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不妨学着去面对。 面对自己。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批评方式是否有效?显然,如果孩子从心里认同老师的教育方式的话,他也不可能会随便写写,当老师去教室质问和训斥的时候,更不可能理直气壮地拒绝重写;如果老师能了解到学生不仅讨厌“检讨”的这种方式,更厌恶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老师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现在人们吃"绿色食品",买"绿色家具"……,难道批评不可以"绿色"吗?回顾、反思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但由于年龄还小,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他们往往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过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做老师的一不必要大惊小怪,二更不要大做文章.小学生需要更多的是赞赏,但也需要批评.关键是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教师是选择责难和声色俱厉的批评方式,还是选择启发和严而不厉的"绿色的批评"方式,我们当然应该选择后者.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巾总结了五种"绿色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但他们又难免会犯错误,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如果严厉批评与指责,不仅会拉远与孩子间的距离,更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所以选用怎样的批评方式十分值得老师思考。主要围绕"绿色批评"的含义、"绿色批评"的魅力、如何在平时教育中开展"绿色批评"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求给孩子一个更完美的童年,让他们真正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后,面对孩子的诉说,有些家长这样哄孩子:"是啊,老师不对,我们去学校骂她!"这一来,当然会哄得孩子破涕为笑,但她今后很可能会认为,只要老师让自己不顺心,爸妈就会支持自己"抗命"。有的家长也这样做:一听这孩子竟敢批评老师,这还了得?  相似文献   

5.
前进的动力     
唐建芬 《班主任》2006,(8):38-38
周向阳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老师总是批评他:"你看你这个样子,将来肯定没出息!"每当这时,周向阳就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并不时扭扭脖子,以表示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周向阳就这样在班里混着,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真不知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校长.  相似文献   

6.
鼓励和赞赏是美国人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本国人对外国人、朋友对朋友、老师对学生均以鼓励和赞赏为主.即便是在批评别人时,也往往借助鼓励语句,如:"如果你这样做,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7.
现在人们吃“绿色食品”,买“绿色家具”……,难道批评不可以“绿色”吗?回顾、反思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但由于年龄还小,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他们往往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过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做老师的一不必要大惊小怪,二更不要大做文章。小学生需要更多的是赞赏,但也需要批评。关键是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教师是选择责难和声色俱厉的批评方式,还是选择启发和严而不厉的“绿色的批评”方式,我们当然应该选择后者。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五种“绿色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尤其是对犯错误学生的批评教育工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学生有抵制情绪,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服气、不接受,甚至发生直接对抗和冲突,这样,不仅老师的处境会很尴尬,学生改正错误的效果也不会理想.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03,(16)
123456:一般来说,小学生总是喜欢对他们和蔼的老师,不太喜欢对他们严格要求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点,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教师争相比较谁对孩子更“温柔”,这样就会造成教学工作上的另一个极端——课上太民主,教师太“温柔”,该批评的不批评,不该表扬的瞎表扬。wfykw:有的高年级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平日里哪位老师对自己严了,哪位老师不  相似文献   

1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不可能大贤大德、十全十美,多多少少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更不用说少不更事,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了.作为一个老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同样是批评学生,有的老师由于方法得当,不但帮助学生改正了错误、增强了能力、塑造了人格、升华了道德,同时还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而有的老师由于方法不妥,不但没能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反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的甚至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笔者现以从教近二十年的经历,发表自己的一管之见,以期能抛砖引玉.笔者认为正确的批评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批评教育在教学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进行批评教育呢?作为教育者,就要研究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科学的方式方法不但能起到正面激发学生的作用,而且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好的老师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本文总结了日常教学中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批评教育要用“心”,批评教育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老师如果关心爱护学生就要慎用批评、善用批评,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人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2.
1.增加了小学生的心理负担。老师要求学生的作业让家长签字,这无形中给学生心理上增加了负担。不少学生从接到老师布置的作业起,乃至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心里时时惦记着这件事情,总是担忧作业忘了签字会被老师批评甚至被罚,有一种紧张、畏惧和压抑感。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做作业时,马马虎虎,草草了之,遇到难题也不去认真独立思考,做完作业后更不去检查验算,认为反正有家长帮助检查签字。这样会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请"的效应     
今年,我新接初二年级四个班的政治课,发现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上课时翘着二郎腿,有几个还斜着眼看老师.我向班主任了解得知他们无论上什么课都这样,上课从来不听讲,还时常表现出轻视老师的姿态,老师们拿他们毫无办法.有个老师说:"现在不准体罚学生,批评他们又不听,赶他们回家又违反<义务教育法>,没办法,只有随他去吧!"  相似文献   

14.
思路花雨     
《辅导员》2003,(20)
很多老师都在不经意间扮演了班级的统治者,甚至变成了学生的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的眼里所看到的,只是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学生眼中的老师,也就成了对头和独裁者。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事情,换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努力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用他的优点来激励他改正错误,那么,所取得的教育效果远远强于严厉地批评和训斥。  相似文献   

15.
职校的学生在一场残酷的中考之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职校.像他们这样正值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不犯一些错误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老师对这些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不管不问,听之任之,而应该对他们要进行与之相应的批评教育.但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时一定要讲究批评艺术,对他们的批评要做到入情入理,还要富有情味、趣味、风味和韵味,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和"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从而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难倒的垃圾>一文中的情景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面对教室中脏乱差的现象,班主任肯定会着手处理,但文中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并不可取.首先,班主任亲自清扫教室不是长久之计,现在的学生大多比较自我,他们对老师的苦心未必"买账",甚至有同学会认为这是老师无能的表现.其次,更不能随意指定同学去倒垃圾,否则就可能遇到文中的学生同样的反应:"怎么就叫我?又不是我值日!"如果碰到一个有个性的同学不愿意去倒垃圾,极易引发师生冲突,也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学生摄于老师的权威也可能会把垃圾倒掉,但心里肯定"不爽".  相似文献   

17.
批评有颜色吗?当然有。———黑色批评。有位教师是这样批评学生的。有一个叫夏冬的学生有经常流鼻涕的毛病,老师在一次上课时提问他,可他答不上来,不停地用手抹鼻涕。于是老师讽刺他说:“夏冬啊,我看你不如回家去,找个叫‘春秋’的老婆,开个四季粉丝店算了。”话音刚落,全班顿时哄堂大笑,夏冬尴尬地低下了头。这则批评,对夏冬来说,简直称得上是金色童年的一次黑色遭遇。毫无疑问,这一遭遇既大大刺伤了他的自尊心,甚至也有可能会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中国有句俗话“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如果教师的批评方式不…  相似文献   

18.
正每当老师让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少同学总要搜肠刮肚地去选择作文素材,竭尽全力去拣"大"材料写,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才能得到高分。有的同学为了让自己的文章引人注目,甚至胡编一些材料。可是,如果不这样做,我们该怎么选择材料呢?  相似文献   

19.
宋嵘  崔莲 《班主任》2006,(8):32-3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一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能看见,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  相似文献   

20.
首先,我并不反对在语文课上要“教知识”,我只是反对以王老师这样的方式去“教知识”,反对不论面对什么文本脑子里都只有“教知识”,更反对完全为了“教知识”而教语文。其次,我也不赞成王老师在这节课上想要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我以为严格说来那更像是一种“说教”,而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