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一经播出就取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最强大脑》这档小众的科学真人秀节目之所以热播,其成功原因在于科学题材的创新呈现,人文精神的温情表达,明星嘉宾的思维碰撞和节目营销的多维传播。  相似文献   

2.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自播出后,深受欢迎。在唱歌、选秀、相亲类娱乐节目日益泛滥的今天,《最强大脑》独辟蹊径,开拓出一片科学类综艺节目的天地。本文旨在从《最强大脑》的节目设计、节目内容、节目创意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传播效果和价值,从而为科学类综艺节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益智类电视节目又得到了蓬勃发展,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和《最强大脑》为代表的节目重新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的目光。从益智类电视节目的衰落到重新崛起,这不仅反映着电视受众的选择变化,也是这类节目积极寻求创新的结果,更是在当前电视节目充分市场化竞争后脱颖而出的产物。本文将从我国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和现状入手,在探究益智类电视节目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这两档电视节目的创新元素,以期为此类节目的后续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林台 《今传媒》2015,(1):113-114
在产业化发展中,电视节目为提高利润,片面追求高收视率、高市场份额,造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屡禁不止。但《最强大脑》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它在时下火热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之外开辟了一档以展示科学与脑力为主要内容的真人秀电视节目,给荧屏前的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可圈可点的背后,给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带来了许多思考。文章试图从电视节目营销、制作、内容三方面阐述《最强大脑》的成功之处,给时下真人秀节目的创办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杨传首 《今传媒》2014,(12):90-91
2014年1月3日,江苏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根据CSM48收视率调查显示,《最强大脑》第一季播出的十二期节目中,其收视率始终排在同时段第一位,且在节目最后三期中外对抗赛时,收视率均破二。作为国内科学类真人秀节目的开创者,《最强大脑》节目热播背后的"科学性"值得我们探析。本文从节目类型定位、节目内容、节目理念、节目营销等四个方面探析其热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2014年年初,由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团队制作的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在电视观众对于表演类真人秀节目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最强大脑》以"让科学流行起来"作为口号,将科学作为主打方向,成功的把江苏卫视打造为科学智力类节目的一个品牌。本文将以该节目为例探究我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当前,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模式已成为电视行业的热点。在引进优秀电视节目模式的同时,如何实现本土化创新,彰显中国主流价值和传统美德,中央电视台引进英国《合唱团之战》模式版权的节目《梦想合唱团》,为电视业界提供了一个样本。该节目从2011年11月12日播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和媒体的高度评价。本期《个案研究》对《梦想合唱团》这档节目的经验进行梳理,对于国内电视台在节目引进、节目创新、节目营销推广等多方面都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谈话节目一度成为我国电视节目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本文对《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的节目元素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浅析中国谈话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朋进 《视听界》2006,(6):24-26
在国内电视节目创新不力以及才艺选秀节目一哄而上的局面下,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能够赢得一席之地确实难能可贵。由此也引发了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同样是选秀节目,为什么有的大红大紫,有的却名落孙山呢?电视才艺选秀节目,再扩大一点范围,电视节目创新和成功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本文将从电视节目创作的思路出发,结合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问题,从电视选秀节目的历史经验入手,以《绝对唱响》为个案,探讨其中的规律和奥秘。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困境国内电视节目近年来呈现出创新乏力的整体态势。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电视…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人们随手打开电视呈现的电视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及性质对其大致分为纪实类和艺术类两种。纪实类的拍摄作品主要分为:电视新闻类如《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电视纪录片类如《大国崛起》《我们走在大路上》,电视纪实类专栏节目如《东方时空》《新闻1+1》等,而根据节目拍摄现场的不同特点又可分为演播室类摄像和外景类摄像,电视节目不同,其拍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电视摄像人员提出的拍摄方式要求也不同——要求摄像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电视新闻节目拍摄中掌握精准化的摄像技巧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拍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吴瑜 《传媒》2018,(5):72-73
作为现象级科学益智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最强大脑》已经成功运作了五季.解读其生产结构中的社会生产和媒介生产叙述方式及其在编码中与自然知觉的贴合、中国元素的运用和电视话语意义形成中的节奏把控,从受众角度分析受众解码立场以及信仰用户的培养方法,可以寻找到《最强大脑》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2.
陈宏坤 《视听界》2014,(2):65-67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以科学真人秀的严谨姿态,开辟了省级卫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之路,本文从形态、内容、风格、态度四个方面,全面剖析了《最强大脑》的节目内涵。四个人一台戏的节目形态简明直接;才能展示和真实故事的节目内容带给观众多样的感动体验:与国际化接轨的节目风格时尚青春;严谨科学的节目态度勾起了观众对科学的痴迷.  相似文献   

