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清华大学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精神卫生研究与心理危机干预项目”日前在京启动。该项目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精神卫生研究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参与卫生部乡村医师培训和县乡心理危机干预试点培训.建立精神卫生研究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示范基地等。  相似文献   

2.
全县农村6年自杀近两千例许凤琴今年59岁,之前担任青龙县妇联主席一职,现在已经退休的她和一些志愿者在青龙县开展了"生命危机干预项目",目前有几个试点. 为什么要开展"生命危机干预项目"呢?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全过程与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包括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干预机制和预后机制的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预后阶段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21,(3):84-85
黄雯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马里兰大学ICISF个体/群体危机干预认证LPE领导力潜能认证教练、安赞咨询公司危机管理项目总监。5年法律行业和10年心理行业工作经验,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学校及社会团体提供危机管理与危机干预支持超过1000小时。本书从进行心理危机管理所必需了解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危机管理与干预的相关理论和流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于心理咨询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实相当程度上是生命困惑,是由价值观的困惑所引起的生命困顿,因此,单纯地坚持价值中立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和生命问题,而必须全面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心理档案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可操作性的心理档案建立策略,以期为高校更好地管理贫困大学生、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及时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心理危机即当一个人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困扰,而陷入极度焦虑、抑郁的心理失调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近年来,一些地方性院校档案工作情况不很乐观,甚至很艰难,面临生存危机。部分档案工作者长期受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结的影响,并且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调适,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身心健康,极易产生心理危机。我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尝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心理危机即当一个人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困扰,而陷入极度焦虑、抑郁的心理失调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近年来,一些地方性院校档案工作情况不很乐观,甚至很艰难,面临生存危机.部分档案工作者长期受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结的影响,并且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调适,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身心健康,极易产生心理危机.我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尝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明明 《新闻世界》2013,(2):145-146
在网络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须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报送机制,准确掌握心理危机舆情信息,才能使得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方法等顺利实施。本文从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舆情报送及其体系的运行等对高校心理危机舆情监控机制进行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档案具有客观真实性、连续动态性、隐私保密性以及教育指导性等特点,建立心理档案是科学系统、专业规范的工作,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心理危机监测与预警、教育与指导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周刊:请具体讲讲你们是怎样进行治疗的?吕秋云:我们主要是进行心理干预。所谓心理干预是指人们遇到天灾人祸和紧急情况后产生的心理反应。约70%的人事后慢慢会恢复正常,但有30%的人这种心理反应会持续很长时间,以至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这就需要心理干预。当事人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等,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出现了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一般是指学生经受一些重大事件之后,尤其是一些难于克服的困难,导致处于焦虑不安、痛苦的状态,甚至出现绝望的心理,出现行为障碍和植物神经症状。而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有效对其进行指导,使他们尽快摆脱负面情绪。而所谓的校园媒体则是以报道学校内部事件为主,对师生传达一些校园信息和政策等,主要包括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校园杂志、宣传栏等。对此,如何加强对校园媒体的应用,做好心理危机的干预,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元2008年5月19日凌晨四时五十六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她近60年的历史里,第一次为在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国民下半旗志哀。这意味着,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共识在政府、公众以及社会组织间达成。这是值得历史铭记的一个时刻。  相似文献   

14.
赵扬 《大观周刊》2012,(33):78-78
灾难对卷入其中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而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救灾中,通常我们只重视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而现场救援人员,包括参与救灾的后勤保障人员的心理干预往往被忽视。灾难发生后,后勤保障人员面对惨烈现场,超负荷的工作,必然会产生情绪、认知及行为活动等心理变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如不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必然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削弱部队战斗力,甚至在救灾结束后引发心理疾病。因此,对救灾中后勤保障人员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面对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人数逐年增加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和优势,指出图书馆实施人文关怀干预模式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图书馆人文关怀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殷飞 《军事记者》2014,(7):39-40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记者特别是摄影记者往往面临着职业角色与人文关怀的冲突。坚持“生命高于一切”的普遍伦理原则,是处理这一冲突的基本原则;合理选择拍摄时机、主题、画面,有效使用拍摄技巧,是解决这一冲突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危机传播中记者心理创伤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是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记者或主持人的"在场"强化了媒体的风险呈现与风险沟通功能,但也使从事危机报道的记者容易出现职业心理创伤。而预防和规避记者的职业心理危机,既要靠记者的专业心理学知识的自我学习与调适,也有赖于新闻行业组织的专业培训以及针对职业心理创伤的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18.
陈琳 《大观周刊》2012,(45):255-256
大学是一个树立健康心理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大学生面临着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本文通过一例心理危机关于案例,提出了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灾害教育——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汶川地震带来的灾害,生命权是人的一切权利的根本.危机中,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应包括协助币建公民社会、参与和谐社会构筑、保护文化遗产及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观.图书馆可以通过培养公众防灾救灾意识、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公众环境意识、建立图书馆应急预案、实施灾后心理干预及指导等措施和手段实施图书馆灾害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意义、内容、管理、利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相关内容,其目的是科学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有效管理,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