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新的数字出版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最新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国民传统介质阅读率持续六年下滑,而网络阅读率六年来增加了6.5倍.(数据来源:2006中国数字出版年会)民众对于纸介质图书的阅读率下降,导致全国图书销售总册数停滞不前,单品种图书的销量下滑,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2.
一、“e时代”,网络读书频道火爆登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五年来持续走低。2003年,识字者的国民阅读率为51.7%,比1999年下降了3.5%。国民阅读方式正发生着革命性的转变,以阅读纸质媒体为主的传统格局正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分析优先数字出版对论文发表时滞和网络下载量的影响,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中,统计了6种期刊2013年第1期论文。结果表明:优先版发表时滞为228d,比纸质版平均提前了76d,加上1个月的印发时滞,能提前100d左右与读者见面。被统计期刊优先版篇均下载量为29.3次,能提高42.5%的网络下载量。这一新的出版模式,极有可能将彻底取代传统科技期刊纸质出版。  相似文献   

4.
常凌翀 《出版广角》2012,(11):80-8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兴起,数字化出版浪潮已成世界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低迷,国民阅读方式和阅读心态发生变化,国民阅读正遭遇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亟须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书香社会,增强文化自觉意识,重建阅读文化.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全新商业模式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和发行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出版已经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不可否认,单纯就技术而言,数字出版相比传统纸质出版更为先进。但是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投资者和经营者更关心的还包括风险控制、投入产出比以及赢利能力。目前虽然数字出版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赢利能力,传统出版社也纷纷涉足数字出版,但是真正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且从中赢利者并不多,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甚至尚不明朗,这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最大瓶颈。探寻适合中国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是推动传统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阅读率呈现下降趋势,而数字化阅读率和上网阅读率迅猛增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日趋加快。然而,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更多的是互联网运营商、通信网络运营商、电子产品制造商等传统图书出版产业外企业的身影,传统图书出版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首先,数字化对传统阅读空间一定存在掠夺.根据一直在做的国民阅读率的调查,2003年国民阅读率是51%,到2005年是42%,图书的阅读率下降.而网络阅读率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国民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较往年呈持续走低态势,网络阅读率则大幅攀升.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发展迅速,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莫大冲击,很多出版社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对于以出版科技图书为主的科技出版社,科技类纸质图书的生存困难重重,也一样面临着空前的挑战。笔者从事科技类图书出版13年有余,现就当前形势下科技类图书的出版谈一些看法。一、科技类图书具有其特殊性虽然出版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但据2012年结束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统计显示,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3.9%,比往年的阅读率增加1.6%,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5  相似文献   

10.
付江 《出版广角》2016,(15):41-43
纸质出版不等同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也不等同于免费模式。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需要变革的是传统出版的组织形式和产品流程,以“服务”为价值核心,构建起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内容的稀缺性为定价标准的现代出版生态。在互联网法治化日渐成熟的环境中,我们要不断探索纸质出版“互联网+”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赛树奇 《传媒》2015,(2):38-39
期刊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期刊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途径把期刊内容传播出去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具有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和传播网络化等特点.随着网络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电子终端的不断发展,逐渐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持续下滑,传统期刊赖以生存的根基开始动摇.  相似文献   

12.
沈元勤 《中国出版》2012,(19):31-33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正在改变着包括科技出版在内的中国出版产业格局,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与传统纸质出版并存的出版业态,并呈现出潜力巨大的发展趋势。如何选择数字化转型途径,确定未来数字出版发展的方向,是中国科技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兴起,数字化出版浪潮已成世界出版业发展必然趋势。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低迷,国民阅读方式和阅读心态发生变化,国民阅读正遭遇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亟需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书香社会,增强文化自觉意识,重建阅读文化。尤其出版界应坚守"内容为王"的出版理念,注重文化产品的内在品质,着力培育新一代公民的阅读习惯,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06,(5):73-73
4月2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初步成果: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而网络阅读率则大幅增长;我国国民杂志阅读率逐步上升,文化娱乐类、家居生活类和文学艺术类成为阅读率最高的前三类杂志;国民对图书价格接受能力在不断提高;文学类图书是读者接受程度最高的图书类别,目前市场最缺乏的图书是环境科学类,而近期读者计划购买的图书比例最高的是文化教育类;我国超过60%的居民知道“版权”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按需出版作为一种数字出版方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发展.按需出版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和数字出版技术,实现"即需即出",省去传统出版流程中的制版等环节,快速实现读者需求.按需出版虽在中国有多年发展,但仍与国外的按需出版差距较大.本文对美国和欧洲按需出版的发展模式、特点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按需出版发展需要的3个条件,分析了中国按需出版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期对中国按需出版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开展了8次。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10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在第1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有关方面正式对外发布了以下十大初步研究结论:1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阅读作用的认知程度较高,国民综合阅读率达77.1%,传统纸质媒介阅读率稳健增长,数字阅读接触率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是相较于传统纸质期刊而言新的出版模式,本文阐述数字出版的优势,对传统纸质期刊与数字出版的融合模式进行探讨,并结合当前数字出版环境对数字出版模式的制约,考察当下期刊纸质和数字双重出版模式的具体运作难点.  相似文献   

18.
杜都 《出版广角》2015,(11):26-28
从全球范围看,传统出版媒体融合普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使用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改造的数字化过程;第二阶段为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联动发展过程;第三阶段为出版流程重构和新媒体出版物迅猛发展的媒体融合过程.在媒体融合时代,大型互联网公司向出版业跨界袭来,小型技术公司通过出版模式的创新以及互联网用户理念、营销手法的升级也占据了一定的出版市场.美国的出版社如何应对,又对我国的出版有何启示,本文进行了相应的调研,从用户、内容、营销、技术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阅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阅读从符号中获取意义和知识.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网络阅读、数字阅读成为阅读的新趋势.然而“纸质图书消亡论”、“阅读危机”、“国民阅读率走低”等声音也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20.
史鉴     
报纸为阅读率最高文字媒体本刊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近日公布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报纸为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新媒体呈现强劲增长势头。调查表明,传统纸质阅读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报纸以73.8%的阅读率位于首位,图书阅读率止住自199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