13.
程远慧 《传媒》2016,(8):36-38
科普节目一向是大众接触科学的重要平台.当前随着观众欣赏旨趣和心理的变化,如何创新科普节目形态成为电视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议题.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作为一档季播节目,秉承“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口号,科学团队与娱乐“大咖”的倾力加盟,有理可循的项目与赛制,不仅获得了口碑与收视率的双赢,并且开创了中国式科普综艺类节目的创新方式,在国内国际掀起了一股锐不可挡的脑力风暴.  相似文献   

14.
姚小云 《青年记者》2012,(20):25-26
《幸福魔方》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1月4日推出的一档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该节目开启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新窗口.①从节目类型上看,《幸福魔方》并非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但是对电视谈话类节目有着很好的继承与创造性发挥,是一个具备很强的叙事技巧的栏目.下面笔者从叙事学角度,以《幸福魔方》为例,分析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在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科教类电视节目,顾名思义,是与科学有关的节目。从1998年中央电视台首个科教类栏目《走近科学》开播,到如今,我国电视科教节目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这类节目却一直不能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收视亮点,除了节目在非黄金段时间播出、受众人群定位不鲜明等因素外,节目自身的可视性也不高。因此,如何做好电视科教节目,更好地发挥其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平台作用,需要电视工作者们认真探讨研究。笔者认为对  相似文献   

16.
李猛 《传媒》2016,(6):65-66
音乐电视节目就是音乐通过电视媒体加以表达和传播,可以让受众获得视听双重享受的节目形态。在韩国,KBS、SBS和MBC三大电视台,以及许多小规模电视台,是韩国音乐节目最主要的生产和传播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韩国音乐电视节目被引进到国内,并受到了受众广泛的喜爱与认可,如《show champion》《Music bank》和《M!Countdown》等。2014年,央视音乐频道也开始展开国外优秀节目的引进与创新,并创办了《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等打榜类音乐节目,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韩国电视真人秀音乐和打榜类音乐节目为例,从节目编排、现场拍摄和叙事结构三方面入手,探讨韩国音乐电视节目的特色与模式,以期为我国的音乐电视节目提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视媒介内容与形式的不断丰富,喜剧和电视艺术的融合也日趋引人注目。在喜剧类电视节目中,"跨界"的介入为电视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形态——跨界喜剧节目。本文以《跨界喜剧王》和《喜剧总动员》为文本分析对象,通过对电视喜剧节目的跨界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野中探讨跨界类喜剧节目中的解构与重构、戏谑与讽刺以及杂语与对话。  相似文献   

18.
今年江苏卫视的大型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在娱乐节目一统电视的背景下独辟蹊径取得成功。本文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解读《最强大脑》提供给受众"满足"的四种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和环境监测效用,来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贾广宇 《今传媒》2020,28(5):124-125
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电视节目为了提升自身节目效果,纷纷开始注重于对自身节目叙事策略的创新。本文将从文化类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拍摄技巧、结构设置、节目内容等方面入手,来展开对《声临其境》节目叙事策略创新方式与创新效果的研究,并探讨其内核,以此来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接连参加了几个研讨会,包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的“中国梦”主题电视节目创新研讨会(《等着我》《开讲啦》《最强大脑》《我是演说家》《生命缘》《急诊室故事》等六个栏目是入围研讨的范本);山东卫视的《精彩中国说》研讨会;辽宁卫视的《归来》研讨会.在中国电视一片“歌唱吧、奔跑吧、出游吧”的喧闹中,这些节目愈发显得安静和干净.如果比拼收视率,它们比不过那些“现象级”节目,但若论思想和情怀,自然立见高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