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邦彦《清真集》中有几首寻常妓情词《少年游》(南都石黛)、《宴桃源》(尘满一骈文秀)、《蝶恋花》(美盼低迷情宛转)等,除《少年游》可能作于汴京之外,其余两词创作时地很难确考,但可以肯定不作于荆州。《清真集校注》对这几首词进行了精确编年,但编年依据及相关考证尚存可商之处,以这几首词来证明周邦彦少年时代曾游学荆州,亦难成立。  相似文献   

2.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词人。精通音律,在宋朝中央音乐机构大晟府审定过古乐,并创制了大量新调,对词乐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清真居士文集》,已佚。词都《清真集》,陈元龙为之作注,题作《片玉集》。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考察清真词在宋代的文学效应,即是考察清真词在宋代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过程。无疑,这种可供考察的视角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从宋人对清真词的评价来考察;  相似文献   

3.
宋人词集在宋代当时就有人为之加注者较为罕见,而周邦彦《清真词》宋人笺注却不止一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有曹杓,字季中,号一壶居士,曾注《清真词》二卷。”惜其书久已不传。南宋嘉定间,又有庐陵人陈元龙字少章者为之详注,这就是现收于《宛委别藏》、《疆村丛书》、《四部备要》等丛书中10卷景宋嘉定本陈元龙集注之《片玉集》。集首有陈元龙乡人刘肃(字必钦)序,略  相似文献   

4.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词人,对词的形式和写作技巧的发展作出了相当的贡献,本文从《清真集》的音律、长调及小令的写作技巧、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了周邦彦词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5.
周邦彦{1056—10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地方官职多年。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常能变化六朝小赋和唐诗语言、意境入词,且出以新意。所作以羁旅行役、离别相思题材为主,善于铺叙,语句精工,风格典雅。所作词上承温庭筠、柳永之风,下启姜夔、吴文英一派,影响甚巨。有《片玉集》(又称《清真集》)。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的咏物词,论数量不足二十首,不及《清真集》的十分之一.与北宋的词人相比,他咏物词的数量也不是最多,远比不上苏轼和赵长卿,但是它的成就却远远超过他们.在开以咏物为词题的风气,把咏物作为词作的重要内容,显出宋词自己特色的发展流程中,周邦彦的咏物词的成就与影响是不容低估的.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周邦彦的咏物词贬斥颇多:《清真集》“有许多是写景咏物之作.……说明了宫廷词人生活的空虚,只能把  相似文献   

7.
“月亮”意象富有人的思想情感和品格魅力,蕴含着丰厚的哲理和悠远的文化韵味。本文试从离愁、爱意、相思三个方面对月意象在周邦彦的《清真集》中所表现的审美特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习惯法是清真食品的法律渊源,清真食品法律制度必须以《宪法》为前提,清真食品的定义应当以现行地方规章为立法基础,清真食品的法律保护必须与其他部门法相衔接,同时我国的清真食品法律制定应当与外国相关法规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蔡伸是南渡时期著名词人,有词集《友古词》,其词深受清真词影响,笔致雄健,清新淡雅,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是南渡词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蔡伸词也显露出较为成熟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薛瑞生(以下简称薛):(1937—),男,陕西蒲城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著有《红楼采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红楼梦谫论》(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清真集校注》(与弟子孙虹合作,中华书局2000年)等著作多部,在《文学遗产》、《新宋学》、《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台湾)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另有《诚斋诗集校笺》、《柳永别传》、《周邦彦别传》等著作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11.
谭献是清代常州词派的词学大家。他主要继承张惠言、周济的词学观念,并折衷调和浙西词派的词学思想,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词学主张。  相似文献   

12.
《才调集》所录元稹艳诗,学界多以其为元稹早日恋人而作,此论与元生平经历多有矛盾之处,不可一概而论。依据周相录《元稹年谱新编》所考元稹与莺莺、韦丛等女子交往之事迹,认为在《才调集》中所录元稹艳诗中《春别》、《离思》(五首)、《桐花落》、《梦昔时》、《暮秋》、《樱桃花》、《桃花》、《白衣裳》(二首)、《蔷薇架》、《忆事》等共十五首皆应为韦丛而作。  相似文献   

13.
清成、同至光绪初年,“粤三家”沈世良、汪臻、叶衍兰是岭南词坛成就最高的词人。他们同受浙西词派影响,但程度不同,词风并不相近。沈世良和汪王泉可归入浙派,但沈词凄楚蕴藉而汪词清虚悠远,汪氏另有不少绮丽之作。至于叶衍兰则词风靡丽,受浙派影响最小,实属常州词派。“粤三家”处于岭南词风由“浙”至“常”的转换期,通过三家之创作可以窥见当时岭南词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周济作为常州词派的中坚力量,其词学理论既体现出传统儒家诗教的影响,又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其理论的形成则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和个人原因。皖人包世臣的文学观对周济的影响,解读周济词学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周正的正变论与纠正当时词坛流弊、拓展张惠言的学词途径相关,其与张惠言的异同大略有六:其一,选目与张惠言略有出入而大体相同;其二,说多主张氏之言,大旨不离常派;其三,意仍张氏,力徵时俗猖狂雕琢之学习;其四,“变”乃正声之次,标准更为通达;其五,变重质轻文为文质并重,其六,艺术视野更为开阔。从周济《词辨》及《宋四家词选》所选之词及其区分正变的标准,我们大致可见常州词派对词的源流发展问题的理论流衍及审美标准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周济提出"寄托出入"说,并提出著名的"词亦有史"的观点,同时,周济追求"归诸中正"的雅正美学风格,周济词学思想向儒家文艺思想的回归是很明显的。周济词学思想的儒家色彩既是在清代的时代背景下,推尊词体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对词体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刘毓盘作为一位民国时期的教授词人,他既擅长词创作,有词集《噙椒集》流传至今;又长期从事词学研究,其撰写的《词史》是中国学术史上较早的词史专著。同时,他又在大学讲授词史与词学课程,对推动大学词学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刘毓盘对词籍的辑录也十分用力,曾辑录《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辑》。在对词体的认识上,刘毓盘更多的是受清代常州词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人对《花间集》的接受趋于理性化。清初云间余脉以及西陵、柳洲等派词人所作不脱《花间》风气,扬州词人则对《花间集》作出了合理的定位。浙派鼻祖朱彝尊早年喜《花间集》而晚年有所变化,其他浙派词人大多对其加以肯定。常州词人张惠言、陈延焯推崇温庭筠而批判《花间集》的主张并不合理,故况周颐等人对此作出了修正。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词体体性的认识首先通过对《花间集》的体认得来,并伴随着词学的发展而逐渐具体和清晰。晚唐五代,《花间集》成为艳词理论的代言,北宋词体观在极大程度上是从《花间》词中概括出来的,强调词体应具备儿女之情与柔婉之风的独特格调,并从中总结和确立了“词为艳科”的观念,明人则明确地把言情视为词体最基本的艺术特质,清人在普遍肯定词之言情的前提和基础上,开始以《风》、《骚》之义来规范词体体性的情感内蕴,并且肯定了词绮靡艳丽、哀怨悱恻、情深语艳、雅艳相资等迥异于诗歌的外在体貌。  相似文献   

20.
孙黄作为元末明初岭南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集《西苍集》在其去世后由他的门人黎贞编次。在明清两代,《西苍集》八次刊印,受到众多文人青睐。直至今日,孙黄的佚诗佚文仍不断地被发现。《西苍集》是中国诗歌史上瑰丽的一笔,文章对其聚散存亡、版本流变进行了分析,概括出其版本系统的传承渊源,梳理出版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