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校要不断发展,不断超越,教师是关键。正所谓"强师才能强校,强校才能强教育"。因此,学校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的重任,也肩负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使命。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叶澜教授曾作这样的描述:"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  相似文献   

3.
徐玲 《中国教师》2012,(22):39-42
<正>一、教育研究是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从事专门研究、探索规律的专业学者。教师只有不断开展教育研究,才能逐步地认识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水平,从而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当然,真正认识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规律不是容易的事,但通过研究,积累经验,总会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理。就是一般的经验也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者,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荀子充分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并对教师的选拔、任用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不少思想都给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启示,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教师专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都应在行为规范、言语表达以及教学能力方面具备相当的储备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走上或者说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加专业。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者,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苟子充分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并对教师的选拔、任用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不少思想都给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启示,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教师专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都应在行为规范、言语表达以及教学能力方面具备相当的储备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走上或者说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加专业。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教师的职责不是教书,而是教育和教学,教学生学,育学生长。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成长,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责任应该是用自身的学识和言行去引领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生活中逐步成长。而教师的教学也不是教书,而是从学生出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并且,教师自身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相似文献   

7.
由经验型、技术型的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不是一场运动,它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转型不仅是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要达到以上诸方面的要求,研究型的教师必须是教育实践的自觉探索者,是教育行为的反思者,是教育理论的实验者与批评者,是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全方位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阿纳什莫维利指出:“如果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然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他还是改头换面地使任何一种新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因此,如果教师不转型,任何改革都是无济于事的。  相似文献   

9.
发现快乐     
当教师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感到特别苦恼。为孩子们的厌学和屡教不改,也为自己教育的失败。难道教书本就这样?要到什么日子,我才能真止尝到这份职业的甜头?  相似文献   

10.
育人三部曲     
"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经常交流。伟大的俄罗斯教育家K.II.乌申斯基把校长称为学校的主要教育者。然而,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挥主要教育者的作用呢?通过教师去教育孩子,充当教师的教师,教授教育工作的科学和艺术——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只是学校多方面领导工作的一个方面。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  相似文献   

11.
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不是教师的智慧,也不是教师的爱心,而是教师的公平心。即教师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他的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心目中,他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他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史建荣 《江苏教育》2011,(10):28-30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崇高的事业: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专业素养和智慧。从职业上升到专业再上升到事业,有着明显的区别,上升的每一个台阶都是一个飞跃,而加快上升与飞跃的法宝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科研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而教师进行的科研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权利”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意义上的教师,不仅是责任的承担者和义务的履行者,而且是权利的享受者和行使者。只有解决了教师权利问题,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才能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学生。教师权利应包括社会生活权利和职业权利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版教科书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一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新教科书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相似文献   

15.
靳伟 《中国教师》2015,(1):92-94
<正>《中国教师》:您认为当前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之处是什么?要着眼于这一关键之处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对策是什么?约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你需要有关心学生的师范生和关心师范生的教师教育者,这  相似文献   

16.
"你想到了什么?是一只小鸟。你的想法真有趣。"我正在和低年级学生一起讨论他所画的奇形的黄颜色区域。我很不理解学生创作的画面,所以好奇地问。他的回答让我真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孩子说:"这块颜色是小鸟,他正在快乐地飞。"孩子的想象力真让我佩服。我随口问:"你觉得它幸福吗?""幸福。"简单的答案却让我深思,什么是"幸福"?对小鸟来说,幸福也许是指自由飞翔。对孩子们来说,小鸟的幸福就在这块黄色的有趣的造型中,可孩子们的幸福又在哪儿?对教师来说幸福又去哪儿找?新教育的诞生,使我懵懂地意识到孩子们幸福了,教师才能幸福;教师幸福了,孩子们才能幸福。朱永新教授说过新教育是"幸"教育,是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生活里,作为美术教师的我想去课堂中找寻那种幸福。  相似文献   

17.
王艳莉 《学周刊C版》2013,(6):118-119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应该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观察者,而不是游戏的指挥者、评判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因此,探索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活动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当今中国的教育发展已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像专业工作者一样具有专业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这不仅要靠政府的大力推动,更主要的是要靠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来更新知识,确立理念,提升境界.这样,我们才能健康而快速地走上专业成长之路,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走上稳步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从网上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教育小故事:有一位新教师,他总爱在别的老师面前诉说自己学生的不是。有一天他又找到校长,抱怨学生的不听话,历数一个个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校长听了不以为然,只是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几个点,然后问这位新教师:"你看到上面是什么?"这位教师不假思索地说:"几个黑点。"校长再问,教师又说,"是几个黑点啊。"校长说道:"难道除了这几个黑点,你就看不到大张的白纸吗?"教师听了若有所思,他明白了,从此不再在任何人面前说自己学生的不是。几年后,他成了全国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20.
<正>信念是一粒种子!——刘莉南京市第四届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刘莉园长坚信:教育是一首田园诗,不是固化,是生活,是创新;不是训练,是唤醒,是发现;不是管束,是期待,是梦想!在百家湖幼儿园,教育是孩子、老师和家长共同成长的"三色果"之梦!"跟随儿童的脚步。"在刘莉看来,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成人只有降低姿态,跟随孩子的脚步,才能了解孩子,才能有权利为孩子的成长服务。"低一点,用孩子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