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对《眼科新进展》不同类型论文被引分析,试图揭示医学论文被引用的客观规律,以探讨提高医学期刊影响因子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西10种医学期刊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广西10种医学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分析,初步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方法:利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简称CHKD)2000—2004年数据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5版,简称CAJCCR)中的数据,对广西10种医学期刊的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2004年CHKD和CAJCCR统计结果显示,广西10种医学期刊基金论文比均值、总被引频次均值、他引总引比均值分别为0.03和0.06、282和318、0.94和0.92;影响因子均值为0.134(CAJCGR)。CHKD的统计结果和CAJCCR数据有所差异,但总的倾向一致。结论:广西10种主要医学期刊大多为综合性期刊,刊载的论文侧重不同,学术水平和质量存在差异,主要评价指标均低于全国医学科学类期刊的平均水平,和我国优秀期刊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对高校学报某一时段内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评价,选取历年被引频次前5%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利用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对《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0年所发表论文进行高被引论文筛选,并按照学科分布、作者身份、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针对高校学报作者群体相对稳定的特点,从专家审稿、组织吸引优质稿源、稿件遴选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高校学报的审稿、组稿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2005~2010年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力,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主要引文指标。结果表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数量近年来增长较快,2009年平均影响因子为0.450,接近2009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影响因子0.452,2010年平均影响因子为0.481,超过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影响因子0.463,2009~2010年平均被引频次远远高于2009~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被引频次。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医学类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作相关性分析,探讨h指数与影响因子以及总被引频次的关系。发现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之间既有较好的相关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在今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知网收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的被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统计分析了2001年至2010年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所收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的被引分布情况和历年零被引率的波动情况。研究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的被引分布呈现高被引和低被引的双峰分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发表后的前4年为其零被引转化成非零被引的关键时段。2010年发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两年后的零被引率达到了52%,数据库中2010年发表的该类论文中有51461篇论文截至2012年2月未获得引用。因此我们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应严把国家自然科学论文的监督和审查,使其真正实至名归;由于受到基金论文被引双峰分布和高零被引率的影响期刊评价指标基金论文比与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关性不大;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的零被引变化规律也提示2年影响因子评价期刊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统计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通过对2000~200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收录的医学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较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医学期刊的整体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医学期刊大部分学科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1999~2001年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显著提高,对基金论文比等参数也作了分析讨论。同时对中国未来医学期刊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管理部门在绩效评价时应注意导向;应大力扶持和发展医学英文期刊;办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8.
利用ESI数据库,对比分析2006—2016年十一年间农业科学领域我国科技人员参与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1年时间,我国已然跻身于世界农业科技强国行列,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不断取得进展,但与美国相比,我国高影响力论文数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建议我国除了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外,还应加强科研活动的合作度,逐步扩大我国出版的高被引论文源期刊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日珑 《学会》2005,(8):55-56
<正>目前,国内外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大多通过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总引比、被引半衰期等指标来评估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在这些计量指标中影响因子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并在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体系中被赋予较大的权重。  相似文献   

10.
我国2005年SCI论文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2005年发表的SCI论文,展开如下调查工作:(1)分别针对我国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十个学科,调查在世界IF(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期刊(简称TOP10%)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及其占同一学科我国SCI论文总量的比例;(2)针对我国在TOP10%期刊上发表的每一篇SCI论文,调查其在2006年的被引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期刊IF值(起到"拉升"贡献),并统计具有"拉升贡献"的论文数量,分析其占同一学科我国SCI论文总量的比例;(3)比较了我国与美国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及被引次数对期刊IF值起到"拉升"贡献的论文数量。这些调查和分析工作表明我国SCI论文具有数量多,高影响期刊论文少,对IF起到"拉升"作用的论文更少。随后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种高质量SCI论文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及其对影响因子贡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及测度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度。【方法】以CSSCI数据库中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内容和外部特征,界定论文被引响应时间、研究内容新颖性和研究主题内容等七个影响论文高被引的特征因素。【结果】 60%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作者具有较高影响力,高被引论文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到一年,70%以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内容不具有新颖性,TOP 5%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平均为27.12%。【结论】虽然参考文献数量与论文高被引不具有显著关联性,但高被引论文倾向于引用影响力较高的期刊,而且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探讨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利于深化文献计量研究,对于学术期刊评价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SSCI经济学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论文质量差异是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差异的原因;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负相关;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呈U型曲线;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对于其他学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海洋科学进展》和《海洋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为《海洋科学进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海洋科学进展》和《海洋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从被引频次、下载次数、论文类型、学科分布及第一作者等信息分析了两刊优势学科、高被引论文类型,并对两刊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两刊近10年被引频次排名前20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5;对两刊在网络盛行前后各5年被引频次排名前50论文的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网络发展使得其相关性均有下降趋势。【结论】 网络发展加剧了期刊间的竞争,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不容忽视。在日趋平等、便利的网络平台上,准确的期刊定位和具有原创性观点的高质量论文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对2012年及以前的45万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至2013年底被期刊或其他学位论文引用的情况进行计量分析,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确定各自高被引次数阈值,得出高被引及零被引论文平均占比为0.36%和62.18%。选取产出论文总数靠前的82家博士授予单位,以其博士论文高被引与零被引百分比做象限分布图,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各机构博士培养的整体实力。论文还横向对比了各学科优秀博士获奖、提名与其他论文被引的情况,发现优博论文中也不乏较多的零被引论文;最后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睡美人现象进行了报告。  相似文献   

15.
俞立平 《现代情报》2021,41(1):137-143
[目的/意义] 学科核心期刊载文量下降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有必要在此背景下分析论文篇幅与被引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 本文提出篇幅影响因子的概念,采用普通回归与分位数回归,基于CNKI引文数据库,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17 275篇经济学期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学科期刊载文量下降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篇幅影响因子与论文篇幅无关;论文篇幅与被引无关;关于论文篇幅与被引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待改善;建议将载文量作为CSSCI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学科之间,论文的引用情况差异显著。文章通过引入影响集中度的概念,描述了一些学科论文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影响情况,提出不能轻易用被引次数在学科之间进行比较。提倡同类相比,并兼顾时间及其他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他引率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宪民  刘仁涌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191-191,197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以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大期刊和小期刊,由于发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在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数、他引总引比以及被引半衰期等各项期刊评价指标中,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无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科技论文“影响”的测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可通过利用同行评议、被引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IF)等方法来评估科技论文 ,但这些方法本身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利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判论文的学术水平,这是因为影响因子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美国的期刊比较有利。近年来由因特网全文下载论文的频次急剧上升,作者认为论文下载次数和影响因子的联合作用,可以更准确地评价论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2000~2003年《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的变化,提出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扩大期刊影响范围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PLoS 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PLo S ONE近年来在我国炙手可热,为了解该刊发表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该刊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高被引、零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全面分析该刊发表的中国论文在全球所处地位。结果表明,PLo S ONE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发表中国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且多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但其学术影响力整体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受时间因素影响受关注程度较低,以及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可能是影响我国论文整体学术影响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