等教育领域里互惠共赢的合作突显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台湾高等教育学额面临严重的"供大于求",而福建高等教育供给相对紧张,两者可成互补之势;台湾一些高校师资优秀、国际化水平高,又可带动福建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福建作为大陆与台湾沟通的"先行区",在沟通两岸关系方面具有与台湾"隔海相望、血脉相连"的"五缘"优势。闽台文化的统一性及近年来闽台日趋频繁的交流都为两岸高等教育资源的互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闽南语流行歌的歌词从日据时期的初创期开始,就从未能够脱离开汉文言与国语(白话)的影响,这些歌词大多是文言诗歌的旧体形式(如对偶、押韵、长短句)与新文化新思想的结合体,并且大都采用文言、国语(白话)与方言语汇的交杂并用的书写方式.台湾早期的闽南语流行歌对此后台湾文坛的歌词创作有着持续的影响.据此可看出作为中华区域文学的台湾方言文学之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