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语篇教学“语篇是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的段落”(胡壮麟1994,P22),而语篇教学就是从文章的段落或全文着手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按照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可分为两种。即“自上而下(Top— down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首先构成全文的语义图像,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单词等。“自上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首先理解单词、句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篇章语言学”的兴起,特别是“话语分析”的发展,使传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越显其局限性。本文拟探讨应用篇章语言学中有关“形式衔接”(cohesion)和功能连贯”(coherence)的研究成果以培养学生语篇能力的方法。通过对语篇表层形式衔接手段的分析,探究篇章深层语义语用连有,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成品的能力,语篇组织能力和话语能力。  相似文献   

3.
关于morpheme,目前汉语语法界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称作“词素”好(叫“词素派”),另一种认为称作“语素”好(叫“语素派”)。两种观点分歧较大。我们认为morpheme是音义结合单位,它既能独立成词,又能构词,还能构成中间状态的语言单位,但它不能直接构成短语或句子,只能附加词、短语等单位之上,表示附加意义,morpheme内部具有层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化教学近年来在外语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文化原则已经作为一项外语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被提出来了。外语教学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包括了学习其文化和逾越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障碍”,现在外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有效地融合文化教学与语育教学于一体,以提高外语教学效率。本文探讨通过语篇进行大学生英语语篇文化教学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语篇的文化教学价值 语篇(discourse)通常指限于单个说话者传递信息的连续话语,是构成一个相当完整单位的语段。早在20世纪70年代,语言学家 H.C.Wi…  相似文献   

5.
解释下面句中带点的字。在困难中,我们要看到光·明。这是辽宁省盖州市小语期末试卷中的一道题,标准答案是“亮”,很多学生把“光”释为“希望”,并被扣了分儿。为此,语文老师与出题的教研员争论不休,写信让我仲裁。我认为两种答案都不对。因为题目不科学,出错了。一、不该解释句中的词素“词素在语言形式和意义内容上都不是完备的,因为它在语流中不能同结合着它的单位分离开来理解和运用,不是直接用来构造语句的现成单位。”这就是说,词素不是句子的组成成分,因而人们在说、写、谈、听语句的时候,不可能意识到句中每个或某个词素的意义。词…  相似文献   

6.
论文标题英译之语篇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Haliday在功能语法中提出的语言信息单元概念,结合语篇分析的方法,将英文论文标题视为一特定语篇(discourse),提出其功能为前示主题(foregrounding)和信息导向(informativenes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论文标题英译的三条标准:信息量等值(informativeequivalence),简练(brevity)及修辞美感(rhetoricalappeal)。本文采用了大量发表的汉语论文标题英译,着重从语序,词义的辐射,词性转换及语境因素(verbalcontext)的省略这几个方面入手,具体论述了汉语论文标题英译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英语歧义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句子是相对完整而独立的语言单位。它不是词语的随意组合,而是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组成的统一体。如果句子中的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整个句子可以做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或分析,这种语言现象称为歧义(ambiguity),有的语义学家把歧义句分成两类,即“...  相似文献   

8.
语篇是用来传递信息的语言单位,是语言和文化的载体。在语篇中,词汇和句子不再是孤立的点和线,而是由形连意合的组成的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篇中的各个成分连贯通畅,彼此相关。语篇的结构条理有序,前后呼应。语篇不仅涉及了词、句、篇的内容,还涉及了其文化方面的思想信息和语言知识。语篇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有益于培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获得语篇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各级语言单位在理论上都是内外模式,即由一个核心成分和一层或多层外层成分构成的“结构-功能”统一体。在这个内外层模式中,成分所处位置与其负载信息的重要性呈正比关系:靠近内层的成分,负荷的信息重要;靠近外层的成分,负荷的信息次要;处于中层的成分,负载信息的重要性则处于重要与次要之间。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学重视句内短语的层次性,忽略或舍弃句子其他层面;语篇、话语语言学从外部关心句子;功能主义语言学则偏重于句子功能分析。语言单位内外模式假说综合了层次分析、功能分析、语篇话语分析之优点,对语言各级单位的认识、描写与解释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TimJohns(1991)提出的DDL(Data.DrivenLearning)“语言材料学习法”或“数据驱动学习法”,是一种基于语料库,尤其是基于检索语言材料(concordance-basedmaterial)来学习语言的方法,即学习者带着某种问题,运用检索软件在观察分析大量真实语料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通过实时练习,掌握某一语法结构或词语的用法,因此该学习法又称为 “research-then-theory”方法。语言材料及检索工具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DDL强调学习者用解决语言问…  相似文献   

