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文明礼仪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为此,我们根据幼儿思维特点,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幼儿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2.
高萍 《山东教育》2008,(5):60-61
文明礼仪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为此,我们根据幼儿思维特点,从情感教育人手,培养幼儿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儿童攻击行为是教育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教学效率、妨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对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消极作用.教育者在面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时,往往采用惩罚、责骂和冷落等手段,忽略了儿童攻击行为背后的意图.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教育者眼中的攻击行为其实是儿童远离焦虑的尝试,是儿童面临焦虑时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深入探寻儿童行为背后的意图,了解儿童的心理困境,是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妨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给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经常性和扰乱性,同该年龄阶段儿童的正常行为表现差距较大。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问题行为不仅"难教儿童"才有,"好儿童"也可能有。为了减少和避免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父母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教养子女。在学校学前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5.
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估,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计划.本文对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标准、注意问题和对策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攻击行为是学前儿童身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社会行为,本文在论述学前儿童攻击行为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矫正策略:有效干预儿童的攻击事实;引导儿童掌握解决人际问题的技能和策略;及时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儿童和青少年校外时间的利用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各类组织创办了大量“校外活动”项目,旨在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更好地利用校外时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父母迫于生活压力选择工作,而儿童和青少年对校外时间缺乏有效管理和利用,常常成为一系列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机会参加“校外活动”。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有明确深刻的认识,充满信心从而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实现预订目的的心理状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俗话说: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音乐治疗师对于智障儿童的个性化治疗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治疗性的音乐体验可以有组织地促进正确的行为,减少不正确的行为;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和发展运动技能和学习能力;音乐治疗的体验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和增强语音能力;设计良好的治疗性音乐体验可以协助教授智障儿童掌握基本的技能,如注意力集中、听从指令、保持目光接触等;音乐治疗师可以帮助智障儿童在他们的闲暇时间里参与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包括聆听和参与音乐演奏。  相似文献   

10.
口语叙事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者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组织地进行表述的能力。它不仅是衡量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选取了曲靖市一所公办幼儿园的80名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促进幼儿口语叙事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现将经验总结分享,以期为他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问题儿童是指行为偏离正常标准,父母和师长难以用通常的办法指导,必须采用特殊措施加以矫正的儿童。这种儿童往往表现为顺应不良,有反社会倾向以及破坏性,但还没严重到少年犯罪的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问题儿童在行为、社会适应性、性格倾向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外显的问题行为是受内在的思想感情支配的,思想感情与性格有关,性格倾向决定其行为方式,从儿童的惯常的行为方式上,可以观察其社会适应性。问题行为和社会适应性差的根源在于问题儿童具有反社会倾向和破坏性的性格特征。问题儿童的性格特征表现如下:1.对社会、对集体、…  相似文献   

12.
由于儿童言语功能和思维等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而攻击性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不同的儿童,或者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攻击性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结合儿童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量,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儿童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旨在引起家庭、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视,在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儿童友好观体现了成人对待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积极友爱的立场、态度、情感和行为取向,其实质是一种以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为目标的理念,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与支持、理解与关怀以及对儿童未成熟状态的保护。基于儿童立场和儿童友好观开展的儿童友好教学是以儿童的成长发展需求为导向,追求让每位儿童全面发展的教学。儿童友好教学强调以系统思维建构育人场域,形成教育理念友好、教学组织友好、教学资源友好、教学服务友好的整体教学样态。要树立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践儿童友好的教学过程,以课后服务优化儿童的发展资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研究和宣传的不断深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儿童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行为问题呢?关于这个问题,在许多书刊中都有了论述,但我认为,他们都过多地强调了遗传、环境、教育等外因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心理需要这一极其重要的内因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影响。由于不重视心理需要这一内因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方面的影响,因而在矫治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收效往往不理想,有时还起到相反的作用,越矫治,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就越严重。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人的一切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两个流派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需要心理学理论来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派别:联接理论 (association theory)和建构理论 (construction theory)。   (一 )联接理论   联接理论基本上属于行为主义,强调将数学知识经过任务分析,有组织、有顺序地呈现或传授给儿童,并运用外在的强化方式来控制学习进度与行为,因此对于课程的设计,有非常清晰的行为目标加以实施。加涅曾指出,事先安排必要的顺序是授课计划的重点工作。这种情况下,学习者通常被视为一个空白的接收器,被动吸收或复制知…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习惯较差、心理问题严重、行为缺乏引导等问题.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情况,对症下药;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采取多种渠道,弥补缺失亲情;在课内外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促使留守儿童转变思想,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儿童在生活中会不断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对此应以适当的方式让其宣泄,并给予必要的疏导,而不是加以压抑。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场合不允许儿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时儿童只能有意或无意地压抑自己。由于消极情绪得不到宣泄而积累,儿童内心体验会变得更加强烈,甚至可导致躯体的心理的障碍和疾病。如果为儿童提供机会,让儿童公开地、无约束地讲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就能减轻儿童心理上的压力。可以这样说,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内心不同程度地积压着各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家长和教师经常用社会行为规范约束儿童的行为,让儿童懂得应该这样做或不应该那样做,这是必要的。但是,他们在教育儿童按照行为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儿童对这些行为规范所持的态度,忽视了儿童的情绪应有宣泄的机会。在行为规范的制约下,儿童可能在外显行为上表示顺从,但是在情绪上却是有抵触的,没有对家长和教师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实现认同,更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合作行为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对儿童未来社会适应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阐释了儿童合作行为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合作行为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全面分析了影响儿童合作行为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聋、盲校儿童异常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为矫正技术在今天已深入到各个领域 ,但在我国的聋、盲校却很少有人运用它来解决儿童的行为问题 ,是否聋、盲儿童就没有行为问题 ?本研究对此作了深入的调查 ,发现聋、盲校儿童存在多种异常行为且表现频率较高 ;同时两者所表现的异常行为又有较大的差异。因此 ,应培养聋盲校的老师应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矫正这些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20.
吴俊霞 《教师》2012,(14):117-117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孩子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之中。本文阐释了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并就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