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汉存  付廷霞 《课外阅读》2011,(10):291-29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那么,怎样才能读好一篇文言文呢?这就要求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儿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介绍一种“五读”学习法供广大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难,效果差"的现状,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师可通过"加强诵读、鼓励质疑、引导阅读、鼓励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优秀的文言文,蕴涵着中华民族精神,饱含了中华民族智慧,它们是一座座宝贵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富矿,”阅读它们对于奠定传统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文言文历来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要想提高其教学质量,必须还文言文一个真实的历史环境,并通过延伸阅读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主动地体悟、探究。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教师可借助"任务链",交给学生一把主动"学习文言文"的钥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文言文阅读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5.
2015年河北省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阅读材料,选自《归氏二孝子传》(明·归有光),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加工。这是河北省第一次在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完全选用课外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此之前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命题选材,都是课内阅读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各选一段,进行比较阅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原则是文段浅显易懂,考生结合注释基本能够读懂,同时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点击中考】《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2006年文言文比较阅读仍将是中考文言文的特色大餐,值得每位考生关注。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存在较多的弊病,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文言文知识,而群文阅读能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因此,本文将在群文阅读视域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顾娟 《考试周刊》2009,(12):50-50
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阅读浅易文言文”。要想正确理解文言文就必须学会断旬,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渎,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相似文献   

9.
以中学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文言文阅读作为切入口和突破口,详实地介绍了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并把文言文课外阅读这一较少有教师涉足的领域作为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读—诵—思—用"四个步骤,进行文言文课外阅读。从教师"课内教"到学生"课外学",将学生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探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中,教与学总处于矛盾、脆弱的状态。对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抄读——研读——解读——译读——评读——引读"六步自主阅读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自觉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生要在阅读文言文、鉴赏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还要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然而,令人感到遗感的是,很多学生都对文言文心存敬畏、避而远之,以至于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常常出现教师讲得累、学生不爱听的现象,当然就更别指望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强烈的阅读、探究欲望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了。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索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热情之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阅读提高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能力,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记忆力,提高自学能力,增强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语文教师要讲究方法,教好文言文,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们谈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可以最有效的理解文言文。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对于实践阶段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提出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初探●无锡市第十二中学庞蓓蓓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比较大。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我曾在一个班作过调查,发现有50%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感兴趣,20%的学生对学习...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8,(43):34-35
传统的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低效"甚至是"无效"教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新课改以来,我大胆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导入、积极改变学习方式、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文言文教学的主动性,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在学生能真正选择阅读时,就能够感受到文本中的快乐、寂寞、痛苦。阅读其实是一种清苦的休闲方式,它是文化的,因而必然带有含泪的微笑和痛苦的思考。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利用阅读文本的特色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这样的课堂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谈对于"利用文言文的文本特色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具体操作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初中课本所选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即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能够疏通文义,而名家的精妙构思、深远立意、博大思想也不是十几岁的初中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寻求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了一些好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批注式阅读基于对我国传统古代评点学而发展,其历史悠久,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了评论与文学作品相结合现象,到南宋已经发展成熟,至明代已经形成一种文学界的风气。批注式阅读法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自由感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发展。而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等诸多问题,这不仅降低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长期以往甚至让学生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标准中,很明确的写明了: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学生需要能够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因而,比较简易的文言文也被纳入了初中生的语文考试中。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拓展初中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据有关数据显示,中考的文言文的分值已经由2007年的6分上升到10分,随着中考文言文分值的加大,我们也要明白文言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因而,对初中学生进行文言文方面的指导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在这里,笔者通过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实践,选择一些方法来对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予以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希望读者能从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已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运用,也就是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已形成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来读懂老师未教的文言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学生背诵一定量的文言篇目外,还要掌握文言文阅读迁移的规律和方法。这就要求老师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会迁移。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文言文试题,大多为课外文言文语段,这就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