11.
语篇的主位结构是对句子进行实义切分所得到的一种组合形式。从功能角度考察,句子由主位和述位两部分组成。实际语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它们各自的主位述位之间会发生种种联系和变化,通过主位之间的推进,形成不同的固定模式,这就是"主位推进模式"。新闻语篇的消息导语具有特定的主位推进模式,其复现的成分具有羡余性质,它们的出现频率和方式受到了传播媒介和认知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Kess和Hoppe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说,“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Kempson指出:“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而英国Leech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在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因此,本文认为,不妨把歧义理解为“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形式上,语篇可以表现为一个词、一个词组、一个单句、一个复句、一个句群、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作品。语篇与词语和句子是不同性质的成分,词语和句子是语言的结构单位,语篇是语言的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14.
在所有的文化中,人们对有些概念或事物总想避免直接谈到它,尽管在他们所用的语言中有这些词语。如果必须要提某种概念或事务,就用一种比较委婉的词语来代替。“死亡”是人们普遍忌讳的一个词。英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有:go(e.g.Hehasgone.),depart,departfromtheworldforever,decease,passaway,breatherone'slast,gothewayofallflesh,payone'sdebttonature,gotoabetterworld,b…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词汇在语言使用中是以语篇的形式出现的,语篇语言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翻译时应该把语篇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语篇虽然是由一个个段落、一个个句子组成,但是它不是语句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组合。连行翻译时,在把握住原文语篇特点的同时,译者还要对每一节、每一段给予足够的关注,认真理清语篇的发展脉络,层次及句与句之间的链接。虽然译者翻译的是一个个的词、词组和句子,但必须意识到,只译好了一个句子,并不等于完成了翻译任务。要将句子集合起来组成句群、段落直到语篇。了解文化与语篇意识,将语篇意识应用到英语翻译中,可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一个包含两个相似的词(组)的句子,我们只要弄清这个句子,即可弄清这两个相似词(组)的基本含义,看以下句子。1OurEnglishteacherisstrictwithusandheisalsostrictinhiswork.英语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也很严格。说明:bestrict后接表示物的名词或代词时,要加介词in;后接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时,要加介词with,但都是表示“严格”的意思。2Davidlikesdancing,buthedoes…  相似文献   

17.
语段亦称句段或句群(sentence group),即句子组合,是介乎语篇与句子之间的语义单位,是大于句子的语言片断。正因为语段是语义单位,而不是语法单位,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着眼点是语义而不是句子结构。  相似文献   

18.
反义词在同一个句子或同一个语篇中出现,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某个或某些事物或现象进行描写,使两个不同的语言成分在意义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使所在的句子或语篇实现上下衔接,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能力,而且给读者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关于语篇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结构派的看法,认为"语篇"是大于句子的单位,语篇由句子组成;一是功能派的看法,认为"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由句子来体现,其长度可以从一个词到一个长篇大论的文章或谈话.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语篇教学 “语篇是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的段落”(胡壮麟1994,P22),而语篇教学就是从文章的段落或全文着手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按照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可分为两种。即“自上而下(Top—down prooming)”的理解方式。首先构成全文的语义图像,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单词等。“自上而上(Bottcxn—up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首先理解单词、句子结构。再理解段落、全文。前者是阅读中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而语篇教学就属于前者的范畴,它着眼于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分析段与段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所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运用到语篇水平上来,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