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徐霞客游记》对保山独特风貌的展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霞客游记》以其独特的科学文学手法,用六万字、长达十分之一的篇幅全面介绍了保山的地质地貌、气候环境、风土人情、史迹典故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徐霞客游记》犹如点睛之笔,一扫保山“蛮夷瘴地”的历史蒙尘,对保山独特的风貌作了真切的展示。  相似文献   

2.
徐霞客在几十年的游历考察生活中,涉足半个中国,游迹纵横十九个省市。他给人们留下的宏篇巨制——《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是地理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学上的不可多得的遗产,被称为“千古奇文”。自然山水——我的山水——《徐霞客游记》中的“情”我们的祖国山川起伏,江河吞吐。纵观山光水色,难免牵启心灵,鼓动情致,自然也要形诸笔墨。  相似文献   

3.
1639年夏秋,徐霞客游历考察了永昌(今保山)各地,并在其旅游日记——《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述了明代保山地区的饮食隋况,通过其记述,从主食、肉食、副食、饮品四个方面对明代保山地区的饮食民俗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4.
徐霞客52岁时到达保山隆阳,在今隆阳区地界范围内共度过了82天的时光,除了缺失的那十天的游记外,还留下了32000多字的有关隆阳境内的游记,为后世研究明末时期的隆阳历史风貌和自然风物留下了可贵的信史证据。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游记》中所载的永昌府的山川、形势、寺庙、坟墓等内容,均透露出徐霞客的风水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院校中.教师以专书研究进行教学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徐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自然会想到.能不能将《徐霞客游记》研究引入教学领域.实现弘场优秀民族文化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挖掘《徐霞客游记》的价值呢?我们对此进行了首次尝试,在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开出“《徐霞客游记》研究”选修课.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构思、实践及体会作一整理,以求行家指教.(一) 在高等学校开设专书研究的首要条件,是该书的科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认为是“山经之别乘、舆记之外篇”,徐霞客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从《徐霞客游记》中人们可以窥见比之于西方更早的近代地理学的曙光.《徐霞客游记》在我国及世界地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研究、传播、学习《徐霞客游记》应该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工作.一些高等学校的教师在研究《徐霞客游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些高等院校的学报已经常发表徐学研究的文章,但我们认为,还应该让《徐霞客游记》走进高等学校的课堂,这佯,对《徐霞客游记》的研究和传习.就可以从少数专家扩大为群体.这是徐学研究发展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游记》中的永昌风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游记》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详实的文史资料,书中所记的关于徐霞客在明末永昌府境探险考察的实况有很高的考古价值,为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保山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裨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地质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它不仅篇幅宏达,而且内容极其丰富,记载了他对我国著名大河的源头、走向、水文、水系的考察,植物种群及其分布以及发生改变的原因,尤其是有关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记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比欧洲人对此类地貌的科学考察要早一百多年。《徐霞客游记》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份无比珍贵的重要地理文献。将其翻译成英文,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翻译《徐霞客游记》的过程中,作者总结出典籍英译的三个取向,希望能对从事典籍英译的人们和典籍英译爱好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宣传徐学——开设“《徐霞客游记》研究”课的体会朱惠荣文明元在高等院校中,教师以专书研究进行教学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徐学研究和徐霞客精神宣传的深入,人们也自然想到能不能将《徐霞客游记》研究引入大学教学领域,实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结...  相似文献   

10.
把《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景点与现存的景点作了对照比较。提出重新开发、包装现存景点,促进保山的旅游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霞客是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游记》是举世公认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徐学是学术界围绕对徐霞客及《游记》研究而形成的一种专门学问。徐霞客研究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对当今科教兴国,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院自1986年成立徐霞客研究室(全国第一个徐学研究机构)以来,取得了较大成绩,先后主持和参与编撰了《徐霞客家传》、《徐霞客研究》、《徐霞客与山水文化》、《徐霞客与江苏》、《徐学概论…  相似文献   

12.
<正>《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徐霞客经34年旅行,创作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后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徐霞客作为早期中国旅游文化开创者,其作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以《徐霞客游记》为切入点,研讨蕴含在其中的徐霞客旅游文化思想,进而剖析在旅行中徐霞客所采用的旅游文化理论,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慎与徐霞客是中晚明时期游历滇云的两个典型代表人物,他们对云南自然地貌、山川河流、社会风俗、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记载,为我们探寻明代以来云南的自然社会变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较早入滇的杨慎,影响着后来徐霞客在云南的考察。虽然是截然不同的游历风格,但徐霞客的考察中多处追寻着杨慎的足迹。昆明作为明代云南省府,是他们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以游昆为切入点,探析二人游历的差异以及他们对昆明的功绩。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是我国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但翻译其著作《徐霞客游记》的人却很少,在为数不多的英译本中,大中华文库版的英译本因其选用优秀底本,重视考究地名和地理术语的翻译,注重译文质量的提升,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英译本。  相似文献   

16.
曹学俭《蜀中名胜记》、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和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不仅是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地理文献,而且还是极具代表性的晚明地理小品。这三部著作都体现了晚明小品文求“真”、求“趣”的艺术倾向,文辞隽洁,形象生动,无论所描绘的自然意境,还是作者独特个性的率性表达,都具有浓厚的晚明小品气息。具体而言,这三部地理小品又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帝京景物略》是竞陵派代表性小品,文风幽深孤峭;《徐霞客游记》是纪实性游记,讲求真实;《蜀中名胜记》平易顺畅,博采众长,体现了曹能始学人的自家本色。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导游”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认为在徐霞客的旅行生涯中,“导游”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徐霞客游记》的记载,从旅行时间、考察内容和线路安排,以崇祯九年为界,将徐霞客的旅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探讨了这两个时期“导游人员”的构成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晚明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地方导游和全程陪同服务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徐霞客晚年“万里遐征”所记《滇游日记》13卷,约占《徐霞客游记》文字的五分之二,是《游记》中成就最高的部份.云南旅游期间的诗歌创作,也是他一生中诗作最丰富,创作取得卓越成就的时期.本文针对其诗歌在“徐学”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和薄弱环节,在国内较早地对徐霞客云南诗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游记》中的《滇游日记》十三则是徐霞客在云南游历的行迹,就游记中的《滇游日记》部分归纳了其在科学方面和学方面的贡献。科学方面的贡献从地貌、水、生物、人地理进行了分析;学方面的贡献从其学风格和方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是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和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生于公元一五八六年,死于一六四一年,当时我国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徐霞客的家乡江阴是资本主义经济萌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同时,在当时的知识界中,已经开始崇尚实学探讨自然的风尚,《徐霞客游记》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反映。他不入仕途,奇迹般地以毕生精力,历尽人间种种苦难,献身于野外的自然考察,他从22岁(1607年)起开始出游,直至逝世时止,三十余年,他走遍了江苏、山东、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