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加大对实用技能型外语人才培养成为现阶段外语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主旋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新世纪需要将人文素质、文化底蕴和应用型人才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培养实用技能型外语人才,赋予外语专业教学工作新的使命。本文就培养实用技能型外语人才进行思考,从课程教育理念、课程目标体系及培养建议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行业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外语教学正面临较大的压力,基础外语教学与专业外语教学之间需要一种可行的衔接路径。外语社团在管理模式和活动模式上能够突破高校外语教学课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有效地衔接高职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教学,帮助外语社团成员提高专业外语能力,提升行业企业岗位外语应用能力。构建高职外语社团衔接路径的具体策略包括开办"衔接专业点"系列活动、组织专业外语技能竞赛、朋辈互助合作学习、举办职场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从高起点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高职院校培养外语人才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总结出高职院校高起点学生外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为宗旨,构建多元化教学方式、更新与时俱进的外语教材、延长外语理论教学时长、增加外语实践教学经验,培养出为"一带一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5.
传统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偏重学生知识目标和外语能力目标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大学外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起到引领作用,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外语课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加入思政元素的德语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家国情怀,能使学生更好地利用德语这个工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本文以《文化视窗——高级德语教程1》第二单元第二课《中国日常茶道礼俗》为例,对《高级德语》课程中借助“产出导向”的思政元素挖掘过程及整个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阐述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海南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省份,在语言人才培养上将面临新挑战。目前海南省外语专业设置无法满足"一带一路"经济形势下,小语种培养,语种多样化,多层次复合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海南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现状、困境和培养途径,研究海南高校外语专业设置特点,结合国内高校外语人才模式培养方法,总结出五大外语人才培养措施,即利用孔子学院平台进行国际人才培养合作;加强海南省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人才海外实践基地;加大专门用途外语课程改革;成立海南省"一带一路"外语教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外语习得理论为根据 ,阐述了中国入世对外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及外语教学的深远影响 ,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及课程设置改革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笔者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模式提出了设想 ,指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将是外语教学的主旋律和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外语专业学生频繁接触外国文化,在第二外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家国情怀的外语类人才是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第二外语(日语)为例,分析了高校第二外语(日语)课程的特点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认为教师可通过词汇、语法、课文、课后实践等多途径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三全育人、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外语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有的学生在学好一门外语后便会首选去异国他乡继续发展和工作,人才继而流失。为了留住英才,笔者发现,处于中西方文化交汇处的外语教学课堂其实是优秀青年争夺战的阵地。我们用习总书记的红船精神进行思想武装,深入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将外语教学课堂变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阵地,打赢青年争夺战,为新时代的长征路谱写新的华章。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学习外语就必须学习其文化,外语教学应与其文化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所以,应因以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突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